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鼻窦炎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
关键词
鼻窦炎术;疼痛护理;疼痛程度;心态;睡眠质量;影响
正文
鼻窦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因细菌或病菌感染以及其他不良因素引起的一种鼻窦黏膜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疾病,临床中将鼻窦炎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鼻窦炎多由其他鼻腔疾病、鼻窦创伤等因素引起,当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可逐渐发展为慢性鼻窦炎。通常在患病后,患者常出现鼻腔堵塞、鼻涕黄脓、伴随嗅觉减退、头痛严重或头部不明显钝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1]。目前,内镜鼻窦手术是临床中治疗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案,经手术治疗后可有效的消退炎症、改善症状;但由于手术部位特殊、且术后需要长时间使用填塞物来止血,导致患者常出现鼻腔胀痛、头痛等不适表现,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心态及睡眠质量,因此术后还需采取护理干预达到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心态及睡眠的作用[2]。为此,本文重点分析疼痛护理在鼻窦炎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本研究基于对照形式展开,选择我院耳鼻喉科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接受鼻窦炎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均符合《鼻窦炎诊疗指南》所提出临床诊断标准[3]。采用随机交替法将均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男性14、女性12,年龄平均(40.73±5.24)岁、病程平均(3.16±0.74)年;观察组:男性15、女性11,年龄平均(40.85±5.12)岁、病程平均(3.22±0.65)年。两组一般资料相似,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基础知识宣教与心理疏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饮食干预。
观察组:(1)展开疼痛教育:由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明确告知患者术后感受的疼痛程度与个人耐受能力相关,同时提前对患者展开手术后疼痛的程度及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等知识以及疼痛控制方法的相关教育,加强患者对疼痛的了解,有效的避免术后患者因疼痛而出现紧张、忧虑情绪。(2)体位及鼻腔护理:针对术后意识还未清醒的患者去掉枕头后采用完全躺平体位,对于清醒患者则指导其采取半卧位,可有效避免鼻腔术后出血;护理人员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鼻部恢复情况,做好术后换药处理,观察是否有鼻腔粘连、眼眶血肿、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叮嘱患者尽量避免用力咳嗽和打喷嚏以及触碰鼻部。(3)疼痛护理:1.在患者麻醉失效意恢复清醒后,在患者能够耐受冰敷的情况下,使用医用纱布或毛巾包裹冰袋在鼻部周围皮肤进行时长约15-20min的冰敷、以缓解疼痛症状,每间隔4小时进行1次冰敷;2.由护理人员在术后给予患者穴位按摩缓解疼痛,选择合谷穴、风池穴、迎香穴、百会穴等穴位进行按摩,以适中力度揉按穴位5min;3.耳穴压豆:选择神门穴、交感穴、大肠穴、失眠穴位为主穴,进行局部常规清洁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用纸胶准确贴在相应穴位上,随后按压15~20min,以患者自觉明显酸胀、疼痛感为止;4.针对于术后疼痛严重、且以上方法仍无法明显疼痛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等级评估后,选择镇痛药物、遵医嘱使用剂量进行药物止痛干预。
1.3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于术后当天、2d、5d三个时间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主观疼痛感,分值0-10分,评分高、疼痛程度严重。
心态及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值0-21分,评分高、睡眠质量差;采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估患者心态,分值0-180分,评分高、心态差。
1.4统计学分析
观察指标数据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描述,经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时间段VAS评分对比
由表1可知,观察组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各时间段VAS评分对比()
组别 | n | 手术当天 | 术后2d | 术后5d |
观察组 | 26 | 5.28±1.35 | 2.87±0.93 | 1.05±0.53 |
对照组 | 26 | 7.34±1.52 | 4.65±1.16 | 2.48±0.67 |
t | - | 5.167 | 6.105 | 8.535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2.2两组术前、术后PSQI、POMS评分对比
由表2可知,两组护理后的PSQI、POM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术前、术后PSQI、POMS评分对比(`x±s)
组别 | n | PSQI | POMS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26 | 15.74±2.43 | 4.46±0.97 | 114.73±6.84 | 44.85±5.23 |
对照组 | 26 | 15.71±2.46 | 8.35±1.18 | 114.78±6.75 | 62.39±4.18 |
t | - | 0.044 | 12.985 | 0.027 | 13.358 |
P | - | 0.965 | 0.001 | 0.979 | 0.001 |
3讨论
临床认为,鼻窦炎的发生大多与其他鼻腔疾病、创伤性、医源性、邻近器官感染、个人抵抗力降低及变态反应体质等因素有关,在患病后不仅可引起局部相应症状表现,还能影响到咽喉、眼部、耳部、口腔等周围组织、甚至病情严重可引起胃部、肺部及神经系统的病变,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4]。
临床中针对鼻窦炎患者一般采取内镜鼻窦手术为主,但为了减少术后鼻腔出血,一般需行填充物压迫止血,导致患者因鼻腔受压而产生较强的不适感,同时手术创伤也可引起较强烈的疼痛,因此还需配合护理措施干预。疼痛护理为临床中常用的一种侧重于针对疼痛方面的护理模式,通过多种干预措施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在本研究中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耐受能力评估以及疼痛相关知识宣教,加强患者对疼痛的了解,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在体位护理及鼻腔护理下,有效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不适感;最后在冰敷、穴位按摩、耳豆压穴及药物干预等多种疼痛护理措施的干预下,实现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缓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面心态、提高睡眠质量[5]。
综上所述,在鼻窦炎术后应用疼痛护理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加强临床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石胜君. 临床路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心理和预后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7):1188-1190.
[2]蔡洁.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14,25.
[3]董震.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修订的背景及意义[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5-96.
[4]姬敏,韦秀翠.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5):639-641.
[5]原曼,赵彬彬,夏寅,等. 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21,56(11):1260-1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