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德照

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西校区 邮编:223300

摘要

新时期,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生新的变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各阶段、各科目教育教学应将教学重点投放至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模块,从而促使学生具备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就业变化的关键能力与品质,课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服务,应着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力、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展开如下探究。


关键词

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究分析

正文


引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教育教学本质上讲,学习就是指产生疑问、接触疑问、解决疑问、掌握疑问的全过程。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在生活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难题经大脑分析后所产生的疑惑思维及探究怀疑心理,而这种思维与心理又推动着人类个体付诸实际行动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源于头脑深处的思维问题性心理品质被称之为问题意识。调查研究表明,问题意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求知欲,能够在一定限度上促使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及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问题意识也被列入新课改的教学指导方针中,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造力,从而促使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经济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问题意识”的意义

从本质上看,问题意识是创新创造力的重要基石与核心基础。实践经验及调查研究表明,创新创造的两个必要条件分别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别出心裁的创造性思维。而这种创造性思维则源于别具一格、精细入微的问题思维、发现意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问题意识促使着人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推动人的探索求知欲去施行一系列创新创造行为。而将问题意识纳入课堂教学中,则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问题思维、发现并探究问题以及知识内容的本真,从而确实有效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探索求知欲、创新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与新课改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具备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就业变化的关键能力与品质。通过对社会企业进行抽样调研,我们得知,现阶段的企业人才招聘条件都重点关注人才的综合素养及创新创造力,各行业各岗位也急需创新型人才。问题意识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则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在问题驱动、任务指引的情形下夯实理论基础知识、提升理论实践能力,能够促使学生从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问题、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问题思维,从而促使学生成长为行业发展所需优秀人才。

问题意识的低下原因

调查研究表明,学生问题意识低下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今年来,教育大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整改,教学评价体系严重缺失综合性,各类升学考试都以笔试成绩为基准。这就导致整个教学体系都更趋向功利性、“唯分数”、灌输式教学模式发展,这种长期处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手法单一,填鸭式教学方式无法为学生提出问题预留出充足时间,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思维被严重抑制,长时间的灌输教学与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固化、解题思路被限制在教学框架内,致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问题意识被埋没;其次,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学生的大部分课堂时间都被理论传授与习题作业所占据,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向教师发出提问,且大部分学生也都恐惧出错、害怕提问,这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被严重抑制;此外,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与延展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照本宣科,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并没有对知识重难点进行有效融会贯通与拓展延伸,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问题思维被局限在教材课本的范围内,严重缺乏创新性与创造性、开放性,这导致学生认为教材所传授的便是学科内容的全部知识,导致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被无形磨灭掉。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低下、学习能力低迷、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不尽人意,课堂教学质量远不及理想化预期水平。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1 打造轻松愉悦、和谐互动课堂,引导学生敢于提问

从根源上讲,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最关键的要点在于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发现。那么如何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优质高效的课堂氛围,打造出师生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是现阶段各科目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考虑到学生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在逻辑思维、学习能力、问题意识等层面存在个体差异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予以充分的鼓励与肯定,从而引导学生拾起自信心、摒弃自卑心,在最大限度上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积极营造出一个减压增效、全员平等、和谐良好的生本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发现、大胆质疑,从根本上切实有效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感与自我认知的自卑感,让学生不再羞于提问、耻于发言。进而通过这种形式促使学生自由发散逻辑思维、全面观察知识问题、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助力学生学习成长。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章节内容有大致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应用逆向思维对章节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如“为何会称图形的变化关系为‘平移、旋转、轴对称’、轴对称的轴指的是什么、平移与旋转关系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轴”。教师可以以这些问题为驱动导向,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变化关系自行想象、自行思考,并以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归纳章节重难点及图形变化经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思考过程中从多维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不一样的问题。进而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出上述问题,并根据教材内容及课堂所学回答相关疑问,再由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及课堂表现、问题回答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与指正评价。进而通过这种形式,打造出全新生本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和谐教学氛围下敢于提问、善于发现、勇于质疑、积极发言,进而让学生感悟提问的魅力、思维发散的快乐,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2 积极创设有效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踊跃提问问题

调查研究表明,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手法单一、氛围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探索求知欲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难得到有效培养。鉴于此,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认知特点,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而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下踊跃提出问题,从而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研究欲望、引发学生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实施问题提问、验证及解决行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这一章的内容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及方式,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存在哪些内在关联,他们之间的面积求解公式有哪些异同之处?然后以这种形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多边形面积求解公式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求解公式存在正逆推理关系”,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课外查阅等方式对他们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对比、研究、验证、总结,在学生的一切问题提出及验证过程完毕之后,再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指正评价,对章节基础理论知识及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与详细讲解。但在这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是应对学生的整个探讨过程进行及时的指正与正确的引导,而非将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强加到学生身上,要引导学生以自身思路、自身看法去研究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进而在最大限度上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沟通关系,让学生勇于创新、踊跃提问、大胆质疑,从而切实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3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全面培养问题意识

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但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各不相同,学生的提问技巧也有所差异。也就是说,学生很难在有限时间内正确表达自身看法、提出自身疑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知识内容与现实实际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将抽象复杂、难以描述的问题构思以实际事物或现象具象出来,从而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以全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以《怎样滚的远》教学为例。在基础内容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实践,教师可以向每组学生发放几个固定点、长线段以及短线段。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想象、自行思考进行“怎样滚的远”课题验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提问,进而得出结论:两点间线段最短。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并验证这一结论的产生条件及验证条件是否充分、是否合理,引导学生发现是否还有其他附加条件的加入可以使这一理论趋向其他方向发展,这一理论与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又有哪些方面切实应用到这一理论。进而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从多维度、全方位的角度观察事物、善于发现、勇于质疑、踊跃提问、积极创新,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创造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已成为必然趋势与必然选择。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问题思维,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与壁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问题意识、形成自由逻辑思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创新创造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合格优秀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助力学生学习与成长、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和平.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中外交流,2021,28(8):347.

 

[2] 胡志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19(31):2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