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摘要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分层进阶管理模式;满意度
正文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现代医疗体系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通过进行护理体系分层次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于提高神经内科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一定价值[1]。本文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进行分层进阶管理,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神经内科患者,收治患者共计40例。本次收治的患者中包含男性、女性患者共计24例、16例,男性、女性患者年龄均值在36.90±1.24岁、35.20±1.4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将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依据,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护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护理措施。第一,分层次管理。根据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学历以及工作年限进行层级划分,分为普通护理人员、初级护理、高级护理。严格依照层级对自身的岗位职责进行分配,并做好量化考核工作。对于考评不合格的部分依照分层次管理。依据科室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培训制度。通过建立各个小组,包含伤口小组、感染小组、科研小组等,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培训管理,并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做好下一步知识。第二,分层次实施方法。对于高级护理人员来说,对神经内科病房的护理工作进行统一调配,其中包含日常工作安排、业务指导以及新技术拓展工作,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依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对于专科护理人员来说应在实际诊疗工作汇总,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治疗情况,充分发挥护理助理作用,在基础护理工作中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N1层级:工作1-2年新护士,在上级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护理服务,定期做好培训,并做好辅助工作。N2层级:工作3-5年的护士,做好病房管理。严格依照护理流程管理,定期进行培训,做好年终考核。N3层级:对于工作6-9年护士,应具备全面护理服务工作,参与对应研究,并监控夜班的质量。N4层级:对于中级职称护士,依照医院发展确定专业方向,解决组内疑难问题,并监控护理工作质量。N5层级:通过制定科室护理计划,指导护理工作,做好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工作,对急重症以及疑难症进行指导。第三,执行科学排班制度,分层次进行管理。严格依照科室排班制度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并进行轮班制开展。对于分层次护理模式的人员,每周进行护理心得交流,根据其中的问题给予整改。科室积极鼓励人员开展创新活动,责任组长应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危重症管理能力,对于护理人员应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其中问题给予纠正。第四,做好疼痛宣教。对患者的液体量进行严格控制,为提升具体效果在夜间查房时还应做好护理,降低影响,做好护理的同时护士要做到四轻。神经内科患者最为严重的即为疼痛,如果出现疼痛将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进行疼痛护理,解释出现疼痛的原因,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此来缓解疼痛。除此之外还可以放轻松的音乐,达到缓解的目的。如果患者过度疼痛,还应给予按摩护理,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镇痛[2]。
1.3观察指标
满意度评分管理。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的软件类型为SPSS统计包,具体为22.0版本,以t值方式予以处理的对象为计量指标,若干预前后同类指标显示P<0.05,则达到统计目的。
2.结果
通过进行满意度评分管理,观察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良好(p<0.05)。
表1.对照组后满意度分析和比较
组别 | 满意度 |
对照组 | 70.35±2.46 |
观察组 | 91.89±2.25 |
t | 7.013 |
P | 0.000 |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20 | 10 | 6 | 4 | 16(80.00%) |
观察组 | 20 | 13 | 6 | 1 | 19(95.00%) |
X2 | - | 11.849 | |||
P | - | <0.001 |
3.讨论
分层次管理作为层级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广泛用途[2],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在将分层次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能够使护理人员各司其职,不断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作为现阶段常见神经内科疾病之一,高龄神经内科人数也逐渐增多[3-4]。由于神经内科自身病症并发症较多,病程较长,因此大部分患者的常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来说,为保证能够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应该全过程贯穿护理和教育模式[5]。神经内科患者在分层次护理的有效帮助下,能够顺利开展临床治疗,并在自身疾病转归中发挥促进作用。在分层次管理中,将不同资历、不同工龄的护理人员进行分配,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并在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经过对比研究,整体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实施分层次管理中,在明确人员分工的同时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同时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在和临床科室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听取科室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无菌物品质量追溯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通过有效沟通,能够及时满足临床需求,在提升护理质量时,满意度提升,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6]。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是指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根据护士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因素,将护士分为不同的层级,并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以达到提升护理质量和效率的目的。通常将护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每个层级对应不同的职责和能力要求。根据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专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课程。明确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确保每个层级的护士在其能力范围内工作。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各级护士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并提供反馈。设立护士晋升机制,鼓励护士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能力,以达到更高层级的要求。分层进阶管理有助于发挥每个层级护士的最大潜能,提高整体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7]。分层管理为护士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激励护士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由于护理服务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分层进阶管理后,各级护士在专业技术操作上的合格率提高,减少了护理差错。分层管理有助于加强风险控制和质量管理,从而降低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分层管理使护士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增加了工作满意度,降低了离职率。层级间的明确分工和协作,提高了护理团队的协作性和工作效率。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士个人专业成长,增加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提升团队协作性和创新力,同时实现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种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次管理能够提升人员的综合能力,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红艳.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174-175.
[2]戴丽君.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3):86-87.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9.13.086.
[3]穆晓花,张进华,许艳艳,等.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18,4(19):25-26.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18.19.012.
[4]杜培侠.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14-15.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8.10.014.
[5]冯灵,汪锐,杨蓉.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28):3552-3555.
[6] Zoghby Z M , Kattah A G , Havlovic K ,et al.Transforming Home Dialysis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Kidney Disease Using an Intelligent Automated Application in Practice[J].Mayo Clinic Proceedings: Digital Health, 2023, 1(3):258-266.DOI:10.1016/j.mcpdig.2023.05.009.
[7] Wang L , Zhang Q .Effect of the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model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advanced intensive care unit[J].BMC Nursing, 2024, 23(1):1-9.DOI:10.1186/s12912-024-02144-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