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正文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浏览、精读、略读等方法,使其在阅读中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注重阅读内容的多样性
新课改鼓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内容的多样性,不仅局限于教材内的课文,还应引入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
(一)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要注重其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包括情境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感受文本情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参与阅读活动,促进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如快速浏览、精读、略读等,使其在阅读中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以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如默读、朗读、做读书笔记等,使其在阅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
(四)加强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阅读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分享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小组合作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阅读质疑精神
阅读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质疑精神。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其个性化阅读需求,鼓励其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资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拓展其知识视野;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书包、在线阅读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便捷的阅读环境和工具。
(七)开展主题阅读教学
主题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阅读主题,如“自然与环境”、“科技与生活”等。然后围绕这个主题,选取相关的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通过主题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拓展其知识视野;同时,还可以培养其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实施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阅读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既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广度,也要注重其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中生字词、描绘海岛美景的语句以及修辞手法,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和环保意识。这样的教学目标既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又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教授《和时间赛跑》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教授学生如何精读关键段落,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珍惜时间的主题,以及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重点内容以及遇到的问题,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三)加强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授《寓言两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则寓言进行深入解读。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分析寓言的寓意、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点,然后准备小组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还能在交流和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资源。在教授《赵州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视频和三维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雄伟壮观和建筑艺术。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关于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建筑特点等方面的拓展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书、有声书、在线阅读平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方式选择,满足其不同的阅读需求和兴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创设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五)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主题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授“神话故事”单元时,教师可以确定“中国古代神话”为主题,选取《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课文作为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神话故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丰富内容和文化内涵,还能在分析和总结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培养其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主题阅读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通过主题阅读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阅读能力。
四、结束语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然而,只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加强小组合作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等策略的实施,就一定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春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河教育, 2021, 000(008):38-39.DOI:10.3969/j.issn.1002-1647.2021.08.019.
[2] 余序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模式研究[J]. 2021.
[3] 刘星.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29):116-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