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困境与突破方法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困境;突破方法
正文
前言: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稳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项语言的艺术,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方式等内容合理设计,以此在知识传递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逻辑等能力,帮助其顺利开展口语交际。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通过参与口语交际,学生可以提高社交技能,包括倾听他人、尊重不同观点、合作解决问题等。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交网络。口语交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作用不可忽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其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促进学生的社交技能发展。因此,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纳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1]。
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困境
(一)缺乏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普遍认知是教学生识字和朗读课文,而忽视对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认知。传统初中教学课堂都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同时将教学重点放在阅读和写作教学,没有意识到口语交际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没有重视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二)学生学习口语积极性不高
传统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课文,而没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开展口语教学活动,也会对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意义,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被动地参与口语交际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降低,也会对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突破方法
听说知识。听说知识是指在口头交流中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体系,包括词汇、句法、音韵、修辞等方面。听说知识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决定口头表达的正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听说技能。听说技能是指在口头交流中所需运用的相关技巧和方法,包括听懂、说清、说准、说活等方面。听说技能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核心,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决定口头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听说态度。听说态度是指在口头交流中所需表现出的相关情感和意志,包括尊重、理解、合作、自信等方面。听说态度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保障,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决定口头表达的诚信性、友好性和积极性[2]。
四、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丰富练习,以便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比如,在《复述与转述》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寒暑假生活,有过丰富生活体验的情况,设计“精彩展示会”的情境。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风景图片,如乡村、海边、公园和名人故里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回忆假期的经历,并展开联想。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学生认为“美丽”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明确自己的交际意图,并由其他学生转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感受其意义和价值,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指导口语交际技巧
学生在交际实践活动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口语表达错误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应针对该现象需要做出正确且及时纠正,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运用正确的交际技巧进行交谈,这样既可以增强交谈效果,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交际经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成生成性发展。
比如,在《应对》口语交际活动中,为增强学生在“应对”对话过程中的技巧,教师可以利用媒体设备现象有关“应对”的对话图片,并将图片分为两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为应对得体,对话双方其乐融融,而另一种形式为应对不得体,对话双方出现纠纷,甚至发生争吵。在该情形下,学生可以了解掌握“应对”技巧的重要性,并让学生结合图片看图写话,对自己观察图片过程中的想法,以文字形式表达,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口语交际表达技巧,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在口语交际表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挖掘,既可以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技巧培训活动中,还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进步,以此建立学习自信心。
(三)集体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社区互动、访问专家等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交际。通过设定角色、情景和任务,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对话和互动。这种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意义和用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比如,在《讨论》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需通过开展说话方式、共情倾听等为主题的班会,普及正确的交往技巧。一些集体活动是问题爆发的集中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别人的热闹会使他们倍感孤独。如集体毅行时总会有个别同学落单,运动会时总有同学孤单地坐在角落里。教师要特别关注采用分组游戏等形式,灌输团队意识,使每个人都有交流的对象,让学生内心有足够的归属感,然后设置游戏任务,通过团队之间协作完成[3]。
总结: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比例,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促使学生在新时代学习中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纠偏[J].语文教学通讯,2024,(08):64-66.
[2]郭晓娜.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讨[J].教育界,2023,(24):23-25.
[3]李庆成.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23,(17):124-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