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张璐

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为其寻找科学、全面的护理方案,降低疾病对其产生的困扰。方法:筛选贵州省人民医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诊治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满足研究需求分别设立A组与B组,将患者进行合理分配。B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A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疗效、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A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有效率(90.9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70.45%),P<0.05。A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回避评分、屈服评分明显低于B组,并且其面对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对比,P>0.05。但是,A组患者采取传染病针对性护理后,其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应用中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生理不适,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护理疗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正文

 

慢性盆腔炎属于妇产科高发疾病,其容易因机体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引发疾病,导致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发下腹坠胀、不孕等不良反应,严重降低其生存质量。该疾病主要发病于女性,其容易使患者体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出现慢性炎症,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负担。该疾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其病情较为顽固,根治难度较高。若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弱,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将威胁其生命健康[1]。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已高达40%,其主要发病于性生活活跃期女性,容易使患者出现生殖障碍,引发焦虑、不安等情绪,严重降低其生存质量[2]。基于此,为深入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将对贵州省人民医院20232-20242月诊治的10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展开研究分析,为其寻找科学、全面的护理方案,降低疾病对其产生的困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贵州省人民医院20232-20242月诊治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满足研究需求分别设立A组与B组,将患者进行合理分配。A组患者44例,年龄28~7535.28±3.17)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3.61.1)年。B组患者44例,年龄29~7334.98±3.22)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3.40.9)年。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病历资料齐全,相关证件符合患者信息;(2)出现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等症状,经B超检查、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炎;(3)具有思考与沟通能力,对本研究内容有充分了解,自愿加入并配合[3];排除标准:(1)病情危急,存在机体其他部位损伤;(2)生命指标不稳定,存在其他器官功能不全;(3)意识混乱,出现沟通障碍[4]

1.3 方法

仔细查看患者的检查数据,分析其病历资料,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服务。B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作息,了解其每日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并耐心与患者说明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室外活动,定时展开运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A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 心理护理:该疾病病程长、复发率高,患者容易受疾病影响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从而增加其心理压力,降低治疗配合度。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与其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案等客观评价医师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拉进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消除其心理顾虑。医护人员可采取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开导,保持真诚的态度,面带微笑,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积极性。通过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建立沟通的桥梁给予鼓励与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2)健康教育:采取相应的疾病知识测量表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教育方案。耐心与其讲解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应如何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疗效。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健康讲座或发放知识宣传海报等,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消除其思想顾虑。鼓励患者积极发表个人意见与看法,并针对自己的疑问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医护人员进行详细解答。医护人员需耐心与患者普及疾病知识说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等促进对疾病的了解度,从而提高护理依从性(3)饮食护理:观察患者日常饮食结构,与其说明饮食的相关注意事项,通过良好的营养支持,从而提高其机体抵抗力。建议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每日多饮水,减少食用辛辣食物[5](4)循症护理:定时检查患者的机体恢复情况,了解其生命体征变化,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腹痛、白带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物,定时进行手部清洁等,提高其生活质量。指导患者应当保持会阴部干燥的状态,避免使用热水,肥皂等进行清洁,预防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日常注意性生活频率,在经期时应当禁止进行性生活。叮嘱患者应当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患者即将进行睡眠,帮助其关闭不必要的音响设备,减少噪音干扰,帮助快速入眠。患者也可通过睡前泡脚,按摩等方式,提高睡眠质量。指导患者适量采取运动锻炼,可通过爬楼梯慢走游泳等方式,改善机体状态[6]

1.4观察指标

1护理疗效对比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研究内容、方法等制定《护理疗效评分表》,检查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恢复效果以及机体状态等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利用精准数据计算方式对上述情况进行评分,分为显效(>80)、有效(80-60)与无效(<60[7]

2)应对方式评定:采取临床医学常用医学应对问卷 (Medical CopingModes Questionnaire MCMQ ),根据患者个人选择、实际情况等进行科学评分,可分为面对、回避与屈服。通过患者评分分数高低,了解其应对方式[8]

3焦虑抑郁评分:采取临床医学常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进行情绪评分,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通过精准数据计算方式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进行评分,SAS评分是由患者根据其主观感受在适当的数字上划上“√”,后根据其选项计算出得分。SDS评分是由患者根据其心理状态20个评定项目做出选择,后根据患者的评分选项计算出得分[9]

1.5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1.0软件对本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利用t检验,根据P判断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组与B组的护理疗效对比

A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有效率(90.9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70.45%),P0.05见表1

1 A组与B组的护理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A

44

21

19

4

90.90%

B

44

14

17

13

70.45%

X²

-

-

-

-

4.666

P

-

-

-

-

0.030

2.2A组与B组的应对方式对比

A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回避评分、屈服评分明显低于B组,并且其面对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2

2 A组与B组的应对方式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回避评分

屈服评分

面对评分

A

44

8.41±0.50

4.34±0.29

26.28±0.14

B

44

16.43±1.11

8.63±0.91

17.96±1.62

X²

-

43.698

29.794

33.940

P

-

0.001

0.001

0.001

2.3A组与B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A组与B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明显对比P0.05。但是,A组患者采取传染病针对性护理后,其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3

3A组与B组的焦虑抑郁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A

44

16.41±1.28

5.12±0.61

17.72±1.15

5.22±0.49

B

44

16.44±1.29

10.14±1.01

17.77±1.17

10.35±0.94

X²

-

0.109

28.221

0.202

32.100

P

-

0.456

0.001

0.420

0.001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的特点,属于妇科临床疾病,其容易使患者出现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等症状,甚至出现不孕,对其生活、家庭、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疾病的发病病因复杂,与免疫因素、病情迁移、衣原体感染、性活动等相关,容易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输卵管防御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严重将威胁其生命健康。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的根治难度大,多数患者的机体状态较差,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等不良反应,严重降低其生存质量。该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控制疾病发展,改善疾病病症,但应结合有效护理模式,提高预后效果,优化其生存质量。传统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的针对性较弱,护理内容较普遍,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无法达到理想的应用价值。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安全系数高、护理服务规范等优势,其可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思想顾虑,提高康复效果。本文综合护理干预内容主要有: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及循症护理。医护人员需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其展开心理疏导,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看法,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改善传统、错误思想,提高护理积极性。了解患者日常饮食结构,帮助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为机体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从而改善其机体体质。叮嘱患者注意日常生活作息,应当在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下进行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以及性生活频率等等,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本文分别设立A组与B组,将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合理分配并采取相互护理模式[10]。据研究数据显示:A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可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减轻其生活负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有效率。A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回避评分、屈服评分明显低于B组,并且其面对评分明显高于B组。通过科学、全面的综合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护理理念,自觉采纳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其对抗疾病的信心,促进自我监测能力进一步改善其应对方式。同时,A组患者采取传染病针对性护理后,其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B组。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及生活指导等,有效降低疾病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心理压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应用中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生理不适,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护理疗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栾仁凤.浅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52(3):40-41.

[2]刘惠敬.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自我效能疾病认知及复发的影响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43(02):193-197.

[3]毛仙菊,陈宇,赵彩,.20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进展,2024,14(2):78-79.

[4]徐欢,周璐.多维度协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2,29(4):46-48.

[5]代吉.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特色护理干预的运用效果评估[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27(9):65-66.

[6]刘幸,李畏娴,沈凌筠,.金刚藤胶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4,45(4):1-11.

[7]倪冰冰,刘宸旭,杨贷婕,.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31(2):464-468.

[8]徐金环,杨利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研究妇科护理[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3,9(1):69-72.

[9]刘文文.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2,21(6):78-82.

[10]符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24(8):33-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