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策略与实践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甄晓健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马鲁集小学054500

摘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如何通过创新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策略,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双减;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正文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积极创新,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学生需求。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增加了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可以合理安排课程,增加体育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

(二)提高了对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随着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家长和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期望也相应提高。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促进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双减”政策鼓励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就需要学校整合校内外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三、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显著的传统性和单一性。长期以来,教学重点往往集中于田径、体操等基础项目。这些项目固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锻炼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多样化,其局限性也逐渐凸显。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攀岩、飞盘等,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体育项目,如某些民族地区的特色舞蹈与体育活动等,未能得到足够的引入和重视。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难以契合当代小学生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无法充分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陈旧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一些教师仍过度依赖传统模式。讲解示范和重复练习成为主要手段,学生被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其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这不仅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难以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而且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体育技能,也无法体会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三)教学评价不科学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体育技能测试成绩,将其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果的核心标准。然而,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和狭隘,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态度的转变以及情感的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以及团队合作中的表现等重要方面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认可。这种不全面、不客观的评价方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也无法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

1.引入新兴体育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多样化,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时代特色,积极引入轮滑、攀岩、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至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轮滑运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攀岩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街舞富有节奏感和活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这些新兴项目充满活力与挑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

2.开发校本特色体育课程

学校应当充分挖掘自身及地方所拥有的独特体育资源,致力于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例如,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设武术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此外,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如踢毽子、滚铁环等,也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趣味性,将这些项目纳入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感受传统体育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如模拟真实的体育比赛场景或充满趣味的体育游戏情境,能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能够更加投入地学习和锻炼。例如,模拟足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足球的规则、技巧和团队协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体育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安排小组进行对抗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篮球技能和团队配合能力。

3.自主探究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育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设定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授游泳技巧时,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划水姿势和呼吸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多元化评价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至关重要。除了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例如,对于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积极学习态度、始终全情投入但体育技能水平暂时不高的学生,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综合表现,避免单一评价标准带来的局限性。

2.过程性评价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意味着更加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比如,学生在学习跳远的过程中,虽然最终的成绩未达到优秀,但如果在每次练习中都能不断改进动作、提高技巧,这种进步就应当得到认可和表扬。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持续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途径。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观摩优秀教学案例等方式,体育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探索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1.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学成绩突出、教学方法创新、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这不仅能够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在教师队伍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促使教师们不断追求卓越,为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五、结论

“双减”政策为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响应政策要求,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给予小学体育教学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森, 刘娟.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A] 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四)[C].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2024: 6.

[2]林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探析及构建[J]. 新教师, 2024, (05): 70-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