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欣赏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低段;美术教学;绘本欣赏;教学策略
正文
一、绘本欣赏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绘本那精美的画面与丰富的色彩,犹如一扇神奇的窗户,为学生们打开了一个充满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起敏锐的审美感知。每一幅画面中的色彩搭配、线条勾勒、构图布局,都是美的具体呈现。学生们通过观察这些画面,逐渐学会分辨不同的色彩组合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理解线条的流畅与曲折所传达的情感变化,感悟构图的合理与巧妙所营造的氛围差异。这种丰富的审美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水平,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加敏锐地发现美、欣赏美。
(二)激发学生创造力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如同一个个奇妙的魔法盒子,充满了无限的创意和想象空间。学生们在阅读绘本时,会被那些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他们会想象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经历各种奇妙的冒险;会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为故事增添新的情节和结局。这种想象力的激发,为学生们的创造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绘本中的创意画面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那些独特的画面表现手法、夸张的形象设计、奇幻的场景构建,都能让学生们眼前一亮,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学生们会从这些创意画面中汲取灵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促进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内容
绘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小学低段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从题材上看,绘本涵盖了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生活趣事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从绘画风格上看,绘本既有传统的水彩画、油画,也有现代的漫画、插画等,丰富多样的绘画风格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绘本进行教学,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教授色彩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一本色彩鲜艳的绘本,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绘本中的画面,学习不同颜色的搭配和运用;在讲解构图方法时,教师可以选取一本构图巧妙的绘本,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构图特点,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此外,绘本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拓展教学内容。
二、绘本欣赏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讲授和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但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示范,缺乏对美术作品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而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兴趣不高
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参与感和成就感。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学生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学习过程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强、富有创意的绘本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三)缺乏创新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往往模仿教材或教师的示范,缺乏个性和创新。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养成了依赖教师和教材的习惯。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绘本欣赏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一)开展绘本欣赏活动
开展绘本欣赏活动,是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绘本作为教材,鼓励学生阅读和欣赏,并引导他们理解绘本中的绘画技法、色彩运用和构图布局等美术要素。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发表对绘本的感受和理解,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多彩的春天》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春天主题相关的绘本,如用绘本《春天来了》进行欣赏活动。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色彩运用,如春天的绿色、花朵的红色和黄色等,并讨论这些色彩如何营造出春天的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绘本中的构图布局,如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处理,以及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表现春天的景象。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增强对绘本中美术要素的认识。通过绘本欣赏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秀的绘本作品,还能在欣赏过程中学习到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等美术知识。同时,小组讨论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进行绘本故事绘画创作
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作为创作的题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这种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以赣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年级下册《我们是朋友》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动物相关的绘本,如绘本《我的动物乐园朋友》进行绘画创作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或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动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建议。通过绘本故事绘画创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绘画技能,还能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同时,通过展示和评选作品,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绘本进行美术知识教学
通过对绘本中的绘画技法、色彩运用等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这种策略能够将抽象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以《多彩的田园风光》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风景相关的绘本,如《大山的礼物》进行美术知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欣赏绘本中的风景画,观察其中的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然后,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如透视原理、色彩搭配等,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和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实践。通过运用绘本进行美术知识教学,学生能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美术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创作实践,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运用绘本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选取绘本中的人物形象或物品作为手工制作的对象,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描述和插画,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制作。这种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绘本中的绘画元素和艺术技巧。以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有趣的造型》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造型相关的绘本,如《创意造型》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了解其中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造型进行手工制作。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布料、塑料等,进行创作实践。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建议。通过运用绘本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在制作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绘本中的绘画元素和艺术技巧。这种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技能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作品,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运用绘本进行感受与表达活动
通过绘本中的插画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产生共鸣并进行个人感受与表达。这种策略能够引导学生以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进行表达,让他们发现和表达自己与绘本中形象和故事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以绘画课《用色彩来表达情感》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与情感相关的绘本,如绘本《今天心情的颜色》进行感受与表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绘画或写作表达。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和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实践,或者通过文字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表达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通过运用绘本进行感受与表达活动,学生能够在绘画或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作品,学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结论
绘本欣赏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多种策略,如开展绘本欣赏活动、进行绘本故事绘画创作、运用绘本进行美术知识教学等,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同时,这些策略还能够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绘本这一生动的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郁莉莉.借助绘本力量,展开想象翅膀——浅谈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使用[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4).48-49.
[2] 邹官民.小学美术"三段式"绘本创作课程的建构与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1).38-39.
[3] 张帆,王皓月.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绘本教学探究[J].新课程.2021(35).
[4]段国丽.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绘本探究[J].新课程.20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