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陆益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 邮编:224600

摘要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信念和行为道德规范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老师不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正确三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不注重健全学生的人格,那么学生就容易被外部不健康的信息所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这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不利,对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也是不利的。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修养,让他们能够成长为一个全方位的、出色的人才。基于这一点,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正文


前言

在中华灿烂的文明史上,古诗词一直都是一座不可忽视的文化和艺术瑰宝,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其简单的语言、特殊的表达方式、丰厚的精神内涵、丰厚的思想灵魂,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人们。在高中的古诗教学中,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其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具备丰富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文学素质,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与时俱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当前,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育时,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老师只是把重点放在了解词释句、串讲全诗、体味情感的教育上,但是忽略了中国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师有教授古诗的责任,而学生也有学习古诗的义务,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存在误区有些学生还因为古诗很难读懂产生厌烦感,没有什么兴趣,也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在学习上也没有多少动力。因此,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诗词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切实地继承、发扬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教师往往集中在经典诗词上,忽略了其他优秀的作品。这样的选择使学生无法接触到古诗词的多样性。在讲解诗词时,教师可能对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讲解不足,导致学生对诗词创作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心境缺乏了解。现代诗词、民间歌谣等同样具有教育意义,但在传统教学中常被忽视,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因此变得片面。

(二)教学方法单一

大部分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下降。教师可能很少组织诗词朗读、诗词欣赏等实践活动,未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古诗词的创作是理解其内涵的重要方式,但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不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

很多教学侧重于对古诗词的字词解析和知识点的讲解,强调记忆和理解,忽略了对情感、意境的深入讨。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被要求记住诗词的表面意思,而教师没有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导致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若只关注知识传授,无法引导学生与诗词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受到影响。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制约,大多数教师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自己的首要教学目标。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冲击,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经典,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的丰厚,如果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他们就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古诗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古诗词大都表现出一种爱国情怀,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被这种伟大的思想和精神所感染。许多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古诗词,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作者民族气节,这对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怀是很有帮助的。而且,由于高考的压力大,学业负担重,许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常常会迷失自己的学习初衷。再加上网络科技的影响,学生们常常无法抵抗网络上的各种诱惑,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热情下降。而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的古诗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并从中发现了学习的真实含义,进而能够更好地抵抗来自外界的有害诱惑。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制定教学方案

高中语文老师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出一科学的教学计划。语文老师要把课本和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利用古诗词、文言文等材料,把中华传统美德灌输到学生们的心中。就拿《念奴娇·赤壁怀古》来说,语文老师要精心编排教学计划和教材,让学生们朗吟诵,体会到诗浩瀚、广阔的意境和诗人难以言说的胸襟。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注重培养和充实学生的情感。首先,老师要先学生讲解题目,《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代天宝年间一位有名的歌伎,因为她音调高亢,所以调名《赤壁怀古》为标题赤壁即黄州,在今天的湖北黄冈。赤壁和赤鼻矶,都不是三国中的赤壁战场。怀:缅怀古代的人和事。由此使传统文化“宋词”在学生中的渗透,宋是唐以后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继唐以后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学高峰,大致可划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类型。他们不仅吸取了《诗经》《楚辞》和《汉魏六朝诗歌》的营养,而且还为后世的戏剧小说提供了基础。时至今日,宋词依然是一种情操上的熏陶,也是一种极高的艺术享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古人的诗词,把中华传统文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到古人身上的震撼和熏陶,从而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楷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高中语文课堂上,要使传统文化得以有效渗入,就必须形成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熏陶。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式的课堂,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是很新鲜的,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素材,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搜集素材和阅读的水平。通过查阅文献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左传》,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介绍《左传》,让学生们认识到,《左传》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擅长描述战争和描述行人辞令。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学性都很高。是后来叙述性文章的楷模。其次,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合作讨论人物形象,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感受到了烛之武的大义和知难而上的精神。老师在结尾处做了一个结论:“不能好好对待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史书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读历史书籍,是为了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本民族的文化,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三)批判性思维与讨论

高中古诗词的课堂上,进行批判思维讨论,提高学生古诗词的认识与解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批判思维是一种理性反思性思考方式,需要学生有能力去分析,评价,整合,而非简单地接收或复制。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文章,并发展出自己的独立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古诗词,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或深度的主题,如“爱国情怀在古诗中的体现”、“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女性的角色”等学生分组,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行交流。每个组都有一个学生代表来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激励其他学生去发表他们的观点,从而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大范围的讨论。透过批判思维讨论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加深对古诗词之意蕴的理解,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表达技巧。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语言,又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一个稳固的根基。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外活动

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教学之中,除了要通过在课堂里教授有关的知识和有关的技能之外,也要注意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通过将古诗词融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课外活动的设定应该既要有教育又要有趣,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化古诗词有着很强的音乐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和想象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欣赏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外,还可以经常举办古诗诵读大赛,每次都要确定一个主题,例如抒发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友情之情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一次绘画表演,随便选一篇古诗,按照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绘画,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古诗词,并逐渐体验到在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技巧。总的来说,老师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他们的热情都充分地激发出来,使他们能够在这种氛围之中,领略到古诗词文字的美感,从而意识到将传统文化纳入其中的重要性。

结语

总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理解与鉴赏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骄傲。采用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一种放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美感,并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魏良娟.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

[2]杨亚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

[3]赵立娟《彰显文化魅力———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课外语文》2017年第8期.

[4]何西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58.

[5]蒋雅娟.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9(7):108,111.

[6]何西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