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郑宏达

邢台市生态环境局临城县分局;邮编054300

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等生态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因此,研究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为优化城市规划、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空气质量;改善;

正文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城市空气污染主要由工业、交通、能源等人类活动产生,表现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增加。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天然的“绿肺”,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等生态功能,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改善的主要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的规模和覆盖率以及植被的选择和配置,发挥城市绿地的最大效益。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改善有以下作用。

直接净化作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叶片可以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灰尘、污染物等,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改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同时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改善空气质量。

间接净化作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可以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根系的生理活动将污染物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减少土壤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同时,植物还可以分泌出一些化学物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降解空气中的污染物。

减缓气候变化:城市绿地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绿地中的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大量的水蒸气,增加大气的湿度,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同时,绿地中的树木可以遮蔽阳光,为人们提供阴凉的遮蔽,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气温。这种调节作用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高温天气的不适感。

生态廊道作用:绿地中的植被和地形起伏变化可产生局部小气候效应,调节气温、湿度和风向,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风沙侵袭,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廊道作用的发挥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减低噪音:城市绿地可以减低噪音。绿地中的植被可以通过植被茂密的枝叶来反射或吸收噪音,从而减少噪音对人们的干扰。

减缓心理压力作用:城市绿地作为人们休闲游憩的场所,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提高生活品质。通过游览和观赏自然景观,人们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这对于心理压力的缓解和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改善影响

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布局、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和密度以及加强养护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地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多种方式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影响。首先,绿地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改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此外,绿地中的植物能够吸附和阻滞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从而减少空气污染。

不同类型的绿地对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空旷的街道,灌木和树篱应与树木形成连续的屏障,以减少汽车尾气和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街道峡谷,高的植被会限制从上方的空气交换,从而将污染困在地面。在公园绿地,针叶树和小阔叶树由于其叶片面积指数高,冠基高度低,因此对减少附近道路(特别是行人少的道路)的平流效果显著。

绿地中的植被密度也对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植被密度越高,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吸附和阻滞效果越好。但是,如果植被过于密集,可能会阻碍空气流通,反而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规划城市绿地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和密度。

此外,绿地的养护管理也至关重要。植被的修剪、施肥、浇水等养护措施能够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和生态功能,从而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绿地的日常养护管理,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管理建议

城市环境问题和空气质量问题是当今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给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和管理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类绿地,包括公园、花园、街道景观等。这些绿地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如吸收有害物质、降低气温、提供遮荫和改善噪音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同时植物的叶片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此外,城市绿地还能够提供遮荫、改善噪音等作用,为市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首先,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其次,要合理布局各类绿地,使各类绿地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同时,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多样性,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适应性的植物种类。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绿地的质量和效果。

3. 城市绿地系统管理的必要性和策略

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是保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当前,城市绿地系统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此,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的必要性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力度,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增加绿地面积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二是优化绿地布局实现生态平衡;三是注重植物配置发挥生态效益;四是加强管理和维护保障绿地质量;五是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六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的实施力度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证分析

为了评价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选取某市为案例,采用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现场调查收集某市的城市绿地系统和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数据,包括绿地面积、绿地类型、污染物浓度等。通过对现场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城市绿地系统和空气质量的现状情况及变化趋势。

数值模拟运用CASM模型(中国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模拟不同绿地类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根据现场调查数据,设定不同绿地类型的参数,包括植被类型、密度、高度等,以及气象、地形等环境条件,模拟计算不同绿地类型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将模拟结果与现场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绿地面积的增加、植被密度的提高以及合理的绿地规划布局都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不同类型的绿地对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有所不同。例如,公园绿地对PM2.5的净化作用最为显著,居住区绿地对SO2和NOx的净化作用较强,街道绿地对多种污染物的净化作用相对均衡。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针对不同的污染问题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绿地。

绿地面积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绿地面积越大,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越显著。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的规模和覆盖率,以满足人们对良好空气质量的需求。

植被密度对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影响。植被密度越高,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吸附和阻滞效果越好。但是,过度密集的植被可能会阻碍空气流通,反而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规划绿地时需要合理选择植被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

地形和气象条件也会影响绿地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例如,在山谷地区,绿地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可能受到地形的影响而减弱;而在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的减少可能会导致风沙侵袭加剧,从而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规划绿地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和气象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布局。

结论

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政府、企业和市民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推广低碳出行和清洁能源政策,整治城市工业生产和违规排放车辆,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和增强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等措施,以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淑平,韩立建,周伟奇,等.冬季PM2.5的气象影响因素解析[J].生态学报.2016,(24).

[2]蔺银鼎,武小刚,郝兴宇,等.城市机动车道颗粒污染物扩散对绿化隔离带空间结构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1,(21).

[3]李军,孙春宝,刘咸德,等.气象因素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的非参数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6).

[4]周姝雯,唐荣莉,张育新,等.城市街道空气污染物扩散模型综述[J].应用生态学报.201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