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模式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任洪蕴

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860100

摘要

社会各界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正日益提升。特别是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群体,鉴于其未来肩负着成为幼儿教师的重任,直接面对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希望,因此,具备卓越的思想品德对学生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提供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模式

正文


引言:中职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教学领域内承载着培育学生音乐能力、传播美学教育理念及提升整体审美素质的关键使命。考虑到中职学生独有的特性,在音乐教育的框架内融入德育元素,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观念。因此,构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体系时,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优化教学质量,最终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创设优质教学情境

创设优质教学情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艺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并跟上教学步伐。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常常低估了这一要素的价值,更多地关注于追赶教学进度和完成既定任务,而较少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尤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力也不足。鉴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为学生提供符合其兴趣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应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创造富有吸引力的音乐情境。例如,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来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视频、图像和音频资料作为导入,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内容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增添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音乐课程的看法,从而让学生在加深对音乐理解的同时,于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维持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爱。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潜在的德育精髓,着重将德育理念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例如,通过分析儿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德育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素养,从而达成德育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教师需要细致研究与发掘音乐教材中所隐含的德育要素,通过依托教学内容,着重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与品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深入剖析声乐教材中蕴含的高尚情感元素,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声乐知识的学习与德育情感的培养紧密结合,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知识与德育教育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挖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元素时,教师应兼顾其中的人文思想与优秀精神。例如,歌曲中对生命的颂扬与对劳动人民的深情厚谊,都是丰富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资源。通过从人文思想与高尚精神层面丰富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进一步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1]

三、时刻融入德育内容

中职教育体系内,教师应巧妙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拓宽学生审美视野,精进学生审美鉴赏力。首先,是德育在钢琴教学中的渗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上,钢琴教学需从基本功训练抓起。教师需细致入微地传授正确的坐姿、手型等基础要素,并辅以耐心、心理调适能力的基本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在舞台上自信展现,助力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其次,是德育在视唱教学中的渗透。音乐教师应积极传授播音技巧,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众多曲目。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曲目背后的道德寓意,巧妙地将德育元素融入视唱教学中,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双重滋养,为未来的音乐教育生涯奠定坚实基础。最后,是德育在欣赏教学中的渗透。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旨在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学观念,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的认识与鉴赏能力,更将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审美意识,实现德育与美育的和谐共生。

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融合传统与创新的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策略,既在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巧妙融入德育元素,又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教学活动深化学生的德育体验,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实现知识与德行的统一。一方面,教师应积极构建有利于德育内化的学习环境。鉴于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本质,教师可以设计体验式学习活动,如在教授歌曲创作技巧时,引导学生融入诸如文明举止、职业奉献精神等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悟并提升个人道德行为与品质,为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将音乐教学方法与德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强化道德体验、发展良好道德观念的舞台[2]。例如,国庆节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我爱祖国”的主题开展音乐创作与表演活动,结合钢琴弹奏、视唱训练等多种音乐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德育认知,彰显音乐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德育行动中的独特作用,有效支持学生将德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适时引入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着重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成熟,鉴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文化素质的显著提升,教师同样应关注并推动学生道德素质的成熟与发展,力求两者在学生身上得到均衡体现。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世代先贤的智慧,每位公民都应承担起传承与弘扬的重任。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此作为桥梁,改变学生对道德与传统文化的传统认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尝试将古诗词、古文经典等传统文化精髓以音乐的形式重新演绎,为这些经典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事实上,众多音乐作品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此类作品本就文字优美,搭配上动听的旋律,更添几分韵味。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经典诵读活动,鼓励学生自行选择配乐,亲自朗诵,以此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在音乐与文化的双重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实现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双重提升。

六、教师言谈举止渗透

教师的职责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教师敬业精神、责任感、气质风度、道德修养,乃至课堂中的每一个细微举止,都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成为学生有意无意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行为举止,秉持求真务实、语言文明的原则,怀揣博爱与无私之心,以高尚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榜样。当学生步入社会,学生将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从教师身上汲取的精神养分。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尤为注重个人形象与着装,避免浓妆艳抹与夸张装饰,选择端庄、大方且能体现音乐教师职业特色的服饰,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反馈,犯错时则以尊重与理解的态度进行批评,始终将学生视为平等的对话者,以理服人,绝不体罚。面对自身的失误,要勇于承认并改正,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坚定和自信地成长[3]

结论:总而言之,音乐教育是滋养个人情感、塑造自我意识及提升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需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职责,旨在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道德上受到感染、心灵上获得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产生强烈学习动力,树立起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实践[J].琴童,2023,(22):111-113.

[2] 谭莹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思考与研究[J].知识文库,2022,(03):73-75.

[3] 覃秋靖.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知识文库,2020,(12):75-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