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设工程;信息化发展;项目管理;
正文
引言: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人员能够重视信息化发展的意义以及采取可行措施来推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分析
1.1 提高整体项目管理效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日常的工作开展和各环节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人员能够实现对于各施工环节各项数据的信息记录和查阅。传统是主要采取人工信息收集整理和传递、手写形式来进行记录和保存,不仅容易造成信息数据在记录和传递环节过程中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同时还会因为信息数据的问题而引发的超出预算成本以及产生严重的建设危害等问题。通过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来配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各工作流程以及管理环节实现动态化的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同时还有利于管理人员来实现对于各环节的动态化监管以及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快速共享,极大程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效率以及整体管理效能。
1.2 满足建设行业发展实际需求
当前整体行业发展虽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各项先进技术和模式的不断引进和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个企业之间的行业竞争压力。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企业自身行业竞争能力的提高,需要能够从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手段方面出发来进行信息化的发展和整体模式的优化。通过借助信息化所提供的各项技术和设备来实现优化建设企业现场项目管理各项工作,不仅能够有效规避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存在的工作量大和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建设风险和危害等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实现提高整体管理效能以及推动企业的个性化发展,更好的提高企业在行业领域当中的影响力以及竞争力。
1.3 最大限度降低整体管理成本
有效降低建设企业项目管理成本和风险,是实现提高企业行业竞争能力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传统管理模式下需要配置大量的技术人才来进行各种数据信息的收来进行各种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处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容易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经济损失问题。通过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构建系统化和体系化的项目管理体系框架,通过各项信息技术和设备来对各类信息进行系统化、流程化的数据收集整理和绘制报表、风险预警以及突发问题的及时处理等各项工作,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工成本以及人为因素产生的各种突发问题。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分析
2.1 缺乏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
信息技术作为当前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企业行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行业竞争能力提高的重要工具,需要建设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以及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环境过程中,存在缺乏对于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使用的重视力度、未能有效将信息化模式贯穿整个项目管理的全流程等问题,未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2.2 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以及人才队伍
首先,虽然大部分建设企业重视对于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并给予各项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框架建设环节的过程中,存在盲目照搬其他企业成功的管理制度体系和案例问题。未能有效根据自身企业实际发展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来进行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的灵活调整和优化。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环节因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而出现管理冲突、信息泄露等问题。其次,并没有加强对于推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在职人员的建设。现有的人才队伍未能具备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因未能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和要求和制约了原有的管理效能和功能发挥。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措施探索
3.1 前期工作的有效准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够做好前期工作的有效开展,以确保信息化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满足企业自身发展以及项目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即需要相关部门人员能够做好对于具体工程项目特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施工流程和工艺等各项要素的有效收集整理。并根据各部门工作的具体职责划分和施工计划来进行相关基础条件的要素准备。
首先,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流程以及技术方案的有效制定和现场方案的进一步细化,确保具体的施工方案能够与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保持一致;其次,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来实现对于各环节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和动态化分析,并配合传统人工管理来进行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进度管理的细节化评估以及计划的有效编制。例如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对具体的施工目标来进行划分为多个施工阶段、各施工阶段的任务要求和进度的落实。同时能够有效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来配合管理人员来实现对于各环节的远程监控以及施工现场的风险评估管理。如借助远程监控系统来实现对于各施工环节现场情况进行动态指标的分析和重要节点、施工问题高发区域进行评估和标记;最后,需要能够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对于建设项目施工进度、造价成本来进行预期计划以及实际建设情况的动态化评估和对比分析,确保施工环境过程中各项资金使用的流畅性以及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性。
3.2 管理理念的优化和更新
为了能够有效确保推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参与项目管理各部门人员能够实现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管理思维的转变。
首先,需要能够进一步强化参与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的转变效能。要求各类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组织开展的人才培训计划以及外出培训的机会,通过了解和学习当前前沿理念和科技技术,以此来有效的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的价值。同时能够通过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融入到自身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具体环节当中。
其次,需要参与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能够了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环节过程中的具体价值和适用的区域。通过结合具体的项目管理目标以及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以此来从思想层面和管理思维等角度出发来推动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和价值的最大发挥。
3.3 制度体系框架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必须强调能够进一步落实和明确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具体职能以及任务。通过从制度体系框架以及规范标准等各层面来对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具体任务目标和流程要求来进行细节化的说明。确保建设、管理、设计、监理等部门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次,需要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框架来实现做好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查和交底、材料和设备采购和验收、施工工序检查以及信息化技术使用等各项工作的制度明确。从而能够通过系统化的制度体系框架的制定来实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实现提高整理项目管理的效能。
3.4 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有效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能够达到预期成效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建设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行业竞争能力、市场优势的必要工作。因此,也就需要企业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下重视对于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建设和相关人才的引进工作的开展。
例如,BIM技术作为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环节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建设信息模型技术,主要是通过以BIM平台来作为中心点,以此来搭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档案管理、档案应用、档案数据集成、BIM模型平台等系统流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整体效能和推动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有效提高BIM技术的使用效能以及推动整体项目使用效能提升,首先需要企业能够重视对于掌握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创新意识等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提高对于相关人才的岗位入职标准以及福利待遇等方式,以此来有效提高对于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其次,需要企业能够根据BIM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使用要求和标准来组建管理人才队伍,并确保其能够动态化了解当前前沿理念和科技技术,有效地将其运用在具体的项目管理环节当中。再者,要求能够在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等环节开展的过程中,能够重视对于在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先进技术和使用方法、信息思维等各项要素的专业化培训。同时能够结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案例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技能竞赛和技能考核。通过提高福利待遇、人才的引进力度、在职员工的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等措施,以此来有效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来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最大功效。
四、结束语
前期工作的有效准备,管理理念的优化和更新,制度体系框架的建设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措施,是本文探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
[1]何维荣.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及管理分析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4,51(09):62-64.
[2]张晓春,李洪星,王依凝,等.海洋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石油工程建设,2024,50(03):76-82.
[3]赵连琦.信息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预算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4,(16):72-75.
[4]陈伟,包天飞,朱自力.基于信息化的桥梁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6):249-251.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4.08.282.
[5]金涛,胡俊.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24,31(08):187-189.
[6]赵连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造价控制的信息化策略[J].工程与建设,2024,38(03):734-735+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