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绿色植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正文
引言:
在全球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逐渐突出。我国在传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大多采用化学策略,需要依赖于各种化学药剂。虽然这种方式速度快、效果好,但由于部分化学成分难以分解,所以会在农产品及生态环境中残留,进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形势下,“绿色植保”理念应运而生,该理念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防治病虫害,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防治策略,进而在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一、“绿色植保”理念概述
“绿色植保”理念是基于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环境科学、生态学等知识和原理,采用生物、物理、生态调控等环境友好型手段,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一方面降低病虫害防治对农作物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将病虫害数量及危害程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1]。该理念的目标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绿色植保”理念发挥的作用
(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农业产业在传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策略,由于化学农药用量较大,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而“绿色植保”理念强调优先使用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如物理防治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等。如此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进而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风险[2]。例如:在蔬菜种植中使用物理防治技术,将一定规模的防虫网设置在菜地中,能够有效降低害虫对蔬菜造成的侵蚀,整个过程无需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切实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另外,绿色植保理念下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为农作物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如使用生态调控功能对农田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可以创造更加适合农作物发育的环境。
(二)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采用生物手段,这也为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众所周知,自然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3]。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化学药剂的大规模使用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例如:近几年我县群众在在农作物种植中,为了防治病虫害普遍使用爱秀、千里寻、大骠马、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学防治药剂,由于农户对化学药剂依赖性较高,加上群众用药过程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小部分农田造成轻微的损失。而推行“绿色植保”理念,可以从源头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如农田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耕地土壤板结,难以分解的化学成分在田间土壤残留,进而降低土壤质量。而使用绿色植保技术,用微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不仅能够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还能够为农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并且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化学成分沿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体环境,甚至危害水体生物。而使用绿色植保技术,如在田间布置杀虫灯或诱虫板,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避免化学药剂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继而达到保护水体环境的效果。
(三)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在“绿色植保”理念下,从短期效益看待病虫害防治工作,虽然初期需要投入较高成本,如购买天敌昆虫、防虫设施等需要消耗大量资金,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其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化学防治策略。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生物或物理防治技术,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购买成本[4]。并且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较高,满足绿色产品流通要求,可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这对于农产品建立品牌优势来说有积极影响,并且这种农产品价格普遍更高,可以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收益。另外,“绿色植保”理念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生态调控系统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可以从源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为农业生产创造稳定收益。以上提到,“绿色植保”理念是基于生态系统,使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构建健康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如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套作、间作等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不同作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能够切实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如青稞和油菜轮作、冬小麦和油菜轮作等,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并且合理轮作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以青稞和油菜轮作为例进行分析,青稞根系发达,可以深入田间土壤,并达到疏松土壤的效果。而油菜根系较浅,通过轮作能够避免农田长期种植同一作物引发的土壤板结问题,通过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蓄水性,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活动奠定基础。此外,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可以分泌各种有机酸物质,能够将土壤中的难溶性养分溶解,进而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环境,从源头规避病虫害问题。此外,青稞在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与油菜有一定差异,,其中青稞对氮肥需求量较高,而油菜生长对钾肥需求量较大,通过轮作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充分利用,避免种植单一品种过度消耗养分,进而保证土壤养分平衡,此外,连续种植青稞容易导致一些特定的病虫害积累和传播。而油菜与青稞属于不同科属的作物,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和传播周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例如,青稞常见的病虫害如黑穗病、蚜虫等,在油菜种植后会因缺乏适宜的寄主而减少。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也会相互作用,这也是保证系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使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为田间有益微生物及天敌昆虫生存、繁衍提供良好环境,如此可以有效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旦田间害虫数量增加,天敌生物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进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三、“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实施
(一)病虫害监测预警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使用绿色植保技术,能够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病虫害精准监测。充分利用无人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监测农作物生长区域的病虫害,能够有效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将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到田间合适位置,收集与土壤、温湿度有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处理和分析,即可准确判断病虫害发生几率、发生范围等情况[5]。其次,病虫害早期预警。在农作物生产中建立病虫害预警模型,根据作物生长、气象环境等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规律和趋势,能够达到事前预防效果。
(二)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就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代谢物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这也是绿色植保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常见防治手段有以下几种:
第一,利用天敌昆虫。如七星瓢虫捕食行为较广,可以大规模捕食田间粉虱、蚜虫等害虫。尤其在果园、蔬菜地等农作物种植区域,释放一定数量的七星瓢虫或异色瓢虫,能够充分发挥防虫、控虫的效果。
第二,使用微生物制剂。生物防治中,微生物制剂主要分为细菌制剂、真菌制剂、病毒制剂等多种类型。与化学药剂相比,微生物制剂不仅防虫、治虫效果好,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真菌制剂为例展开分析,绿僵菌是一种与白僵菌类似的真菌杀虫剂,这种微生物制剂可以感染蝗虫、金龟子等多种害虫,在蝗虫防治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6]。
(三)物理防治技术
“绿色植保”理念下,物理防治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这种技术手段无化学残留,对生态系统影响极小,并且不易产生抗性,可以长期使用。可以将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诱捕技术。农田中的很多害虫本身具有趋光性特点,所以可以通过灯光诱捕方式来控制害虫数量。结合实践来看,灯光的不同波长对害虫会产生不同的吸引力。如蛾类害虫通常对蓝光较为敏感,在田间布置一定数量的杀虫灯,并设置特定波长的光,可以吸引害虫飞向光源,而后利用收集袋捕杀害虫。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灯光诱捕技术需要控制好灯具布置的数量和高度,避免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
第二,深秋翻。墨竹工卡县本身存在气候温度较低、时雨季较短等特点,在农作物生产中采用一年一度农耕模式,为了改善农田土壤板结问题,切实提高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很多农户会在秋季对农田土壤进行深翻。并且将农田的地表土翻到地下,将地下土翻到地表,还能够有效处理农作物的根茬和早操,进而打破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生存繁衍环境。同时可减轻次年农田杂草丛生问题[7]。这是因为地表土壤中的病虫深埋地下后,由于没有足够的呼吸空间所以会窒息而死,同时地下病虫暴露在地表会被冻死、干死或被鸟类啄食。
第三,合理轮作。所谓合理轮作,就是在同一块农田上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注意轮作过程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等情况,对种植模式和种植方式进行灵活选择。结合大量实践来看,合理轮作倒茬可以达到用地养地的效果,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同时从源头防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养分。例如: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可以通过青稞与豌豆倒茬,油菜和小麦倒茬等轮作方式对农田杂草进行移植,同时有效地控制病虫的蔓延。
第四,冬灌。墨竹工卡县通过冬灌能够打破害虫的生存环境。在农作物种植中,很多害虫的卵、幼虫或蛹会在农田土壤中越冬。此时农户采用冬灌策略,会增加土壤中的水分,进而对害虫进行浸泡或淹没,使害虫在温度较低或缺氧情况下死亡。例如:小麦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农户通过冬灌能有效减少这类害虫的基数。另外,东莞还可以已知农田于土壤中的部分病菌持续传播和蔓延。这是因为冬灌会增加农田土壤,同时降低温度,此时农田环境并不利于病菌的生存,从而也降低了来年作物染病的风险。
(四)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调整和优化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进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这种技术并不是直接杀灭病虫害,而是通过营造健康、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切实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可以将常见的生态调控技术归纳为以下方面:第一,优化种植结构。这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间作、套作等方式,对农田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通过种植不同作物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环境[8]。
第二,保护天敌生物。除了优化种植结构外,还可以保护田间天敌生物。也就是为害虫的天敌生物提供适合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如在农田边缘保留一定宽度的草丛,为瓢虫、草蛉等天敌生物生存繁衍提供便利。另外,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应尽可能少的使用化学药剂,以免对天敌生物造成不必要伤害。第三,改善农田小环境。农户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肥、加大农家肥积造、高温堆肥技术等方式,对田间土壤肥力、结构等进行调整,只有土壤健康,才能够满足作物健康生长需求,进而减少病虫害的侵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中的作用是多方面且不可替代的。其不仅仅是一种应对病虫害的新型策略,更是推动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力量。未来,相关学者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加强农民培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使绿色植保理念在更广泛的农业领域得到深入贯彻,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向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荣.基于绿色植保理念的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1):148-149.
[2]李记园.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策初探[J].农家致富顾问,2021(14):93.
[3]郭娟.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J].吉林蔬菜,2023(3):88.
[4]常虹.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1(13):44-45.
[5]刘同锁,苏鹏伟.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渗透[J].农村百事通,2021(36):178-180.
[6]冼秀丽.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3):235-236.
[7]师令智.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渗透思考研究[J].吉林蔬菜,2023(4):134.
[8]韦永梁.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村百事通,2021(29):191-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