“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罗莉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土主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成为重要课题。分层作业依据学生差异,能满足不同学习需求。通过合理分层,可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其设计需考量目标、内容、难度、评价等多方面因素。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双减”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作业优化;学生差异

正文


引言:“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作业设计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统一作业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负担过重,部分学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分层作业优化设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作业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是适应“双减”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

一、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1.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理论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中有着深远意义。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都存在差异。就能力而言,有些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迅速,运算能力强,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时间去消化。例如在函数这一板块,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已经开始探索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运用,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还在努力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图像性质。兴趣方面,有的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构建充满热情,有的则着迷于数字规律的探索。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分层作业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这些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合各自发展水平的作业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避免“一刀切”的作业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

2.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中,该理论的运用至关重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业应着重于巩固他们现有的知识基础,例如在有理数运算部分,让他们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这是他们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而对于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一些稍有挑战性的作业,如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应用题,这有助于引导他们向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迈进。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提供一些涉及有理数运算与其他知识板块综合的拓展性作业,如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运算结果并进行相关的几何分析等。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效的提升,逐步缩小与更高层次的差距。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中,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从逻辑-数学智能角度看,所有学生都需要通过数学作业来提升这一智能,但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的方式和深度有所不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作业可以侧重于基本数学概念和简单运算的逻辑关系理解,如通过简单的代数方程求解作业来锻炼。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可以在更复杂的数学逻辑关系中探索,如在几何证明题中理清多个定理之间的逻辑推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数学逻辑与其他智能的关联,例如在数学建模作业中,将逻辑-数学智能与空间智能相结合,构建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其他智能来辅助数学学习,比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运用语言智能进行清晰准确的表述,或者在小组数学活动作业中培养人际智能等,从而让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基石。首先,作业内容必须准确无误,无论是数学概念的表述,还是定理、公式的运用,都要严格遵循数学学科的科学体系。例如在设计关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作业时,不能出现与定理相悖的内容。其次,作业的难度梯度设置要科学合理。要依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从易到难逐步递进。比如在整式的乘除作业设计中,从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这种基础题型开始,逐渐过渡到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再到更复杂的混合运算,每个层次之间的跨度要适中,既不能让学生觉得过于简单而失去挑战性,也不能因难度陡然增加而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再者,作业的量也要科学控制。在“双减”政策下,要避免过多的作业负担,确保每个层次的作业量都能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既能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又不会耗费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预习和休息。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能够精准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应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设计。例如,如果学生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上存在问题,那么作业就应该集中在这个知识点上,从简单的方程形式开始,如x+3=5,逐步增加难度,像3x-2(2x-1)=5这样的方程,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作业要针对他们的提升需求。他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作业可以针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行设计,如在函数部分,设计一些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相结合的题目,帮助他们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而对于优秀学生,作业要针对他们的拓展需求。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作业,如探究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多种应用场景,或者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几何定理等,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3.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中不可或缺。一方面,分层的方式要灵活。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成绩来划分层次,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潜力等因素。例如,有些学生虽然目前成绩一般,但是学习态度积极,进步潜力大,在分层作业时就可以适当给予更具挑战性的作业内容。另一方面,作业内容的调整要灵活。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情况会发生变化,作业内容也要相应地做出改变。比如在学习平面几何的过程中,当发现学生对三角形全等证明的掌握情况较好时,可以提前调整作业内容,增加一些关于相似三角形的预习性作业或者提高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的难度。此外,作业的形式也应该具有灵活性。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

三、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1.作业目标分层

作业目标分层是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的关键环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作业目标应定位在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代数部分,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分式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在几何方面,能识别常见的几何图形,理解基本的几何概念,如角、线段、三角形等。对于中层学生,作业目标要提升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中等难度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他们在代数作业中要能够运用所学的方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根据给定的条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次函数表达式并求解。在几何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证明,如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定理。而对于高层学生,作业目标是拓展数学思维,培养高级的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

2.作业内容分层

作业内容分层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作业内容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强化。在数与代数领域,可以设计大量关于有理数、无理数、整式运算等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记忆。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一些识别图形、测量角度和长度等基础操作类的作业。例如,让学生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测量其内角。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作业内容要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在代数方面,可以布置一些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题,如根据利润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组并求解。在几何中,给出一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定理进行证明的题目,像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结合。对于优秀学生,作业内容要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

3.作业难度分层

作业难度分层在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基础层的学生,作业难度应保持在较低水平,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作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例如在有理数运算作业中,主要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如2+3、5-1、2×3、6÷2等,在方程部分也是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如x-2=3。对于中层学生,作业难度要适中,需要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在代数方面,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复杂应用,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中的方程应用,在函数部分是简单的一次函数图像绘制和性质分析。在几何中,是中等难度的证明题,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而对于高层学生,作业难度要较高,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代数方面,会出现多元高次方程的求解思路探究、复杂函数的最值问题等。

结语:“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相关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采用有效的分层策略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使作业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有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任丽莎.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8(09):71-73.

[2]罗艳霞.“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和设计研究[J].美眉,2023,24(08):105-107.

[3]江洪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48(01):36-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