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下的单元反思与总结——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摘要
关键词
大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情境教学
正文
2022版《新课标》提出了六大任务群的概念,目的旨在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地反思与改进。下面我将围绕主题从教学内容与目标、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反思与建议、展望未来教学方向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内容概述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选编了《猫》《母鸡》《白鹅》三篇课文、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和《语文园地》。通过阅读链接,选编了夏丏尊和周而复的《猫》和叶·诺索夫《白公鹅》片段。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均紧扣单元主题。
《猫》:这篇文章,老舍先生细致地观察猫的行为、叫声,通过看似矛盾的几层意思,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写出了猫的可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还能够运用文中的写法进行小练笔。
《母鸡》:这篇文章也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了文章结构的严谨,构思的巧妙。
《白鹅》是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文章通过反语“高傲”,细致地描写了对白鹅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家语言的妙趣横生。
习作: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动物朋友”,与以往描写动物的文章不同,文本强调了要根据交际和表达的需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向特定的对象进行介绍。学生能根据情境需要,写出动物的突出特点。
依据课标要求,我们以“创办班级动物杂志”为单元大任务,依次设置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我的动物朋友首秀(单元任务发布会、动物名片分享、动物万花筒);活动二:赏名家笔下的动物(一群受宠的猫、一只伟大的母鸡、一位“高傲”的鹅老爷;活动三:征集动物杂志文稿:我和动物朋友的约会、出版班级动物杂志)
2.教学目标达成
文化自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激发了他们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趣。
语言运用:学生了解到作家运用不同方法去描摹生活中的常见动物。他们学会了用明贬实褒、先贬后褒的方法来突出喜爱之情,并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出动物的突出特点。
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能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和综合判断。
审美创造:通过朗读、欣赏和创作等活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他们能从大自然的动物中发现其可爱、负责、认真等特点,并体现在“班级动物杂志中”。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他们期待于多种类型的动物、感动于对动物身上的美好品质、最后用笔尖自然地流露出来。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大量的生字新词还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把明贬实褒和欲扬先抑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同时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动物,有意识地观察动物。他们感受到了动物身上的尽职尽责与可爱、体悟到了动物中也有伟大的母爱以及自身独特的个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喜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执教教师充分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等直观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在“动物名片分享中”,孩子们将喜爱的动物以名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跃然纸上;“班级动物杂志”的征集活动,使孩子们过了一把作家瘾。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内容,还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中来?如何避免情境设置过于单一或过于复杂?针对以上问题,团队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情境内容,确保情境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三是要确保情境能够真正 服务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互动式教学
为了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执教《猫》这一课,上课伊始,教师以学生熟识的“朋友圈”和“文案”为关键词,请学生总结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和活动中来避免部分学生被边缘化;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讨论和活动的时间避免课堂节奏过于松散或紧张。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设置明确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和交流;二是加强小组合作和分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任务;三是注重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确保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
3.读写结合
为了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注重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词汇运用鼓励他们进行仿写和小练笔;在写作教学中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从而写出有深度和个性的作品。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要合理安排读写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同时还要注意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不断进步。为了改进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明确的读写计划和目标,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读写练习;二是加强读写之间的紧密联系,确保阅读教学能够为写作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三是注重个性化指导和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4、关注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我将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我将加强个别辅导和课后辅导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则将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源和挑战性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此外我还将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我将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我还将尝试采用口头表达、创意写作、小组合作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同时我还将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通过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我期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反思与建议
1. 加强情境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情境教学法但会更加注重情境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设计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避免情境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同时要注重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确保情境能够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此外我还将尝试引入更多元化的情境元素如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提高互动式教学的效率和深度
在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时我将更加注重提高互动的效率和深度。例如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避免讨论停留于表面而无法深入。此外我还将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和组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提高互动式教学的效率和深度我期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强化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中我将更加注重读写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描写方法和词汇运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在写作教学中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从文本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此外我还将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通过强化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我期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创作水平。
4.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日常沟通共同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我期望能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展望未来教学方向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我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我还将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九俊,王栋生,汪政,唐江澎:名师教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李良木.部编语文教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2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