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神经内科管理;应用效果
正文
当前医院的重要科室为神经内科,整体患者年龄较大、周期长,患者一般伴有功能障碍,整体工作量大[1]。传统管理理念难以适应患者需求,通过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以此来提升管理内科质量。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并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的管理团队中,能够推动医院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神经内科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做好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共计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通过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在50岁-85岁之间,年龄均值分别为60.40±3.40,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在55岁-83岁之间,年龄均值分别为61.20±4.60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第一,患者伴有相应的神经症状。第二,意识清醒患者。排除标准:第一,昏迷、无意识者。第二,严重智力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主要采用科学服药、心理疏导。
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①心理管理:管理人员对神经内科患者现阶段的身体状况了解之后进行仔细的记录,随后对患者的患病时间、病程、心理状态等进行仔细记录,在对患者进行合理分析的同时避免使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焦虑心理情况;给患者介绍心理管理干预的必要性和产生焦虑心理,同时还应防止其中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避免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通过进行清晰、理性认知,避免出现心理压力和恐惧。②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通过保证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科学性,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在保证患者休息的基础上,开展生命体征监测。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并更新服务流程。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避免头部晃动,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突然转体、旋转等,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因头晕不能自理者,协助患者进行穿衣。通过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普及,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遵医嘱严格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好对应巡视,看患者是否存在斑点、瘀斑等,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③管理风险精细化管理。针对临床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护士应在前瞻性原则下开展培训,制定风险应急预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出现疏漏。④运动指导:通过引导患者进行运用,不可过度运动,防止出现病情复发。头晕胀痛患者,通过选取高脚低位、保持卧床休息以及大便通畅。⑤饮食管理:应告知患者多吃纤维类饮食,保证排便正常。规范饮食结构,养成良好作息,禁止使用刺激性辛辣食物,避免食用油腻食物,提升治疗效果。⑥健康教育。管理者通过提供管理服务,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积极主动配合工作,避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以及乐观心态,减少不良情况[2]。
1.3观察指标
管理满意度:生存质量分析(管理前、管理后)。
1.4指标处理
选用的软件类型为SPSS统计包,具体为22.0版本,以t值方式予以处理的对象为计量指标,若干预前后同类指标显示P<0.05,则达到统计目的。
2.结果
项目明细如表1:统计不同方法管理下的管理满意度,比对后显示情况为观察组合计值>对照组合计值(P<0.05)。
表1管理满意度比对[n(%)]
组别 | n | 尚未 | 十分 | 一般 | 总体(%) |
观察组 | 25 | 0(0.00) | 20(80.00) | 5(20.00) | 25(100.00) |
对照组 | 25 | 5(20.00) | 16(64.00) | 4(16.00) | 20(80.00) |
x2值 | 5.457 | ||||
P值 | 0.005 |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简表评分,管理后观察组效果较好(p<0.05)。
表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简表评分比较
组别 | 管理前 | 管理后 |
对照组 | 70.35±2.46 | 81.09±3.25 |
观察组 | 71.89±2.25 | 92.46±2.46 |
x2值 | 0.013 | 5.256 |
P | 0.935 | 0.000 |
3.讨论
神经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不属于内科范畴[3]。老年人群之中多发脑血管疾病,其拥有着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征,被人们所熟知。深入分析之后得出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体功能不断降低,因此身体素质水平相比年轻人群而言更低一些,代谢机能也相对较弱,因此给了疾病可乘之机[4]。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显现。精细化管理作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理念,通过将其应用于服务以及管理工作,整体情况良好。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神经内科整体病情重、年龄大,在增加管理工作风险的同时,整体效果良好。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在制定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方案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在保证乐观心态的同时,能够达到精、准、严等,并能够准确进行判断。结合神经内科特点,在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管理中,通过进行细化管理能够及时解决安全隐患,保证整体安全[5]。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基于细节管理、追求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优化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管理中,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神经内科疾病往往具有复杂性和慢性化的特点,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精细化管理强调对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神经内科,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监护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精细化培训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神经内科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管理的专业性和精准性[6]。相比较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更加侧重于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变化情况,在给予心理、生理方面需求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整体质量。在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同时,有助于缓解护患矛盾,并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在结合需求、室内摆设进行针对性调整的同时,在讲解疾病知识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时做好针对性的干预[7]。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发现并优化管理流程中的不合理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步骤,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精细化管理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提供更加细致和贴心的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对管理工作的细化管理,可以有效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医疗风险,减少管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8]。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它是提高神经内科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9]。
参考文献
[1]张艳华.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提升护理质量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7):179-182.
[2]于丽娜.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2):166.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2.02.006.
[3]刘兆敬.精细化护理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6):105-106.
[4] Huang H L , Shyu Y I L , Hsu W C ,et al.Effectiveness of a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An intervention by nurse practitioners[J].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024, 50:147-159.DOI:10.1016/j.apnu.2024.03.018.
[5]张艳.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832-4834.DOI:10.19435/j.1672-1721.2020.33.050.
[6]王婷.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4-5+8.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0.20.004.
[7]李梅.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8):27-29.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0.18.027.
[8]周冬艳,李春香.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4-5+8.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0.17.004.
[9] Patricia Osborne S , Patricia D , Lai B ,et al.Intranasal Delivery of Med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 Conditions: A Pharmacology Update[J].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urs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science Nurses, 2024(4):56.DOI:10.1097/JNN.0000000000000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