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芮凡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050091

摘要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对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但传统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参与和技能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需探索“赛教融合”模式,将竞赛融入教学和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技能大赛是评价高职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旨在培养全方位的计算机人才。


关键词

赛教融合;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正文


引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技能大赛在提升学生技能和专业能力检验中的作用,推动产学研结合,激发高职学生潜能。高职教师普遍认同赛教融合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尝试实施,但面临技能与知识教育不平衡、竞赛教育偏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深入研究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产业和经济发展,为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计算机赛教融合概述

赛教融合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这一平台,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这一理念致力于实现以比赛促进学习、以比赛促进教学、以比赛促进训练的教学目标。赛教融合的提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类职业竞赛活动,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高职院校能够及时掌握各行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的方向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还能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职业竞赛活动,高职院校还可以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设备进行有效的升级和改造。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工具和设备,结合实际操作的竞赛经验,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这种以赛促练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赛教融合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更是一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与行业需求对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开展赛教融合的价值向度

高职院校开展赛教融合的价值向度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上,还在于其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赛教融合,学生能够在竞赛中获得实际操作经验,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竞赛活动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这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合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团队协作基础。此外,竞赛的挑战性和竞争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赛教融合还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竞赛,学校可以展示学生的技能水平,吸引企业的关注,从而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竞赛了解学生的能力,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期。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构建一个良性循环,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赛教融合还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品牌和影响力,学校能够展示其教学成果和专业实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竞赛的成功举办和学生的优异表现也能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坚持遵循学生主体原则,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职业潜能。这样,学生在准备环节能够自主地建构起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在竞赛环节中能够创新性地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还能以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去应对各种竞赛挑战,从而使得教育的反馈更加真实、有效。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实训操作以及竞赛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个人发展需求和兴趣点。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三、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制定管理制度,引领赛教融合走向

为了更好地实现赛教融合,高职院校需要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增加实验、实训和项目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项目,学生能够提前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校内外的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通过组织校内选拔赛、参与省级或国家级竞赛,学生能够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赛教融合的教学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不仅包括理论考试成绩,还应涵盖实训表现、竞赛成绩、项目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通知》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对现有的职业竞赛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应当增强职业竞赛的广泛性和包容性,确保各类人才都能在竞赛中得到展示和锻炼的机会。还需要积极做好社会赞助的争取工作,为职业技能竞赛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涵盖竞赛的组织管理、申报审批流程、经费使用规范以及奖励办法等方面,确保竞赛活动的有序进行。高职院校还应为教师提供指导竞赛的具体支持措施,包括培训、时间安排和资源配备等,以确保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竞赛学校还应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提供学习资源、训练场地和心理辅导等,以帮助学生在竞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2.优化教学方法,突出赛教融合特征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们应当采取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练、赛、评”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从而在校内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竞赛的有效对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参赛经验,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练、赛、评”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互促进。首先,“学”环节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练”环节则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练习,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随后,“赛”环节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检验学生技能的平台,通过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学生能够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激发学习的动力。最后,“评”环节则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反思,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优化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练、赛、评”模式不仅能够突出赛教融合的特征,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模式,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能够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种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

3.推进校企合作,深化赛教融合效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基于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进校企合作,深化赛教融合效果,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与当地的计算机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旨在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学校教育优势与企业生产优势的互补。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学习机会,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还可以积极与计算机行业的用人单位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当前的用人标准和需求。教师可以掌握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包括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教师还可以了解相关竞赛胜者的入职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赛教融合效果。同时,竞赛中的优秀表现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增加筹码,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满足计算机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结论: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应持续探索和创新赛教融合的具体实施路径,关注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总之,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有益补充和革新,它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需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不断完善这一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增卓.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 2022, 8 (11): 67-69.

[2]王颖.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赛教融合教学探索[J]. 知识文库, 2022, (01): 118-1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