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斌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南道巷中学 721200

摘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语深刻揭示了思考与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法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教学模式的革新。该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旨在探讨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实施策略与成效,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通过理论与实例的结合,本文揭示了问题导向教学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问题导向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创新能力;教学成效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与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探讨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诞生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医学教育领域。当时,面对医学知识的快速膨胀和临床实践的复杂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具备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医生的需求。于是,PBL应运而生,它以真实或模拟的临床问题为引导,鼓励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深化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随后,这一教学模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深度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等,逐渐超越了医学领域的界限,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数学在内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在初中数学教育领域,问题导向教学法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与价值。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性高的学科,其教学过程往往侧重于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的传授。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究与深入思考的机会。而问题导向教学法则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或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回顾和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抽象概括和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问题导向教学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也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而是成为了一种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智慧之旅。

二、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显著提升上。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究的动力。而问题导向教学则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问题通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兴趣点紧密相连,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并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时,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便会得到极大的激发。这种从要我学我要学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在问题导向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通过不断地尝试、修正和完善解决方案,学生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种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当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能够迅速识别问题的核心,运用所学知识制定解决方案,并有效地执行和评估结果。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促进创新思维发展

问题导向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被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种开放性的思考方式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还需要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的利弊得失,做出合理的决策。此外,问题导向教学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讨论,通过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这种合作与交流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可能。

4. 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讲解和示范,而学生则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知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往往耗时较长且效果有限。而问题导向教学则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来掌握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讨论和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问题导向教学还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估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教学使得教学更加精准和高效。

三、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 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

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是问题导向教学成功实施的基石。首先,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确保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既能够涵盖核心知识点,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问题情境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授两数和乘以两数差的知识点时,通过设计街心花园草坪改造的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公式的应用背景,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问题导向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核心环节。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而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工具和资源,如计算器、图形工具等,以便他们进行实验操作或验证假设。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通过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引导和支持,但不应直接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以免剥夺学生的探究乐趣和成就感。例如,在解决上述草坪改造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列出表达式,然后鼓励他们尝试使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展开和化简,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

3. 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问题导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拓宽思路、深化理解,并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和协作性。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还应适时介入和协调,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将各自的想法分享给全班同学。

4. 注重评价与反馈

评价与反馈是问题导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及时、准确、具体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多元化和全面性的评价标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答案的正确性、解题步骤的合理性等),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探究精神、合作态度、创新思维等)。同时,教师还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反馈时,教师应尽量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要具体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向。

四、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例,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则能够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在引入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题时,教师首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情境——“小明从家走到学校需要的时间与速度问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个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巧妙地融入了方程的概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方程解法的需求。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即列出表示小明家与学校距离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一步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列出方程后,教师并不急于给出解法,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尝试和调整,最终找到正确的解法。

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成效与展望

成效方面:

学习主动性的提升: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

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在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思维的激发:问题导向教学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勇于创新。

教学效率的提高: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问题导向教学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减少了教师的重复讲解和个别辅导时间。

展望方面:

尽管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推广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如何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是一个关键问题。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既具有挑战性又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其次,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引导技巧和方法,确保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和节奏。

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涌现出来,为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尝试和探索这种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问题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强合作学习和注重评价与反馈等策略的实施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问题导向教学法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窦智学.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2021(2019-17):24-24.

[2]吴阿红.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4):1.

[3]孙玉梅.问题导向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理科爱好者, 2023(4):38-40.

[4]谢先鑫.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24):35-37.

[5]裴美英.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