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摘要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法,传统文化阐释,高职思政课
正文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思政专项课题《广州“新时代红色传人”与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研究》(课题编号:2021GZSZ02)、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TXYS2310)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用好启发式教学法,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1启发式教学法的传统文化阐释
1.1启发式教学法的文化根源
启发式教学法源自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在学生达到困惑与欲言又止的状态时进行启发,才能真正激发其思考与理解能力。孔子通过对话、因材施教等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中掌握知识和道理。这一教学法在《论语》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孔子鼓励学生发问,通过平等的对话,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他通过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孔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讨论和质疑进一步理解问题的核心。因此,启发式教学法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注重思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这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1.2启发式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应用具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它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升学习效果。高职学生的思维活跃且追求独立思考,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设计问题链条,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理解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不仅提高了知识的掌握深度,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批判和创新思维的综合发展。其次,启发式教学法能增强课程吸引力。它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生活,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再次,启发式教学法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的引导,学生不仅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其在思政课中的表现,也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启发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应用
在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教师应科学设置问题,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比如在“毛泽东思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这一核心,设定多个层次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形象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结合革命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引发学生对革命道路选择的思考。最后,教师应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理论问题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借助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也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高职思政课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习兴趣与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契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 契合学生认知,提升学习效果
高职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成长阶段,渴望独立思考,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满足他们对探索知识的需求。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启发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投入到思政课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在知识理解和掌握方面,启发式教学法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逐步领悟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和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能够使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和持久。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推理对观点进行判断和评价,逻辑思维能力随之提高。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也被鼓励质疑传统观点,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学生学会打破常规,尝试新的思路与方法。
2.2 丰富课程形式,增强吸引力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单一模式,丰富了思政课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互动交流,从而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通过这些互动,学生能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小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角色扮演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的实际应用,增强对思政课的兴趣。
启发式教学法还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专业特点相结合,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需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设计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思政课的内容变得更加实用和生动。通过与学生生活和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思政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
2.3 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启发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帮助他们发展多种综合素质。首先,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他们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培养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对思政课的学习有帮助,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团队合作精神也在启发式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增强。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学生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中,这种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启发式教学法还帮助学生提高了社会责任感。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思考自身的责任,学生能够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也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3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应用,需要教师从科学设置问题、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入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1科学设置问题,构建启发性问题链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启发式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个章节的启发性问题链条,确保问题能够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链的构建应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相结合。
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如“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是什么?”以及“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还能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总结。通过这种设置,学生不仅被动接受知识,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例如,可以展示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分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再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和意义。学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历史人物的方式,探索这些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2 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互动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可以组织辩论赛,围绕“毛泽东思想在当代是否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话题,让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展开辩论。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可以结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历史背景,介绍毛泽东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事迹,引发学生对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还能深刻体会革命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漫画和其他视觉手段,将复杂的理论问题形象化。比如,利用漫画《时局图》展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这种方式可以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3.3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化手段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观点更加直观和生动。例如,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进程,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例如,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上通过实时问答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进行反馈;课后则可以通过线上讨论组或作业系统,继续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信息化手段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通过线上学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和理解水平进行个性化辅导,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3.4结合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与成长
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生活经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例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讨论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运用这些原则解决现实中的挑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讨论和分析当下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鼓励学生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005.
[2]周兴国.“启发式”教学的“中外”与“古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
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及其运用———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高教论坛,2014(12)
[3]陈海涛,程捍东.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启发式教法创新探析——从孔子和苏格拉底谈起[J]才智.202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