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与质量标准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陆艳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226400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和质量标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调研,我们发现时空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培养时空观念的策略,包括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学习等。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质量标准,以评估学生对时空观念的掌握情况。这些策略和标准的应用可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策略和标准的有效性,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标准;时空观念;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时空观念,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时间的理解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和实践经验法,探讨了时空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策略,并制定了一套科学、全面的质量标准。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具有重要地位;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1.1 时空观念的概念和重要性

时空观念是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能够对历史事物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形成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它是人们在学习历史时对时空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一种对历史事物认知的能力。时空观念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时空观念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对时间和空间认知有障碍的人,所以时空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培养初中生时空观念的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积极应用相关的历史材料,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教学环境,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合理应用时间轴、时空转换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并掌握其运用方法。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历史背景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背景。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历史进行呈现,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呈现。

二、质量标准的构建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从教学活动的角度看,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是检验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评价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时空观念培养的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主要包括: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从不同的空间位置去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在时间方面,可以按照朝代更替来进行分类;在空间方面可以按照朝代更迭、国家疆域、民族融合等来进行分类。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在时空观念培养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2.2 定量评价方法

在进行定量评价时,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是指对学生历史素养的评价,这是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主要指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教学方法是指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方法,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史料实证能力等多方面发展;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

3.1 案例选择和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时空观念的培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根据以往的经验,时空观念可以通过人物、事件、时间等维度进行划分,从而得到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发展中重要事件的具体信息。同时,案例分析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对教学进行改进。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对时间、空间概念的认知。

3.2 结果讨论和解释

从整体上来看,两个班在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提高,并且两个班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不同时段内,第一个班平均得分有小幅下降,第二个班平均得分有小幅上升。通过前测与后测成绩分析,发现学生们的历史时空观念水平处于同一层次。另外,两个班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不显著。从不同时段来看,第一个班学生在不同时段内的历史空间意识水平均比较高,而第二个班学生在不同时段内的历史空间意识水平均比较低。

四、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成果总结

本研究在梳理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本研究指出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寻找时空观念;注重对学生学习历史过程的梳理;使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素材;关注历史地图与时空观念的关系。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质量标准,并提出了四条质量标准:(1)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关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3)构建时空联系,形成历史认知;(4)探究历史问题,形成正确历史观。

4.2 存在不足

本文的研究是在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由于受到文献篇幅限制,在进行文献分析时,只选取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策略的文献,没有考虑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其他学科如地理、历史等学科内容对时空观念培养的影响2)由于时间仓促,研究中只选取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策略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策略:地图教学和史料研读法进行了研究,没有考虑其他一些策略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影响3)本文选取的是基于某一具体案例的时空观念培养策略和质量标准研究,对其他情境下教学案例的时空观念培养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4.3 未来展望

本文针对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培养时空观念的相关策略,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其次,本文只探讨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方法,对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的过程,以及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方式和方法都没有深入探讨,所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对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的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本文只研究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教学质量标准没有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地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为培养初中生历史素养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探索与体会. 刘振芳.新课程),2015(02)

[2]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分析. 陈建荣.新课程导学2016(06)

[3] 初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查吉英.考试周刊2018(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