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黄娜

(商丘市梁园区戏曲传承保护中心 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

摘要

琵琶作为经典民族乐器之一坐拥数量较多的受众,同时常见于各类传统的文艺表演,凭借其独特的音色和技巧,可以同时为受众带来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文艺表演的演出效果。在戏曲表演中也是如此,琵琶演奏及其技巧在各类戏曲伴奏中均较为常见,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一环发挥其作用。在部分戏曲表演中,琵琶甚至可以负责完成主要伴奏,与戏曲演员协同完成剧目的表演,实现戏曲表演的审美价值。同时,在参与戏曲伴奏的过程中,琵琶演奏技巧在不同剧种下也会呈现出差异化的应用。为此,应当更加深入地对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进行论述,了解戏曲伴奏与琵琶演奏,把握戏曲伴奏中的各类常用琵琶演奏技巧,以便从多种剧种出发,对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形成全面的认知。


关键词

戏曲表演;戏曲伴奏;琵琶演奏;演奏技巧

正文


引言

在戏曲表演艺术中,戏曲伴奏发挥的核心支撑作用有目共睹,主要由戏曲乐队负责演奏乐器。在实际的表演中,各类剧目大多需要多种伴奏乐器共同参与戏曲伴奏,以实现更丰富的音乐功能、音响效果以及情绪表达成效。作为经典民族乐器,琵琶在各类剧种下相对常见,可以在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巧加持下,演奏出变化多端的音调,为戏曲表演提供丰富的音乐伴奏,串联不同的戏曲场景,同时增强戏曲表演的感染力。诸如京剧、豫剧、评弹、黄梅戏等戏曲,在实际的表演伴奏中均需使用琵琶的独特音色,更好地完成戏曲表演。琵琶演奏本身在戏曲伴奏中可以实现的价值较为可观,同时演奏者的技巧使用也会对戏曲伴奏产生一定的作用,应当深入地进行分析和把握,以期对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实际作用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

一、戏曲伴奏与琵琶演奏

为求分析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应当优先对琵琶演奏在戏曲伴奏中的地位进行明确的把握,诸如琵琶的乐器特性,琵琶与其他伴奏乐器的关系,琵琶与唱腔的关系以及琵琶演奏在戏曲伴奏中的优势等,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

(一)琵琶的乐器特性

琵琶作为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民族乐器,其历史比较悠久,琵琶不仅可以进行合奏,并且也可以进行伴奏[1]。琵琶堪称中国民族弹拨乐器之首,由隋唐时兴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早已成为广为人知的经典弹拨乐器。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琵琶演奏技巧产生,不同技巧之间各成风格。琵琶的左手演奏技巧包含推、拉、糅合泛等,右手演奏技巧则有弹、挑、扫弦和轮指,既可单独运用,也可多种技巧组合使用,形成独特多变的演奏风格。琵琶的品与相依照十二平均律组合排列,在应对音乐转调的弹奏场景时表现较为突出,可以同时完成中音与高音的演奏。

(二)琵琶与其他伴奏乐器的关系

在实际的戏曲表演伴奏中,琵琶大多会与其他伴奏乐器共同完成戏曲表演的伴奏,主要发挥润滑作用,通过串联不同乐器音色增强戏曲伴奏旋律整体的流畅感。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琵琶具备相对开阔的音域,可以在戏曲伴奏中合理地进行运用,弥补戏曲伴奏中部分乐器较为单薄的音色,确保戏曲伴奏音响功能有效实现,同时从音色和效果两个方面增强戏曲伴奏的融合性。与此同时,琵琶还可基于独特的音响效果,增加戏曲伴奏的旋律线条,同时不至于遮盖主奏乐器的音色,在体现戏曲伴奏多样性之余,预防过于突出引发的喧宾夺主。

(三)琵琶与唱腔的关系

作为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琵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丰富了戏曲的音乐韵味[2]。通过外行受众的“听戏”说法不难发现,听觉表现在戏表演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地位,一方面是由戏曲演员的唱腔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是由戏曲伴奏配乐辅助进行表现。琵琶属于常见的戏曲伴奏乐器之一,可以利用其独特音色巧妙地融合于演员的唱腔之中,为受众带来更具整体性的戏曲表演接受观感。换言之,琵琶与唱腔的关系较为和谐,可以在彼此交融中实现更优的艺术表现力,确保戏曲表演整体的平衡感。例如在唱腔停顿时,琵琶演奏可以继续伴奏,填补演员的唱腔间断空白,增强伴奏旋律的线条感与流畅性。

(四)琵琶演奏在戏曲伴奏中的优势

在戏曲表演的伴奏中,琵琶演奏具备诸多优势,需要从下述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把握。首先是乐器音色,琵琶经由历代的发展,逐步形成相对统一的音乐表现形制,即六相二十四品四弦琵琶。在乐器音色特性方面,琵琶并不强烈,而是表现较为温厚,更适合与其他乐器融合演奏,形成较为多样的演奏风格。受此影响,琵琶广泛应用于各剧种的戏曲表演。其次是托腔功能,即同步唱腔与过门体现乐器颗粒状音色特性。加之琵琶演奏技巧发展至今已经较为多样,演奏者更是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演奏技巧适应更多样的戏曲伴奏场景。最后是独奏领奏功能,琵琶的音色特性并不突出,却仍可通过独奏和领奏的形式,为戏曲伴奏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增强戏曲表演整体的艺术表现力。

二、戏曲伴奏中的常见琵琶演奏技巧

在戏曲伴奏中,常见的琵琶演奏技巧包含弹挑、短搓、双弹、弹弹挑以及轮指等,需要分别把握其应用方式和适用场景,更加清晰地把握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实际体现。

(一)弹挑

剧种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唱腔音乐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即戏曲伴奏之间的区别[3]在戏曲伴奏中,琵琶可以通过多种演奏技巧进行伴奏,为戏曲伴奏赋予显著的差异化特征。琵琶演奏有其三大基本指法,弹挑是其中最常见的基础技巧之一,可以通过多作变化实现多样的演奏技巧。具体而言,弹挑的基本动作是利用右手所佩指甲尖头,向琴弦平斜方向进行弹奏,同时使用右手拇指上关节和发音弦反响触弦。弹挑作为琵琶演奏技巧的应用难度偏低,既为演奏者提供了丰富的适用场景,也为演奏者如何处理戏曲伴奏中音色带来考验,需要演奏者根据戏曲伴奏整体和细部的需求,把控该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实际应用过程。

(二)短搓

在琵琶演奏中,短搓是由弹挑技巧而发,使用右手拇指食指快速完成弹挑摩擦并不断重复,需要演奏者确保手腕旋转发力和手指屈曲伸展可以达成协调。在实际运用该演奏技巧时,演奏者需要在指尖发力的瞬间,经由手掌带动食指向琵琶面板的斜切面弹奏。在收回食指后,演奏者同时应使用拇指迅速向右上方主奏弦发力,同时经切面返回。在戏曲伴奏中,短搓作为琵琶演奏技巧,主要用于帮助戏曲演员达成其实际所需的唱腔演奏效果。使用该技巧,演奏者可以短促地呈现并延长线状的音色,为演员的唱腔提供干净透亮的伴奏音色,帮助演员更好地完成角色人物情感表达。

(三)双弹

琵琶应用于戏曲乐队,多是担当伴奏的主旋律,因其音色展现别具一格,或低沉浑厚,或明亮清脆,或潜藏暗涌[4]在戏曲表演的快节奏场景下,演员唱腔的旋律和节奏均会更为简练,以表现唱腔的力度完成紧张剧情的铺叙,或是表达角色人物的激动情绪。在此类剧情高潮的情况下,琵琶演奏者可以运用双弹这一演奏技巧,通过戏曲伴奏的形式协助演员完成简练明快的唱腔。双弹是指右手拇指瞬间爆发,同时奏响琵琶双弦的演奏技巧。该技巧对演奏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演奏者在使用时应控制指尖动作幅度,以便实现兼具坚定感和流动感的琵琶演奏音色。

)弹弹挑

在部分快于原版的戏曲板式下,多采用简洁的旋律,通过字多腔少的形式实现较强的朗诵性,主要用于呈现戏曲的对话情节,也可用于表现人物情感,或是营造戏曲表演环境,具备较强的叙事性功能。在这种场景下,演奏者可以运用弹弹挑的琵琶演奏技巧,通过有效的伴奏支撑上述特殊戏曲板式的表演。顾名思义,弹弹挑也是由弹挑基本技巧组合应用变化而来,更强调右手动作幅度的精准控制,以把控实际的触弦发力大小,同时调控主力手指食指的动作。在该演奏技巧下,演奏者可以大幅增强琵琶演奏在戏曲伴奏中的质感,更好地支持戏曲表演进行。

)轮指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是最具魅力的中国民族弹拨乐器,在多种戏曲剧种的伴奏中应用广泛[5]。在戏曲的慢板板式下,戏曲伴奏的曲调偏向抒情,协助演员完成重点唱段。在通过琵琶演奏为戏曲伴奏时,演奏者可以运用轮指这一演奏技巧,在琵琶演奏中渗透情感表达,与演员的柔美唱段彼此配合,形成更综合的演出效果。不同于弹挑,轮指是另一基本演奏技巧,也是琵琶演奏标志性音色特征的核心支撑。轮指这一技巧看重琵琶演奏音色的颗粒感,需要演奏者稳定右手的手形,手掌向琵琶面板空握,使大臂下垂,而小臂与琵琶面板呈平行状态。该演奏技巧的点状技巧特征体现较为困难,同时对演奏者对戏曲伴奏音乐节奏节拍的把握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着重练习右手手指的控制。

三、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探讨

不同戏曲类型对伴奏提出的要求存在差异,在具体分析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时,应当分别从具体的戏曲类型出发进行,以便形成更具参考价值的分析结论。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京剧、豫剧以及评剧等多种戏曲类型出发,对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进行更加深入地解读。

(一)琵琶演奏技巧在京剧伴奏中的作用

琵琶是可以合奏、重奏、伴奏及独奏的民族乐器,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多种派别,为琵琶演奏艺术系统性发展给予支持,在戏曲乐队中占据重要地位[6]在传统的京剧伴奏中,主要伴奏乐器包含京胡、月琴、二胡以及三弦。而在现代京剧中,传统伴奏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具体的表演需求。随着琵琶加入,京剧伴奏乐队编组实现了崭新的突破。在现代京剧表演中,琵琶属于极具实用性的伴奏乐器,主要凭借其特色品相排列演奏富有韵味的独特旋律,在京剧演员的唱腔中增添一份独特的表现力,帮助京剧演员完成更加细腻的独特唱腔表现。与此同时,琵琶演奏技巧还可帮助演奏者实现宽广的音域,在实际的演奏中呈现多样化的伴奏音乐风格,以丰富多彩的音色丰富京剧伴奏整体的调性,为京剧表演赋予更多的艺术表现力。

(二)琵琶演奏技巧在豫剧伴奏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豫剧表演中,核心伴奏乐器为笙、板胡、二胡以及三弦,可以实现悦耳明亮的伴奏音色,支撑豫剧剧目整体的表演过程。在豫剧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伴奏作曲和剧目情节均处在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使得琵琶逐步取代作为传统伴奏乐器的三弦,与其他传统伴奏乐器共同完成豫剧伴奏音乐的演奏。在豫剧表演中,琵琶演奏技巧和推动具体的演奏表现出更加丰富全面的艺术张力。例如可以主要使用板胡和琵琶演奏支撑豫剧伴奏,帮助演员更好地完成角色人物情感的表达,为受众带来更优质的接受体验。再如在豫剧慢板场景下,可以暂停其他伴奏乐器,单独使用琵琶演奏技巧进行伴奏,以独奏形式最大化实现对豫剧中人物情感的展现与表达,更好地衬托豫剧剧情氛围。

(三)琵琶演奏技巧在评剧伴奏中的作用

琵琶演奏技巧在不同戏曲表演伴奏中的运用较为多样,因而需要对多种琵琶演奏技法的运用加以分析说明,以便更加细致地把握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可以发挥的作用[7]。不同于京剧,评剧属于地方剧种,同时成形时间相对较晚,具备显著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韵,在受众群体中广受欢迎。而在受众群体艺术素养大幅提升之后,评剧表演同样需要在多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在评剧的伴奏方面也是如此,琵琶演奏可以实现较为广阔的音域,同时可以在丰富的演奏技巧加持下呈现相对多变的音色,逐渐成为评剧表演伴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板胡等主奏乐器提供烘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琵琶演奏和戏曲表演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分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作为传统乐器之一,琵琶在各类传统戏曲的伴奏中均有应用,可以凭借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特色,为整体的戏曲表演过程增色不少。琵琶演奏在戏曲中大多以伴奏的配角身份出现,同时仍然需要演奏者注重技巧运用、伴奏思路以及情感表达,方可服务于戏曲表演的推进过程。历经漫长的发展时间,各类传统戏曲均在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同样在戏曲伴奏方面有所体现,使得戏曲伴奏整体而言具备较强的多样性。受此影响,琵琶演奏在戏曲伴奏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同样需要视具体的剧种剧目而定,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技巧完成演奏,支撑戏曲表演的稳步进行。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出发解读琵琶演奏技巧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以便形成更真切的认知。

参考文献:

[1]何健.琵琶演奏在戏曲中的应用与艺术魅力探讨[J].艺术评鉴,2024,(02):183-188.

[2]吴季莲.戏曲中琵琶演奏的音乐特色与表现手法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3,(16):127-129.

[3]丁文轩.许身芷兰情徐按琵琶声——从许(伯遒)派昆笛技法到昆曲《琵琶记》的传承之路[J].艺海,2023,(06):37-41.

[4]李梓瑄.琵琶在戏曲乐队中的重要性及演奏技巧[J].参花(上),2023,(05):50-52.

[5]郑怡.浅析琵琶在豫剧音乐中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J].中国戏剧,2023,(02):69-70.

[6]沙海燕.戏曲中琵琶伴奏的地位与作用——以秦腔为例[J].剧作家,2022,(06):139-140.

[7]孟璐.“武”之有形“文”之达意——民族室内乐《武生》对琵琶演奏技法运用的深入挖掘[J].艺术研究,2022,(02):91-9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