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临床研究进展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代志蓉,蒲巍林 李晓丽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中医科,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妇女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手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和恢复。尿潴留是宫颈癌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会造成膀胱功能不全,甚至引起感染。传统疗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急需寻找新的治疗手段。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无创、疗效显著的新型疗法。电针是通过对某些腧穴的刺激来调整体内的血液循环,提高膀胱的气运能力;而低频脉冲电能在体外对神经和肌肉进行刺激,促进其功能的恢复。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术后尿潴留。现就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宫颈癌;术后尿潴留;进展

正文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JR11RA177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或不能自主排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及术后恢复其发病机理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和术后疼痛有很大关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主要指术后盆腔神经受损,逼尿肌功能紊乱;全身麻醉药对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膀胱的收缩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1]。手术后的疼痛及卧床使膀胱的自发性排尿受到抑制。中医理论认为,气虚、肝郁气滞、湿热下注是导致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气虚导致膀胱气虚,肝郁气滞,湿热壅塞。所以,要根据病因进行个性化治疗[2]。因此,开展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等高效治疗方法的研究,将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病理机制

(一)气虚不运

宫颈癌手术后,病人往往会因为手术创伤和身体素质的降低而出现气虚症。中医学认为,气虚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元气亏虚,造成脏器的机能紊乱,尤以脾、肺最为严重。由于膀胱是水的主要代谢器官,正常运转离不开气。气虚时,气动力不足,膀胱排尿困难,从而引起尿潴留[3]。手术后,由于大量出血、进食不规律等因素,导致气虚体衰,气脉运行变慢,不能有效地促进膀胱功能的正常发挥[4]。手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的降低,也会导致气运不畅,从而导致膀胱气运障碍。

(二)肝郁气滞

宫颈癌手术后,病人容易受到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肝气郁结。中医学认为,肝主运化,调控周身气机[5]。如果情绪波动过大,则会使肝脏的输导受到阻碍,导致气机凝滞,进而影响到膀胱的气运。手术后的疼痛、对疾病的畏惧和对前途的不确定,均可诱发情绪失常,致使肝失疏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导致膀胱气运不畅,从而造成尿液滞留。肝气郁结不但会对膀胱的收缩、排尿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其他脏器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尿潴留。因此,调节情志,疏肝理气是临床上的关键[6]

(三)湿热下注

宫颈癌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和感染等原因,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湿热”。“湿热下注”是中医病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人体内的湿热之邪通过膀胱向下压迫,从而影响了机体的气运。手术后,由于身体虚弱,脾胃的运化能力下降,很容易产生湿气,如果同时伴有感染等原因,导致热邪上升,湿热互争,就是湿热之邪[7-8]。湿热郁结于下焦会阻碍膀胱气运,影响排尿,造成尿潴留。湿热也会引起膀胱内膜的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尿道阻力的增大,从而导致尿液潴留[9]。在临床上,对于湿热下注导致的尿潴留,可以采取清热解毒的中药,配合电针疗法,促使湿热散出,使膀胱的正常功能得到恢复,这样就可以减轻尿潴留的症状。

二、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

(一)电针疗法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机制探索与进展

电针疗法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作用机理的探讨和研究是其广泛应用的前提。电针治疗是指在一定的腧穴上加弱电刺激,对自主神经系统进行调控。研究表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与膀胱逼尿肌代偿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电针能够调整膀胱神经反射弧,增强逼尿肌收缩力,提高排尿能力[10-11]。同时,电针可有效释放内源性阿片肽等神经递质,起到止痛、松弛、舒张等作用,可减轻术后疼痛、膀胱压力过大所引起的尿潴留。前期研究发现,电针可有效改善膀胱局部微循环,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促进组织修复,从而减轻尿潴留[12-13]。近年,国内外学者对电针治疗尿潴留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明显疗效。但目前电针治疗效果仍受个体差异及手术操作规范等因素的制约,故后续研究应注重对电针的规范化操作,并对其适应度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机理,促进其推广应用。

(二)低频脉冲电刺激技术在改善术后尿潴留症状中的临床创新与突破

低频率脉冲电刺激是一种无创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排尿功能,已逐步被临床所接受[14]。此项技术可借由将低频率的电脉冲作用于特定的部位,以刺激神经与肌肉的活性,达到提高膀胱功能及缓解尿潴留症状的目的。近年来,科研人员在诊疗手段、诊疗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革新和突破[15]。比如,研制出便携式低频率脉冲电刺激装置,使病人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增强了病人的依从性[16]治疗参数设置和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实现了对个体化诊疗方案的优化经临床研究证实,低频脉冲电疗可显著缩短尿潴留持续时间,避免留置尿管,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本方法安全、耐受,无严重毒副作用。然而,对于不同的病人,其疗效并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生理状态病程长短术后恢复程度等。

(三)电针与低频脉冲电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及其在宫颈癌术后康复中的新进展

电针结合低频脉冲电流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单独的治疗方法相比,多机制和多通路的协同效应,可以更好解决术后尿潴留的问题。电针是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调控来达到对神经系统的调控,而低频脉冲电则是通过强化肌肉的收缩来提高膀胱的功能,两者联合起来,能达到神经调控和肌肉强化的双重作用[17]。通过联合治疗,加快了术后康复进程,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18]。近年来,将两者相结合的临床试验及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疗法可明显缩短尿潴留持续时间,减少导尿量,减少病人术后不适感。同时,个体化的联合治疗方案正在研究之中,通过对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19]联合疗法的优点是非药物性无创,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在此基础上,如何对各方案进行优化,以保证每个病人都能得到最好的疗效,仍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四)个体化治疗方案在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新进展

采用个性化疗法,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电针与低频脉冲电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作用。由于病人的年龄、病史、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能力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制定统一的诊疗计划很难适应所有病人的需要。针对不同病人进行个性化诊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价,如膀胱功能、全身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电针的腧穴选择、电流强度、频率和作用时间进行调节,并通过个体化的低频脉冲电调节,达到最优疗效[20]。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动态评价,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以便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智能监护仪器的使用为个性化诊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临床研究显示,电针联合低频脉冲电疗法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可明显改善病人术后康复体验。但要使该模式在临床上得到推广,还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并制定规范的治疗流程,才能保证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安全、有效。

结束语:

电针结合低频脉冲电疗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明显效果,多位学者对此疗法的研究将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电针和低频脉冲电流疗法具有协同作用,可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为病人提供更加综合的治疗方案。未来研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性化诊疗策略,实现精准医疗,必将造福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李晶,岳亚琳,王富文,孙建,姜歆宇,朱琰,曹琦,王韵.针刺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中老年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4,30(03):633-638.

[2]谢芬,张泓,周艳华,向娟,张秀兰,黎晶晶.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尿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04):712-717.

[3]汪汐,龙子临,何欣,刘志顺.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改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选穴规律[J].针灸临床杂志,2022,38(11):39-43.

[4]苏煜,陈超兰,曾昭敏,高丽莉,罗常华.生物反馈训练联合脐针治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分析[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2,8(04):92-95.

[5]陈国艳,刘海凤,张珊珊,杨智玲,廖丹.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早期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尿潴留、膀胱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7):3362-3366.

[6]孙睿.宫颈癌根治术后盆底功能变化及康复治疗[J].医学信息,2022,35(14):160-163.

[7]李文娟.低频脉冲电刺激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35(04):162-164.

[8]曹燕,吕婷婷,陈双佳,王丽雅,赵春凤,孙莺莹.电针联合低频脉冲膀胱治疗仪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防治中的效应观察[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4(01):41-45.

[9]张熙,丁燕,崔静,王雨村,司天斌.电热针早期介入预防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J].甘肃医药,2022,41(01):31-34.

[10]陈晓伟,李毓莹,易玮,许能贵.六经辨证治疗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验案一则[J].环球中医药,2021,14(12):2255-2257.

[11]杨阳,樊晓慧,田丹丹.电针联合溴吡斯的明治疗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1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21,43(11):40-42.

[12]胥爱青.宫颈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尿潴留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全科护理,2021,19(27):3762-3765.

[13]李彩梅,高慧玲,李军秀,张婷,王文娟,田凌,张慧萍,马建萍.凯格尔运动联合针灸在宫颈癌术后持续性膀胱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09):829-831.

[14]杨玲,钟伟兰.子午流注低频穴位治疗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17):2961-2963.

[15]古丽玲,邱素芳.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及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4):140-142.

[16]叶太阳,李鹤,贡丽娅,孙思,祁宏,祝捷.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改善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学,2021,44(07):521-524.

[17]漆双进,杨硕,黄宇,伍先明,莫倩.针灸治疗慢性尿潴留临床选穴用经组方的特点与规律[J].世界中医药,2021,16(12):1843-1848.

[18]田春艳.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2):121-122.

[19]吕静,肖静蓉,肖亭英,袁春明,于海燕,文皓,汪世秀.清洁间歇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全科护理,2021,19(15):2053-2057.

[20]温萃莉,杜永丽,贝剑宏.头针联合点穴疗法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08):1296-12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