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深度学习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周树海1 田恩学2

1.黑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

本研究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了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深度学习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通过线上预习、线下讨论、实践操作和项目任务的综合教学设计,课程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了学习主动性和技能应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技术课程中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支持和反馈机制,以实现更高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策略;高校

正文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OBE理念和慕课平台的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GJB1421622

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逐渐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限于固定的时间与空间,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元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提升学生深度学习方面存在局限。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需要他们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并具备应用和创新的能力。为了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资源和线下课堂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拓展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资源丰富知识的输入,又可以通过线下讨论、实验等活动强化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其技术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生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设计并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1.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资源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通过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课堂互动的多样性,构建出一个更加灵活且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与单一的教学方式相比,混合式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线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讨论与互动,以提高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1.2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本身涉及大量技术性内容,单靠课堂讲授难以全面覆盖。通过将线上学习资源与线下课堂相结合,学生可以在课前充分预习课程内容,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掌握。而课堂时间则用于解决疑问、深化理解,甚至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安排更契合技术类课程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布视频和电子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的理论和操作步骤,课堂中则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1.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性。首先,线上资源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灵活选择资源。其次,线下课堂的互动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内化和应用上取得更好效果。然而,混合式教学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技术上的依赖使得学生在网络环境不稳定时可能会中断学习过程;同时,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在此模式下显得尤为重要。部分学生可能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失去学习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时,需要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统,并制定合理的监督机制,以保障学习效果的达成。

2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深度学习的概念与需求

2.1 深度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指的是超越表层记忆、达到理解、分析、应用、创新的高阶学习层次。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停留在记忆阶段,还要能够解释概念背后的原理、分析问题的本质,并在新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与浅层学习不同,深度学习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有效运用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2.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深度学习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本身涉及大量的技术应用和工具操作,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知识,还要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这一课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教育技术工具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深度学习的特性恰好符合这一需求。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原理,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此外,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技术工具和应用场景中进行灵活切换,这更需要深度学习所带来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

2.3 传统教学模式下深度学习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以听讲和笔记的方式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自主探究。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方式常常导致学生只能对知识形成浅层的理解,难以实现深度学习。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说,单靠课堂讲授和教师演示,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操作和创新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中固定的课堂时间限制了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阻碍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探索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实现深度学习。课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提前掌握基础知识;课中通过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理解;课后通过作业和实践进一步巩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系统的学习路径,引导他们从理解到应用,从知识掌握到创新实践的深度学习过程。

3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度学习策略设计

3.1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任务设计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与线下的学习任务设计是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线上任务主要包括课前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发布预习视频、讲义以及相关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并进行初步的理解。这种自主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在课堂上深入讨论的兴趣。线下任务则侧重于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围绕课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与交流,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可以布置制作简易课件的任务,学生在课堂中分享并互相评价,以此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3.2 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引入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通过系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例如,基于学生的在线测试成绩和学习行为数据,系统可以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补充材料,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学习支持。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通过适应性的资源推荐促进深度学习。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检索技术为例,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推荐进阶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在掌握基础技能后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的应用技巧。

3.3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的整合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核心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任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例如,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教学资源设计”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并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从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会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这类任务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技术工具的深度理解。在案例分析方面,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指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技术选择和设计思路,从而加深对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

3.4 学生互评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互评与反馈机制是提升学习深度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同时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例如,在“课件制作”任务结束后,学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反馈。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也促使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此外,教师在每次任务完成后应及时提供反馈,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进一步优化学习策略。系统化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在持续的评估和反馈中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4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实施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及目标设置

本案例选取了某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课程面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旨在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提升他们在教学场景中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培养其在项目设计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为实现这些目标,课程设计涵盖了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互动讨论、实践操作和项目设计等多个环节,以便在不同学习阶段逐步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4.2 混合式教学设计与执行

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由三个主要阶段组成:课前准备、课堂互动与课后实践。在课前阶段,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向学生提供学习视频、教材章节和相关案例分析材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利用视频暂停和反复观看的功能,逐步掌握基本技能,为课堂中的深入讨论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采取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教学设计、资源开发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课堂还设有动手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操作,如制作简单的教育多媒体课件。课后,学生需完成一个小项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发一个简易的教育资源应用,通过项目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4.3 实施效果与学生反馈

通过该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课程达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首先,学生对基础概念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多媒体课件设计,并能够对不同技术工具的使用做出合理选择。其次,在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明显提升,许多学生反映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课后的小项目任务增强了学生的实战能力,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根据学生反馈问卷,超过80%的学生表示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4 案例的反思与优化建议

尽管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掌握不充分,建议增加线上小测试以检测预习效果。此外,课堂操作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反馈学习深度不足,可考虑增加课后练习或开放实验时间。对于互评和反馈机制,建议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并增加线上讨论环节,以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效。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了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深度学习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线上预习、线下讨论、实践操作以及项目任务的综合设计,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得到了增强,且在知识掌握、应用及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此模式在丰富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有力补充。

展望未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首先,为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未来应加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建设,如通过学习数据分析,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学习路径。其次,为了确保学习效果,可以进一步完善反馈机制与互评系统,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反思,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扩展,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也可考虑引入此类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提高其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欢,董海洋.OBE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以琼台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24,(07):132-135.DOI:10.16871/j.cnki.kjwh.2024.07.031.

[2]韩玲玲.混合学习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2023,44(09):57-59.

[3]乔莲.高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08):145-147.DOI:10.14004/j.cnki.ckt.2023.0337.

[4]张臣文.混合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H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学习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1):66-74.

[5]王雅婷,孙宗凌.互联网+背景下任务驱动式SPOC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2):123-128.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20.12.0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