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埃克替尼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雪彬

吉林省白山市人民医院 吉林 白山 1343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通过实体瘤评估标准(RECIST 1.1版)评估治疗效果,记录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埃克替尼;靶向治疗;生活质量;安全性

正文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对于晚期NSCLC患者,传统的化疗方案往往效果有限,且不良反应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埃克替尼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药物中占据重要地位[2]。自2011年上市以来,埃克替尼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深入,对埃克替尼在晚期NSCLC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观察埃克替尼与常规治疗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埃克替尼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21月至2023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NSCLC,且处于晚期(ⅢB期或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50±8.7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6.50±2.50)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1.25±9.00)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6.00±2.2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或期);(2预计生存期≥3个月;(3肝功能、肾功能及心功能基本正常;(4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研究。

排除标准:1对埃克替尼或本研究中使用的其他药物存在过敏史;(2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且出现耐药;(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感染;(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及支持治疗等。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主治医生制定,通常采用含铂类化疗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放疗方案同样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通常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等技术。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

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埃克替尼治疗。埃克替尼的初始剂量为125 mg/次,每日3次,口服给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受性,主治医生可适当调整剂量。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3随访与评估

所有患者均接受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及实验室检查等。根据实体瘤评估标准(RECIST 1.1版)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根据实体瘤评估标准(RECIST 1.1版)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计算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ORR=CR+PR/总例数×100%DCR=CR+PR+SD/总例数×100%

2)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等维度。每个维度得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即评估数据均值差异,就是(计数资料则运用χ2检验,表示为[n(%)]形式以对比各类别频数分布。当P0.05时,认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

例数

CR

PR

SD

PD

ORR

DCR

观察组

40

410.00

1537.50

1537.50

615.00

1947.50

3485.00

对照组

40

25.00

922.50

1640.00

1332.50

1127.50

2562.50

χ2

-





3.913

5.208

P

-





0.048

0.023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较轻。观察组的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皮疹

腹泻

肝功能异常

恶心

呕吐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37.50

25.00

12.50

25.00

12.50

922.50

对照组

40

515.00

410.00

410.00

512.50

37.50

2255.00

χ2

-






17.546

P

-






0.011

2.3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如表3所示

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身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总体健康状况

观察组

40

75.23±9.87

72.14±8.56

70.34±7.65

73.56±8.23

71.23±7.98

74.12±8.34

对照组

40

65.45±8.76

63.21±7.45

62.12±6.54

64.32±7.12

63.45±6.89

65.23±7.21

t

-

4.897

5.231

4.985

5.674

4.637

4.893

P

-

0.021

0.009

0.016

0.008

0.024

0.019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肺癌的主要类型,占据了所有肺癌病例的绝大多数,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4]。晚期NSCLC患者面临的治疗挑战尤为严峻,传统的化疗方案往往疗效有限,且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6]。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代表药物之一,埃克替尼在中国自主研发的靶向药物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7]。它通过特异性地抑制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8]

在探讨埃克替尼在晚期NSCLC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时,需要对NSCLC的分子机制有一定的了解。NSCLC的发生与发展与多种基因变异和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密切相关,其中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9]。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EGFR-TKI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10]。然而,尽管EGFR-TKI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治疗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耐药性的产生、个体差异导致的疗效差异等。因此,深入研究埃克替尼在晚期NSCLC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对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1]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及支持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埃克替尼。埃克替尼作为一种高效的EGFR-TKI,其靶向性强、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在本研究中,埃克替尼的加入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这一结果表明,埃克替尼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晚期NSCLC的治疗效果,与文献报道相符。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均有所减少。这进一步证明了埃克替尼在降低不良反应方面的优势。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同样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趋势。通过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的评估,发现观察组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埃克替尼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埃克替尼的作用机制,探索其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结合方式,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姜伟华,高永山,容宇,.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miR-21miR-125b表达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36(3):255-258.

[2]郭蕾.吉非替尼与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5):794-795.

[3]吕晓燕,任玉川.观察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靶向治疗的效果差异[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52-53.

[4]吕晶晶,李庆云,陈瑞霞,张芳.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CA125pro-GRP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2020,40(6):80-82.

[5]翟蕾.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119-121.

[6]李林.埃克替尼片联合胸腔镜微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2):211-211.

[7]阙晓梅.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状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17(23):21-24.

[8]董利.盐酸埃克替尼片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24,51(5):91-94.

[9]李军委,苏颖,雍文穆.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结局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5):79-82.

[10]胡军,谢远航.埃克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3,42(28):10-13.

[11]姜伟华,高永山,容宇,.阿法替尼与埃克替尼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142-1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