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及对策分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娟娟

(烟台南山学院 山东省 龙口市 265700)

摘要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群体,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他们的健康成长也越来越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对5432名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待爱情的太度是极其认真的,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择偶有的看中个人素养,有的重视家庭物质基础,甚至有的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不同年龄和家庭环境的学生婚恋观存在差异,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现代大学生;婚恋观;对策分析

正文


大学生婚恋观简单来说就是指大学生对于恋爱、择偶标准,及婚姻与恋爱管易的个人看法和态度,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是与时代同进步的,他们对于恋爱和婚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是普遍现象,由于恋爱问题导致各种问题也是频繁出现,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已经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一个人的婚恋观可以洞悉其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婚恋观直接影响其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 关系到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健康成长。1近年来,大学生恋爱受到不良观念的冲击,导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帮助大学社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婚恋观基本特征

婚恋观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同时代的爱情有着根本的差异,他们认为:“现在的性爱,同单纯的性爱,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2现代的爱与之前的爱相比而言,人们的思想更加的开放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加的广阔。第一,地域不同婚姻观不同,不同的地方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导致对于婚姻的看法有较大差别,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相比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婚姻观方面较为保守。第二,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对于恋爱、婚姻、家庭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第三,年轻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变化之大,婚姻观具有可变性,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成长环境,对待婚恋问题的看法必然不同。最后,时代的变化也影响大学生的婚恋观。相比之前,现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更加的自由化,甚至出现的不婚族,同性恋,丁克族逐渐被接受。

一、 现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一)、问卷调查方式

选取了山东省五所不同地方的高校,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6份,其中大一(2023级)150份,大二(2022级)140份,大三(2021级)50份,大四(2020级)146份,有效问卷中男生260人,女生228人,工科生190人,文科生220人,其他78人,总的来说,调查对象在年龄,年级,性别和学科来看是比较均衡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主要从恋爱行为、恋爱动机、恋爱态度三个方面来研究;择偶观主要从择偶方式和择偶标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婚姻观主要从对婚姻和家庭的理解方面研究;两性观主要从两性知识教育和婚前性行为态度进行研究。

二、 (二)、恋爱现状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的阶段,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恋爱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

1. 恋爱行为


表1山东省调查对象目前的恋爱状况

由表1可知,山东省大学生正在谈恋爱的在各个年级阶段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刚失恋的和一直单身的人数都比较少,说明校园里大学生还是渴望拥有爱情,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幻想。而且由于他们和上大学之前相比所处环境的变化,对于恋爱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除此之外,有的是为了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找个可以倾诉的人,或者排解寂寞来打发无聊的大学生活,因此,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谈恋爱打发时间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明显盲目的追求恋爱,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得出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都是不一样的,结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恋爱动机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表2了解到大学生谈恋爱的不同想法,59%的大学生是因为寂寞寻求爱情作为依托,这与现代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在家里属于独生子女,远在他乡求学心里又渴望得到认可和理解,恋爱对于谈而言是最好的安慰。有23%的学生认为谈恋爱可以更好的促进学习和发展,两个人共同学习能够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比一个人学习的效果更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相互探讨,能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快乐。有10%的的大学生是出于对恋爱的好奇,他们都是懵懂的年纪,对于未知的爱情有太多的憧憬,甚至羡慕身边谈恋爱的情侣,所以渴望能够体验谈恋爱的感觉。有8%的大学生追求真爱,认为在大学里还是可以找到那个能够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伴侣,幻想着自己的完美人生。


表2山东省调查对象目前的恋爱动机

(3)恋爱态度

在恋爱态度方面,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如表3。山东省有50%的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他们认为这样是恋爱最舒服的结果,这样的恋爱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可能相对而言更加的牢固。有30%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就会分手,每年都会有毕业生,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同一个地方求学,而且临近毕业男女双方都有很大的压力,一方面要考虑以后生活问题,毕业了不能再继续靠父母,应该学会自食其力去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很多人考虑到就业城市,以及是否要回到父母身边等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有的情侣因为现实原因不得分手,所以每年的毕业季有人欢喜有人愁。也有11%的大学生在大学谈恋爱就是玩玩而已,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无关紧要,开心就在一起,不开心就分开,反正就是不认真。有9%的大学生对待恋爱积极认真,他们认为恋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认真对待,恋爱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负责,不盲目跟风,不随大流,更具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恋爱对象,希望能有一段从恋爱到婚纱的爱情。


表3山东省调查对象目前的恋爱态度

(三)、择偶现状分析

受经济地域环境发展水平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成熟较早,在择偶方面受社会范围的影响较大,对于另一半的选择上有自己独有的评价标准。大学生的择偶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体现社会的整体风貌。在选择对象的过程中有40%的人看中和自己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他们认为这样双方在一起会比较聊得来,在生活方面会少一些摩擦,有助于和谐相处。有30%的大学生注重对方的能力,认为能力强的人能够带领自己成长的更快,还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有助于提升自己。有15%的大学生看重对方的相貌,他们认为带出去有面子。同时也有15%的大学生认为金钱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选择另一半时比较注重对方的经济条件,一般会优先选择经济条件好的作为恋爱对象。


表4山东省调查对象目前的择偶标准

(四)、家庭婚姻观分析

在家庭婚姻观方面,大学生有自己对于婚姻的理想模式和状态,调查分析如下:

有20%的学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婚姻的看法不是很好。有15%的大学生认为婚姻和爱情没有必然的联系,婚姻和爱情是两码事。有10%的大学生认为婚姻有爱情也好,没有爱情也无所谓,就是一种佛系的心态,也可以理解为责任心不够强。除此之外,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有10%的大学生认为结婚就是为了传宗接代,这种思想是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因该有高质量的思想。有45%的学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总的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还时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爱情和婚姻。马克思主义婚姻观指出, 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3因此,大学生更多的应该以爱情为谈恋爱和结婚的基础,有一个正向的恋爱观念,才能够健康成长,获得想要的婚姻生活。


表5山东省调查对象目前的婚姻观

(五)、两性观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大部分是相对开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越来越成熟,社会潮流在变,恋爱婚前的性行为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大学生已经能够坦然的接受。据调查对于两性知识的来源了解如表所示:48%的大学生是通过互联网学习两性知识,21%的大学生是在和同学朋友的聊天过程中了解学习两性知识,14%的大学生是通过在学校的课堂教育学习两性知识,9%来自于家庭父母的教育,还有8%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两性知识,这部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忽略了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既然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不要畏首畏尾,需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不能一无所知。


表6山东省调查对象获取两性知识的来源

三、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要加强对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地,是大学生接受知识,受影响最直接的渠道。一方面,在高校要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对于大学生婚恋观知识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意识,帮助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同时引导学生解决相关的恋爱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性知识教育,大学生虽然专业基础知识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但有关性方面的知识仍然很匮乏。所以在高校应该开设有关性的科普知识。4树立正确的观念,对爱情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对于婚恋观有进一步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能够有效的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后,还可以通过创新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丰富他们内心世界,忘记在外求学的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情操,拥有阳光开朗的心态,实现自我价值,赢得自我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够体会到健康的校园恋爱带来的幸福。

(二)、大学生自身要加强主动学习知识,学会自控

首先,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身要主动加强对于恋爱观知识的学习,多去了解两性相处的方式方法,积极提升自我能力和水平,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学校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带入负面情绪,伤人伤己。同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恋爱和婚姻,不因失恋而自爆自弃,也不因谈恋爱放弃学业,协调好谈恋爱和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恋爱和婚姻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也要勇于发扬自己的长处。其次,要认真了解两性知识,做到文明健康恋爱,才能享受幸福婚姻,不盲目的跟风恋爱,要有自己的主张,对自己负责也对对方负责。最后,要处理好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毕竟事物的内因决定左后的结果,无论如何,大学生自身必须要足够强大,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

(三)、家庭要重视对于大学生婚恋观的引导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人,双亲家庭的父母给了孩子强大的背后支持和心灵上的安慰, 孩子与父母在情感上的距离很近, 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更加自然、频繁。有研究发现, 双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明显高于其他家庭。5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的生活相处中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感情问题,做到只给建议不插足操作,培养孩子学会自己判断感情的能力,尽量多给他们讲讲身边感情的正反例子,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提高孩子解决感情问题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既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权又不容易在感情中迷失自己。其次,当孩子遇到感情问题时,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要心平气和的听孩子讲述,鼓励孩子把自己心中对于爱情的想法讲出来,能够愉快的解决问题减少苛责,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培育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给孩子从小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四)、净化社会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社会大环境对于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也是复杂多样,处在大环境中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全社会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们周围的环境和生活方式,”7因此,帮助大学生助理正确的婚恋观,需要净化社会环境,做好宣传工作。一方面,加强对于大众媒体的检查力度,坚决抵制低俗婚姻观念等不良广告的传播,减少社会舆论带来的影响,净化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媒体通过一些正能量的影视作品传播积极向上的观念,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参考文献

[1]马碧侠, 宋振宇.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 (09): 192-19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0页。

[3]唐昆雄,贾付强.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现状及对策研究—贵州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 (12): 171-174.

[4]王焕梅,谢赛银.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05):129-133.

[5]任晓美, 李美华. 新时代下青海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J]. 才智, 2018, (25): 233-23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7]王淳, 于永坤.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交际,2020, (23): 120-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