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应用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凤敏

泗水县第一中学 273200

摘要

“教育之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中化学教学正逐步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效课堂转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通过实例与理论相结合,分析其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创新评价方法,本文旨在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度、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理论体系,更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深入实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及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构建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评价标准的构建、教学策略的优化、实例验证与效果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多维度评价标准的构建

(一)知识掌握度知识掌握度不仅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关键。在的化合物一课中,知识掌握度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应关注学生是否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如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课堂互动、实验探究和课后检测,评估学生能否准确记忆并应用这些知识,如Fe3+Fe2+的相互转化、Fe(OH)_2的制备及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的现象等。此外,还需考察学生是否能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角度,系统构建并解释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规律,从而确保知识掌握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的化合物一课的实验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应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验设计、操作观察、数据分析等环节,学生需亲手制备并观察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类的颜色、状态变化,深入理解其性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条件下铁的化合物的转化规律,培养其实践中的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它涵盖了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在铁的化合物一课的教学中,思维能力作为化学学习的核心,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视。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铁的化合物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鼓励批判性思维,质疑并审视课本知识与实验现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领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化学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勇于创新,从而真正实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育人目标。

(四)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铁的化合物一课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应积极营造积极向上、探索求知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热爱。通过讲述铁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科技前沿中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时的鼓励与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毅力,使他们在面对学习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态度,勇于克服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在的化合物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设计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教学策略,我们努力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之间则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我们还注重师生互动的质量,通过及时反馈和有效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

二、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优化预习与备课

铁的化合物教学中,优化预习与备课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基石。教师设计预习任务时,可让学生提前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铁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并尝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含铁现象,如铁锈的形成。备课时,教师需深入挖掘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差异、转化规律及实际应用,结合学生预习反馈,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入生动案例,如铁元素在血红蛋白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铁化合物学习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二)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铁的化合物学习中占据核心地位。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环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亲手操作,如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迅速氧化的现象,验证亚铁离子与铁离子的相互转化等。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直观感受铁的化合物的性质,还能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设计创新实验,探索铁的化合物的新性质或新用途,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思维。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在铁的化合物学习中的不同基础和需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通过例题解析、练习反馈等方式帮助其掌握铁的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规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引入更深层次的知识拓展和应用实例,如铁的化合物在环保、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融入生活实例

铁的化合物知识融入生活实例中,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含铁物质,如铁锅、铁钉等,分析其成分、性质及用途;通过讲解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缺铁性贫血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铁元素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介绍铁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如铁盐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等。这些生活实例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铁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五)实施多样化评价

铁的化合物教学中实施多样化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除了传统的笔试测验外,还可采用实验操作评价、口头报告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等多种方式。例如,让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关于铁化合物性质探究的项目式学习任务,从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到成果展示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评价;或者通过组织铁的化合物知识竞赛、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验技能水平。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还促进了其全面发展。

三、实例验证与效果分析

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创新性地融入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与多元化评价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课前,学生借助精心准备的微课视频与预习任务单,提前踏入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奇妙世界,不仅激发了探索欲,也为课堂深度学习铺设了道路。课堂上,我们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围绕铁的氧化态变化、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差异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思考与讨论,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分组实验环节尤为精彩,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了从制备氢氧化铁沉淀到探究铁离子还原反应等一系列实验,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更在数据分析中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中,学生们学会了倾听、沟通与协作,共同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随后的讨论交流与口头展示,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学生们积极分享实验发现,提出独到见解,展现了良好的思维逻辑与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过程中,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在评价环节,我们实施了包括纸笔测试、实验操作考核、小组讨论评价及口头展示评估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学生在各维度均取得了显著进步:纸笔测试成绩反映出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深刻理解;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数据分析能力增强;小组讨论与口头展示中,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被全面激发,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反思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在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和改进。首先,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当前的评价标准虽然涵盖了知识掌握度、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明确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使其更加客观、公正、可操作。其次,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还需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是教学策略的执行者和评价标准的实施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策略。我们将关注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评价体系和教学策略。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我们相信,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高中化学教学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结束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应用研究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标准、优化教学策略、实施多样化评价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度、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希望本研究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揭艳艳.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 2024(2).

[2]黄培硕.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高考, 2023(2):33-35.

[3]林彩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知识文库, 2022(23):154-156.

[4]孙永杰,周国尉,晋环,.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  20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