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摘要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正文
一、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学课程,提升学生创新潜能
华中师大一附中在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首先通过构建多元化学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该校将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化学基础课程、化学竞赛课程和化学选修课程三大类。在化学基础课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活动—知识整理—应用评价”四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旧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化学竞赛课程则针对有潜力的学生,通过更高难度的挑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开展学科教育实践,强化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华中师大一附中注重通过丰富的学科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学校不仅配备了完善的实验设施,还鼓励教师设计具有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化学竞赛和科研项目,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
(三)实现小初高大联合培养一体化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小初高各个阶段的有机衔接。华中师大一附中贯彻小初高大一体化的贯通式教育理念,注重优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激发。学校通过开展跨学段的教育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实现了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同时,学校还积极与高校合作育人,聘请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和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科研院校和科研工作者,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和魅力。
(四)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
优质教师队伍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华中师大一附中注重新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来加速新教师的成长。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探索更加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二、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培养群体单一
当前,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这种单一的培养群体设置存在明显局限性。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应用广泛,与物理、生物、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然而,现有的培养体系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未能将化学拔尖人才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而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此外,这种单一的培养群体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无法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潜力。
2.科研课题效果不佳
在试验班中,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通常被要求参与科研课题,以期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实际操作中,这些科研课题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和科研经验的缺乏,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和掌握课题内容,导致科研活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部分课题设置过于简单或缺乏挑战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科研课题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资源支撑不足
学院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虽然拥有一定的资源,如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高层次人才队伍以及优势学科资源等,但这些资源在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支撑、引领和提升效果还远远不够。一方面,这些资源往往更多地被用于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本科生能够接触到的机会有限;另一方面,部分资源在分配和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资源浪费或低效利用。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二)改进建议
1.拓宽培养群体
为了构建更为全面和多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将这一理念和模式积极推广到其他学科领域。这意味着,不仅化学专业的学生应受益于这种培养方式,物理、生物、工程乃至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学生也应被纳入这一体系。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如“化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研究”、“生物化学前沿探索”等,可以激发学生的跨学科兴趣,促进他们在不同知识领域间的融合与创新。此外,可以组织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创新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从而打破学科壁垒,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拔尖人才培养新生态。例如,某高校可以设立“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来自不同专业但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特别小组,共同参与化学相关的研究项目。
2.优化科研课题设置
科研课题的设置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确保课题既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又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可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然后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院的科研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科研课题。同时,课题的难度和挑战性应适中,既能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又能促使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升科研水平。例如,对于对药物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学院可以引导他们参与“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课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药物设计、合成、筛选和评估等全过程。这样的课题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药物化学的前沿领域,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加强资源支撑
为了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学院应充分利用自身的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和高层次师资队伍资源。这包括开放先进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一流的科研环境;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座,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形成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此外,学院还应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培养、学术互访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和学术合作平台。例如,某学院可以与国外的顶尖化学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通过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访学或联合培养,让他们接触国际前沿的科研动态和先进的实验技术,从而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科研竞争力。
三、结束语
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构建多元化学课程、开展学科教育实践、实现小初高大联合培养一体化、打造优质教师队伍及健全教师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有效的路径和保障。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将继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伟丰.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11):3.
[2] 高明,陈倩倩.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 2023(6):54-57.
[3] 曹占奇."强基计划"的高中化学特长生培养的实践研究[J].启迪与智慧:下, 2022(11):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