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活动的创新策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美术;美育教育;创新对策
正文
一、引言
小学美术学科是艺术类学科的一种,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美术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桥梁,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政策导向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活动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动力[1]。但是目前,小学美术学科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落后,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等,这些限制了美术学科的教育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美育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兴趣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渴望接触更多元化、更具创新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因此,小学美术教学需要不断创新美育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况
(一)教学方式落后
在许多小学美术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学生则主要通过模仿和练习来学习。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有效互动。美术课堂本应是充满创意和想象的空间,但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僵化,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受到限制,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果不佳[2]。
(二)重视程度不足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一些小学中,美术课程往往被视为“副科”,其地位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而言较为边缘化。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部分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心中,也影响了家长和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重视程度。由于课程地位的不被重视,美术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这包括教学设备、材料、场地以及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不足。一些学校无法为美术课程提供足够的教学器材和材料,导致教学内容和形式受到限制。同时,专业美术教师的缺乏也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活动的创新对策——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设计文化衫》教学为例
(一)学情分析
《设计文化衫》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是一节综合性比较强的美术教学活动课,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在选择服装上,更多的是跟风选择,或者是父母选择。服饰选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审美教育的体现,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将美育教育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青春活力,对时尚的敏感程度比较高,且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文化衫的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的美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将美术从单纯的技巧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较好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从核心素养目标上来看,《设计文化衫》教学目标总结见下表1:
目标 | 内容 |
知识与技能 | 认识并了解文化衫,了解文化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
过程与方法 | 学会运用恰当的图形、文字或者是符号色彩等美术元素来设计文化衫。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将生活中美的东西、美的元素变成美观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
表1 《设计文化衫》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文化衫》教学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恰当的办法在文化衫上进行主题设计与创作。难点在于如何设计出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衫图案。
(四)教学设计
(1)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大家都认识‘冰墩墩’吗?”
生:“认识。”
师:“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大家知道冰墩墩的形象设计思路是什么样的吗?”
生:“冰墩墩是冰雪与熊猫的结合。”
生:“冰墩墩的外壳有科技感,象征着现代科技。”
师:“大家答得都非常好。冰墩墩是我们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由冰墩墩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大家都有关注吗?”
生:“我有一个冰墩墩钥匙扣!”
生:“我有一个冰墩墩的娃娃!”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产品,大家可以猜一猜是什么,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一字换来身上衣’(打一商品名)(谜底:文化衫)。”
师:“老师今天带来的就是文化衫。(展示文化衫如图1)那么文化衫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大家可以踊跃讨论。”
图1 文化衫展示
通过这样话题引导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次学习的主题。以讨论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过往知识的记忆,以便开展新的学习活动。
(2)游戏活动,探究学习
师:“除了老师带来的文化衫,其实冬奥会还有其他的文化衫,文化衫的有不同的形式,大家知道吗?”
生:“文化衫有图形为主的,也有以文字为主的,还有图文结合的。”
师:“大家总结的都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自己制作文化衫吗?”
生:“可以。”
师:“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大家能不能从这些神话故事中提炼文化主题,设计文化衫呢?”
示例如下:《精卫填海》。可以运用海浪、小鸟(精卫)、山石等元素,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生动展现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色彩上,还可以选用蓝色代表浩瀚的大海,白色或灰色象征坚硬的山石,而精卫的形象则可能以鲜艳的红色或黄色突出其勇敢与执着。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大方,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观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3]。
四、总结
小学美术学科教育与美育教育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内在联系,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小学美术学科教育的目的则是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在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审美教育为基础,以美育教育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更应该注重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审美观念。在美育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做到“与美同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表达,更好的启迪学生感悟美的思想,记录美的瞬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对美的表达,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和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雪.与德同行 以美育人——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研究[J].吉林教育, 2023(28):85-87.
[1]吕羚.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活动的创新策略探讨[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成都论坛论文集(二).2022.
[1]张建银.主题融合 美润童心--小学美术美育浸润策略实践[J].天津教育, 2024(10):135-137.
作者简介:陈爽 1984.06 女 邹平 汉 本科 一级教师 滨州市邹平市第一实验小学 研究方向: 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