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域下班主任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途径
摘要
关键词
德育视域;班主任;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正文
中职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由校园进入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态度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纠正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不正确“三观”的大好时机。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能力的理解存在偏差,过分注重“智”的培养,忽略了“德”的培养,过分强调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判学生,忽略了道德教育的作用,致使许多中学生在进入中职教育之后,品德缺失加大,出现心理问题。此次研究笔者根据自身班主任工作经验,试图以中职德育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详细讨论。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自我认识能力差,缺乏自信心
当前中职教育的门槛较低,招生相对简单,学生的年龄偏小,综合素质也不高,再加上社会上对职业学校和中职生的偏见,让其在同学中间感到自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信,失去学习的动力,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学习成绩并不很好。此外,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导致许多在校中职生都不追求好成绩,许多人觉得只要考试及格就有毕业证,有毕业证就可以找得到工作;对未来失去动力,在学习中就失去了主动性,所以这部分学生将学习视为一件痛苦的事情,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学习之外的东西上,比如玩手机,看小说。
(二)逆反心理强烈,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
中职学校学生自尊心相对较强,但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悲观的负面心态。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中职阶段,很多学生都喜欢拉帮结派,充当“老大”色,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从日常的沟通、观察、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大约有两成的学生有显著的心理问题。
(三)人际关系处理简单,行为容易偏激
中职学校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内心敏感脆弱,叛逆严重,更需要与同龄人沟通交流,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友情,并容易将友情视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但学生因其强烈的自尊,强烈的情感以及薄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致使他们难以处理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最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进而导致学生之间的冲突频发,会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等[1]。
二、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育
部分中职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青春年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充满了畏惧和期待。害怕自己失败,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但是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还是很差的,其中一部分学生自尊心很强,如在一次测验中表现不佳,就会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学生中有人自卑,认为别人比自己聪明,比自己优秀,说话都不敢大声,也不敢和学生玩闹。中职学生的心理不像初中学生那样天真,也没有大学里的那么成熟,他们很可能会存在矛盾的情绪,同时还会有失眠、情绪不稳定、焦躁不安等心理问题。
(二)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班主任通过谈心、游戏和观察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动态,同时也能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推动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而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谈心,可以让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一些,在这种交流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这对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三)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学生能面对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职教带来的快乐,进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学之中。二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心中的郁结,让学生敞开心扉,用平静的态度来观察、认识这个世界。在学习中,学生再也不会因自己的基础差而有丝毫的松懈与倦怠,相反,他们将会发挥出自己的勤奋精神,坚持不懈地钻研。对于不同的评价,可以平静地接受,在为人处世上,可以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也可以真诚地和人友好地交流,可以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2]。
三、德育视域下班主任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措施
(一)加强团队意识
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而言,团队意识不可或缺,不管是日常基础学习还是后续参与实践,学生都需要具备良好正确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团队意识不仅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主要内容,也是所有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中职班主任在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时候也需要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作为重要切入点展开工作。班主任可通过观察班级内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尝试了解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只有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自主改进,进而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当中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下课铃都响了,却有几个学生迟到了,浪费大家的时间,而且这几个人缺乏道德素养,没有集体观念,班主任往往会用一些过激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虽然这个几个学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班主任的做法还是缺少一种健康的态度,所以,健康教育并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还需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形下,班主任首先要指出学生的错误,然后合理地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让学生心中感到羞愧,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理念的有效灌输,让学生知道先要有德,才能树人。其次,不能有任何言语上的失当,要切实保障健康教学,不能使学生对体育感到厌恶;最后,适当组织游戏化实践内容,如班主任可以通过传球小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六个人为一个大组,两个人为一个小组,男生和女生分别将球夹在两人之间,要依靠两个人的配合,零失误地将球送到终点,这对学生之间的默契与合作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二)选择适合课程
通过将健康教学有效地融入班级管理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方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课。如今的生活节奏太快,中职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当压力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就会出现内心迷失的情况,学生进而也可能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所以,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班主任就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学,通过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来个性化落实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实践立德树人,从而提升学生自身道德素养[3]。
例如:班主任在德育视域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就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武术引进来,武术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传统体育项目,其中的太极拳武术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注重以柔克刚,修身养性。只有沉住气,摒弃浮躁,把自己完全融入进去,领悟武术的精髓,首先利用它的武技来修身养性,这不但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方法,更是一种心灵的“指路明灯”,把它融入中职班主任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但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继承,而且还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强化,才能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一个好的心理状态,不会因小我私利,而失道德。由此,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达到了良好的状态,使健康教学能够有效地渗透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并使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正确理念。
(三)班主任的评价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是天生善良的,只是被某些因素改变了而已。在体育教学中也是一样,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的评价是重要的,班主任可以不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展开个性化系统指导,但绝对不能出现恶语相向的情况,这首先有悖于心理健康教学的本意,也有悖于德育教育的实践目标。所以,班主任在平时也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牢记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意义,践行立德树人。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日常体育训练进行细致的评价,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其次,班主任要用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在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去实践德育理念[4]。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约束自身行为习惯,保证使用健康用语,以自身良好的习惯来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述,但是表述的内容有错误时,班主任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你的表达过程声音响亮、对节奏的把握较为准确,把人物的行动与表情完美地结合起来,很棒。如果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完善表达,就更完美了。”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鼓励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指出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给中职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调整的方向。通过这种方法,中职学生能逐渐明确自己的德育水平与学习水平,并开始尝试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努力,最终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学习方法。
(四)开展丰富的活动
中职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锻炼的平台。学校可以在班级内配备所需的电子设备,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观看影片或者唱歌,尤其是唱歌学生在不断地参与当中自信心得以建立。值得关注的是,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去歌唱一些积极正面乐观向上的歌曲,观看一些正面影片,这对于学生的情感状态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帮助班级创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在设计班级黑板报的时候,也要求只能出现积极向上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不会受到一些不良外力干扰,有利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另外,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自我观念,班主任还需要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他人认知[5]。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主题班会——“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我的同桌”,以及“我是一个这样的人”。在班会开展之余,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学会称赞别人,通过组织每日一赞的活动,来让学生养成称赞别人的习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因为他人的夸赞而保持愉悦的心情,学生也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其他人,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可以人为地为学生创造一些失败的机会,只有经历一定的失败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学生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的心态去看待失败。针对该措施,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随机组织演讲比赛或者歌唱比赛,由于这种比赛并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准备,所以失败在所难免,学生在表演之后还需要接受班主任与其他学生的点评。初次参加这种比赛的时候,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甚至还有学生会当场落泪,但是时间久了,学生的心态也会得到调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由此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主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不够,甚至还存在部分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乐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班主任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训两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操作模式,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姆尼热,艾尼卡尔·艾麦尔.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J].中华传奇,2023(15):60-62.
[2]孟丽霞.中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J].文渊(高中版),2023(9):97-99.
[3]杨启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俏丽·教师,2023(17):46-48.
[4]高莹荧.中职学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合途径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27):171-172.
[5]徐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电脑校园,2021(12):911-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