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产品文案译后编辑策略探析——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视角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房威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130033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跨境电商领域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的有效策略,针对当前译后编辑实践中存在的理论指导不足与机器翻译固有缺陷,特别引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和框架指导。通过分析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特点及翻译需求,结合机器翻译与人工编辑的优势,本文提出一套旨在提升译文质量与效率的编辑策略,并验证卡特福德理论在译后编辑实践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跨境电商、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

正文

课题项目本位是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人机交互跨境电商产品韩语文案翻译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JLDS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 引言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新兴业态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国际贸易的边界,还促进了全球商品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此背景下,高质量的语言服务成为了跨境电商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增强用户黏性的关键。产品文案作为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桥梁,其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业绩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面对海量的产品信息和快速的市场变化,传统的翻译模式已难以满足跨境电商对翻译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双重需求。因此,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跨境电商翻译服务的新常态。该模式通过结合机器翻译的高效性与人工编辑的精准性,旨在实现译文质量与翻译效率的平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MTPE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机器翻译的固有缺陷、译后编辑标准的缺失以及理论指导的不足等。

在跨境电商领域,译后编辑质量的提升对于确保产品文案的准确传达、增强消费者信任以及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而理论指导的引入,尤其是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应用,为译后编辑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系统的框架。鉴于上述背景和意义,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译后编辑策略,以解决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翻译中的实际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将深入分析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特点及翻译需求,结合机器翻译与人工编辑的优势,提出一套旨在提升译文质量与效率的编辑策略。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卡特福德理论在译后编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为译后编辑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现有研究评述

当前,关于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编辑策略、编辑效率、编辑质量评估以及编辑者培训等方面(Cunningham, 2015; Specia et al., 2017)。尽管这些研究为译后编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见解,但在跨境电商文案翻译这一特定领域,相关研究仍显不足。特别是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跨境电商文案译后编辑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和验证。

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机器翻译技术的改进和译后编辑流程的优化,而较少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译后编辑的内在机制和策略选择(Moorkens et al., 2018; Temnikova et al., 2019)。此外,跨境电商文案的特殊性及其翻译挑战也未得到充分关注,导致译后编辑策略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通过引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深入探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译后编辑的策略与实践,以期为译后编辑工作者提供更为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提升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翻译质量和效率。

3.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翻译的特点与挑战

3.1 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特征

跨境电商产品文案作为连接卖家与全球消费者的桥梁,其独特性在于它不仅需要准确传达产品信息,还需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跨越文化差异,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具体而言,跨境电商产品文案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语言风格:跨境电商产品文案通常采用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的语言风格,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阅读习惯。这种风格要求翻译时既要保持原文的精髓,又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式,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达。

信息结构:产品文案的信息结构通常包括产品标题、描述、特点、规格、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重要性。在翻译时,需保持信息结构的清晰性和逻辑性,确保消费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

文化差异敏感性:跨境电商面向全球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购买偏好。因此,产品文案的翻译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冒犯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文化的恰当呈现。

3.2 机器翻译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与挑战

机器翻译在跨境电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翻译解决方案。然而,机器翻译在处理跨境电商文案时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与卡特福德理论中的转换需求紧密相关:

语言风格与表达习惯的转换:机器翻译往往难以准确捕捉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导致译文生硬、不自然。这要求译者在译后编辑过程中,根据卡特福德理论中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原则,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地道性。

信息结构的保持与优化:机器翻译在处理复杂信息结构时,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错位或重复等问题。译者需依据卡特福德理论中的结构转换原则,对译文的信息结构进行仔细校对和调整,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文化差异的处理:机器翻译难以自动识别和处理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译文中的文化元素失真或产生误解。译者需具备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卡特福德理论中的翻译转换策略,对译文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恰当的处理和转换,以确保译文的跨文化适应性。

4.基于卡特福德理论的译后编辑策略

卡特福德理论作为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框架,为译后编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策略。本章将深入探讨基于卡特福德理论的层次转换策略、范畴转换策略和结构转换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这些策略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译后编辑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4.1 层次转换策略

根据卡特福德的理论,层次转换策略涉及词汇、句子和篇章层面的调整。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译后编辑中,这一策略的应用尤为关键。

词汇层面:译者需关注词汇的选择和搭配,确保译文中的词汇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用法和表达规范。对于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应进行适当的替换或解释,以避免误解。

句子层面:句子结构的调整是层次转换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需根据目标语言的句法特点,对原文句子进行拆分、重组或合并,以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同时,还应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方式,使译文更加连贯。

篇章层面:在篇章层面,译者需关注文案的整体结构和布局。根据目标语言的篇章特点,对原文的段落进行划分、调整或重组,以确保译文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此外,还应注意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部分的处理,使译文更加完整和连贯。

4.2 范畴转换策略

范畴转换策略要求译者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者偏好,调整文案的文体、语气和表达方式。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译后编辑中,这一策略的应用有助于增强文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文体调整:根据目标市场的文体习惯,对原文的文体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对于正式场合的产品文案,应采用庄重、严谨的文体;对于休闲场合的产品文案,则可采用轻松、幽默的文体。

语气调整:语气是传达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方式。译者需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偏好和文化背景,调整原文的语气。例如,对于注重礼貌和谦逊的文化背景,可采用委婉、客气的语气;对于注重直接和坦诚的文化背景,则可采用直率、坦诚的语气。

表达方式调整:根据目标市场的表达习惯,对原文的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对于注重细节和描述的文化背景,可增加对产品特点和功能的详细描述;对于注重简洁和明了的文化背景,则可简化描述,突出重点。

4.3 结构转换策略

结构转换策略旨在优化句子结构和段落布局,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译后编辑中,这一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译文的整体质量。

句子结构优化:根据目标语言的句法特点,对原文句子进行拆分、重组或调整语序,以确保译文的句子结构清晰、流畅。同时,还应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方式,使译文更加连贯。

段落布局优化:根据目标语言的篇章特点,对原文的段落进行划分、调整或重组。确保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并围绕该主题句展开论述。同时,还应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译文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4 实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卡特福德理论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译后编辑中的应用和效果,以下选取一个典型的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产品文案进行实例分析。

 

原文(韩语):

"당사의 최신 스마트워치는 심박수 모니터링, 수면 분석, 보행 수 계산 등 고급 건강 추적 기능을 갖추고 있습니다. 세련된 디자인과 긴 배터리 수명으로 일상 활동에 완벽한 파트너가 될 것입니다. 전화, 메시지, 소셜 미디어 알림을 받아 연결을 유지하십시오. 지금 주문하시고 무료 배송을 즐기세요!"

译文初稿(中文):

我们公司的最新智能手表配备了心率监测、睡眠分析、步数计算等高级健康追踪功能。其时尚的设计和长久的电池寿命将成为您日常活动的完美伙伴。保持连接,接收电话、消息和社交媒体通知。现在下单,享受免费送货!

译后编辑(应用卡特福德理论):

1)层次转换:

词汇层面:将세련된 디자인调整为时尚外观设计,更符合中文产品文案的表述习惯。

句子层面:将전화, 메시지, 소셜 미디어 알림을 받아 연결을 유지하십시오.”拆分为两个句子,提高可读性:保持与外界的畅通联系,及时接收电话、消息和社交媒体通知。

篇章层面:保持原文结构,但调整段落布局,将产品介绍和购买信息分开,使译文更加清晰。

2)范畴转换:

文体调整:采用正式而吸引人的文体风格,符合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特点。

语气调整:采用积极、鼓励的语气,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表达方式调整:增加对产品特点的详细描述,如这款智能手表不仅功能全面,而且外观设计时尚,是您日常佩戴的理想选择。

3)结构转换:

句子结构优化:调整句子语序,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段落布局优化:将产品特点和购买信息分为两个段落,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最终译文:

我们公司最新推出的智能手表,集心率监测、睡眠分析、步数计算等高级健康追踪功能于一身。其时尚外观设计和长久电池寿命,让它成为您日常活动的最佳伴侣。保持与外界的畅通联系,及时接收电话、消息和社交媒体通知,让您的生活更加便捷。这款智能手表不仅功能全面,而且外观设计时尚,是您日常佩戴的理想选择。现在下单,即可享受免费送货服务!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卡特福德理论的译后编辑策略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翻译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译文的质量,还能确保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文化背景,从而更有效地传达产品信息和吸引消费者。

5.实证研究

5.1 研究设计

为了验证基于卡特福德理论的译后编辑策略在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翻译中的实际效果,本研究进行了周密的实证研究设计。

研究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了跨境电商平台上具有代表性的100篇韩语产品文案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文案涵盖了电子产品、美妆产品、服饰配件等多个类别,确保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的严谨性,所有选取的文案均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复杂度,能够充分展现译后编辑策略的应用效果。

数据收集方法:

数据收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使用先进的机器翻译软件将韩语原文翻译成中文,得到未经编辑的译文。其次,邀请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译者根据卡特福德理论对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得到经过策略编辑后的译文。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审的方式收集数据,对三种译文(原文、未经编辑的译文、经过策略编辑后的译文)进行质量评估。

评价标准: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译文质量,本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包括语言准确性、流畅性、连贯性、文化适应性以及产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多个方面。同时,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邀请了多位具有翻译和评审经验的专家进行独立评审,并综合他们的意见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5.2 结果分析

通过对三种译文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经过策略编辑后的译文在多个方面均优于未经编辑的译文。

语言准确性:

经过策略编辑后的译文在语言准确性方面表现最佳。译者根据卡特福德理论对词汇、句子和篇章进行了必要的调整,确保了译文的准确性和地道性。相比之下,未经编辑的译文在词汇选择和句子结构方面存在较多的错误和不自然之处。

流畅性和连贯性:

在流畅性和连贯性方面,经过策略编辑后的译文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译者通过优化句子结构和段落布局,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条理清晰。而未经编辑的译文则显得生硬、断裂,缺乏连贯性。

文化适应性:

在文化适应性方面,经过策略编辑后的译文更好地融入了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译者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习惯和消费者偏好,对文案的文体、语气和表达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增强了文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而未经编辑的译文则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理解障碍或误解。

产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产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经过策略编辑后的译文也表现出色。译者通过仔细校对和修改,确保了产品信息的准确无误和完整呈现。而未经编辑的译文则可能存在信息遗漏或错误的情况。

6. 结论

尽管基于卡特福德理论的译后编辑策略在实证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我们也应认识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卡特福德理论主要关注于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问题,而对于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考虑较少。因此,在译后编辑实践中,除了遵循卡特福德理论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卡特福德理论提出的层次转换、范畴转换和结构转换策略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翻译任务和文本类型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成功案例的共性及可推广性:

从实证研究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特征。首先,成功的译后编辑案例都注重了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和准确传达。译者不仅掌握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知识,还深入了解了产品特点和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其次,成功的译后编辑案例都遵循了科学的翻译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文翻译到译后编辑再到最终审校,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把关。

这些成功案例的可推广性在于其提供了可借鉴的翻译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以及针对不同文本类型和翻译任务的灵活调整策略。通过借鉴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可以提高译后编辑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跨境电商产品文案的翻译需求。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 M. (2015).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16, 10-27.

[2]Guillou, L. (2016). Adaptive Post-Editing: A New Approach to MT Evaluation and PE Train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EAMT).

[3]Moorkens, J., O'Brien, S., & Specia, L. (2018). A Surve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Guidelines. Machine Translation, 32(1-2), 77-100.

[4]O'Hagan, M. (2011). The Challenges of Translation for the Global Marketplac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5]Specia, L., Turchi, M., Cagnina, N., & Fancellu, F. (2017). Quality Estimation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Computer Speech & Language, 45, 335-369.

[6]Temnikova, I., Moorkens, J., & O'Brien, S. (2019).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A Qualitative Study. Translation, Cognition & Behavior, 2(1), 1-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