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工程技术背景下的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施工安全;措施
正文
引言: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其施工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研究显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随着新型建筑工程技术的引入,施工现场的环境、流程和人员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施工的需求。为此,施工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结合先进技术,优化安全管理体系。许多建筑企业开始尝试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对施工现场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深入研究新型建筑技术背景下的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将为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新型建筑工程技术背景下的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新型建筑材料使用不当,增加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建筑材料被引入施工领域,如复合材料、高强度钢材以及轻质隔墙板等,这些材料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优越性,但在使用过程中,若未按照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便可能引发安全问题。例如,某些新型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往往受到生产工艺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未能对材料特性进行充分了解,导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或结构变形,进而引发坍塌等严重事故。此外,新型材料的性能评估标准和检测方法尚未完全建立,施工现场对这些材料的掌握程度不足,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的波动,进一步增加安全风险。同时,施工队伍在新型材料的应用上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处理不当,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1]。
1.2新型建筑技术引入后,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
随着新型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引入了诸多先进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化施工设备和新型施工方法等。然而,施工人员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上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技能培训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许多施工企业未能及时为员工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导致工人在操作新设备和应用新技术时感到无所适从。在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不断变化的技术要求时,施工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不能有效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培训,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这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还增加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的风险。
1.3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不当,导致安全信息传递不畅
BIM作为一种集成的数字化工具,能够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由于一些项目团队在BIM实施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对BIM的功能认识不足,导致模型的构建和更新不够及时和准确。这种情况使得安全相关的信息,如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设备位置以及安全措施等,无法有效地在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共享与传递,造成信息孤岛,BIM模型中的安全信息往往被简化或遗漏,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这种信息传递不畅不仅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1.4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安全标准未明确,存在潜在风险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引入先进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尽管这些创新技术在提高建筑性能和施工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安全性往往缺乏系统的评估和明确的标准。许多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在不同施工环境下的表现仍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导致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滞后,施工人员对于这些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安全使用知识普遍不足,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被进一步放大,由于安全标准的不明确,施工现场可能出现误用或不当操作的情况,进而引发事故或安全隐患。
2. 新型建筑工程技术背景下的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新型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评估与认证
在新型建筑工程技术背景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对新型建筑材料安全性能的严格评估与认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应用愈发广泛,这些新型材料通常具有更优的性能,如更轻的重量、更高的强度或更好的耐久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风险,针对新型建筑材料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能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性能评估应包括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环境适应性、耐久性、抗火性等多个方面,通过标准化的测试与评估方法,为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可靠依据。认证过程不仅需依赖实验室的专业测试,还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考察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国家和行业应积极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明确新材料的使用要求,以确保这些新材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与认证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因新材料引发的安全隐患,为建筑施工提供保障[3]。
在加强新型建筑材料安全性能评估与认证的过程中,除了依赖专业机构的检测与认证,还需重视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意识提升。施工人员是新材料应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施工现场的安全,针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特性与使用要求,开展系统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对新材料的使用方法、施工注意事项、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使施工人员在使用新材料时能够科学、合理地操作。同时,企业应鼓励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新材料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反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一线人员的实际经验能够为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分享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案例与安全经验,可以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对新材料安全性的认知与应对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新型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评估与认证将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助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建立新技术的培训体系,提升施工团队技术水平
在新型建筑工程技术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以提升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是确保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建筑信息模型(BIM)、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技术等。这些新技术虽然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但其应用也对施工团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系统的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培训体系应涵盖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确保施工团队能够在真实的施工环境中灵活应用新技术。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课程,以满足施工团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对新技术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前沿技术和成功案例,不仅能激发施工团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经验的分享与知识的更新,从而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除了基础的技术培训外,持续的职业发展与技能提升也是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施工团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工艺,因此建立一个动态的培训机制尤为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定期评估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始终与行业发展的前沿保持同步。同时,鼓励施工团队参与行业认证与资格考试,不仅能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还能增强团队的整体竞争力,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应用,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施工人员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4]。
2.3完善建筑信息模型(BIM)安全管理模块,确保信息传递准确
在新型建筑工程技术的背景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必须完善BIM的安全管理模块。BIM技术通过创建三维模型,整合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阶段的信息,这种集成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可视化程度和协同工作能力。然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导致施工团队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的BIM安全管理模块,是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该模块不仅需要涵盖项目的各项安全规范和标准,还应实时更新与施工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材料规格、施工工艺、安全注意事项等,使用BIM技术,可以在项目的初期阶段就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分析,通过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减少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BIM安全管理模块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在BIM模型中,各参与方(如设计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应共同参与信息的录入与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使用云平台技术,相关人员可以实时访问和更新BIM模型,从而保证信息在各个环节的畅通无阻,还需要设立专门的BIM管理人员,负责对信息的审核和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错误。培训施工团队熟练运用BIM工具,增强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也是确保信息传递准确的必要措施。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施工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BIM模型中所蕴含的安全信息,提高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完善建筑信息模型的安全管理模块,构建科学的信息传递机制,将为新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2.4制定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在新型建筑工程技术背景下,施工现场日益引入新材料与新工艺,这虽然能有效提升建筑的性能和质量,但也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必须制定相应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新材料的特性和新工艺的流程进行系统化的制定,对于某些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或环保型建筑材料,必须明确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对施工人员的潜在危害。这些规程应详细描述材料的储存、运输、混合、浇筑及后期维护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对于新工艺的实施,如装配式建筑或预制构件的安装,也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明确工序、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规范,这种细化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人员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确保这些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安全培训,帮助施工团队掌握操作规程的核心内容及其重要性。同时,应通过模拟演练和现场教学的方式,使施工人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熟悉新材料与新工艺的使用。培训不仅要涵盖理论知识,还需强调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在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时,严格遵循安全规程,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岗位,负责监督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安全操作,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这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也能在新材料与新工艺推广的过程中,建立起安全可控的施工环境,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
结语:
在新型建筑工程技术的推动下,施工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正在不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的引入使得施工企业在识别和应对安全风险方面更加高效,不仅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还为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面临着新的安全管理挑战,但这些挑战同时也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未来,持续探索和实践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将成为确保施工安全的必要手段。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施工企业可以实时监测工地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行业内的共同努力与政策引导也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规范与监督,推动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技术支持与管理创新,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不仅能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还能推动其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文婷.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4):97-100.
[2]徐冬梅.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4,(04):73-75.
[3]张子涵.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冶金管理,2023,(09):15-17.
[4]许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3,(01):184-185+190.
[5]高红娟.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12):5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