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设计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亚茹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中心小学 ,山东济宁272200)

摘要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前沿的教学策略,其核心在于将生活实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借助生活探究与实践活动来推进教学进程,在小学数学领域实施生活化教学,响应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更能够契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本文深入剖析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价值,特别是指出其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习动力以及提升教学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呼吁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与实施生活化教学,营造出生动有趣且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关键词

素养导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正文


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变得愈加广泛,其重要性不断凸显,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奠定学生数学基础、培养逻辑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的任务,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常常侧重知识的直接传授,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应用层面存在困难。生活化课堂的提出,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进而有效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意义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创新精神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正是立足于这一时代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发掘数学元素,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束缚,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思考环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实现个人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生活化课堂还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显著意义,传统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生活化课堂通过融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情境,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能够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由内在兴趣驱动的学习动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习惯。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教学目标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核心导向,对于确保教学有序、高效进行至关重要,然而,许多教师在规划数学课程时,未能设定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方向不明,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目标的缺失或模糊,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理,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将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二)缺少生活元素

生活化教学理念强调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活元素的融入往往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和有效性,一些教师虽然尝试将生活素材引入课堂,但往往未能深入挖掘这些素材与数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导致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脱节,显得生硬不自然。表层化的融入方式,难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还可能让学生产生误解,认为数学与现实生活无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主动改变教学方法,运用生活化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阶段,不难发现,他们对新鲜、有趣且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教师需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将生活化元素巧妙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之中。这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旨在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与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学会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以小学数学中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可巧妙地设计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活化数学课,课堂伊始,邀请学生一起探索熟悉的“教室空间”,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并思考:我们每天学习的教室,其各个部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呢?学生的兴趣被立刻点燃,开始仔细观察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从黑板到窗户,从桌椅到地面。随后,教师分发测量工具,鼓励学生们分组合作,亲手测量并记录各项数据,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精确测量和记录。此时,教师适时地引入面积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们根据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学生们在实践中逐渐领悟了面积计算的奥妙。

课堂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各自的测量和计算结果,引导他们一起总结面积计算的规律,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面积”的概念,更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激发学生欲望,重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建

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框架下,小学数学教育显得尤为关键,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的重任,更是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基石的重要学科。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并实践更加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及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以小学数学中的“混合运算”章节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竞争小组,并精心设置一系列与购物结算相关的挑战题目。每个小组内,学生们需要分工合作,一部分学生担任智囊团的角色,负责根据教师提供的支付金额和超市商品的价格信息,进行精确的混合运算,以制定出最优的购物方案;另一部分学生则扮演购物者的角色,负责按照智囊团的建议,在模拟的超市环境中快速准确地完成购物任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法则与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智囊团成员需通过充分的讨论与协作,确保所制定的购物方案既满足支付金额的限制,又能最大化满足购物需求;购物者则需要准确理解并执行智囊团的策略,同时在购物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了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更让他们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设计合理的课程计划,注重知识点的连贯性

明确学习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石,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界定学生应达到的核心能力和理解层次。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更能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层次性组织教学内容是确保知识点连贯性的关键。教师应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教授比例和百分数时,可以先从简单的比例关系入手,逐步过渡到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加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巧妙地将新旧知识点相互融合,通过不断回顾与巩固,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桥梁,这种关联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引入实际生活例子是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的秘诀。教师应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与数学相关的实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例如,教授面积和体积时,可引导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和粉笔盒的体积,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开展生活化探究,提升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策划并实施富有生活气息的探究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以“圆锥的体积”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精心设计一场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以此引领学生深入观察并感知圆锥的形态及其特性。

活动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并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圆锥形状物体,比如常见的漏斗、冰淇淋筒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来初步认识圆锥的基本形状,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其特征,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橡皮泥等易于操作的材料,指导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圆柱体,并鼓励他们尝试将圆柱体削割成一个圆锥体,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形态变化,还能直观地理解两者在体积上的关系。通过参与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起对圆锥体积的深刻理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效锻炼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探究精神,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涵盖品德、情感、智力和身体等各个层面,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旅程中实现全方位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俊鸿.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下旬),2020(7).

[2]凌城.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策略与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0(1).

[3]毕珍珍,陶行知生活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