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美设计的稳中求变和与时俱进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谷春

(周口市戏剧艺术研究院 河南省周口市 466000)

摘要

在实际的戏曲表演中,舞台美术设计对表演整体的视觉观感影响较大,同时会作用于戏曲剧情氛围营造和演员表演过程,需要确保戏曲舞美设计质量可以达到预期。随着戏曲表演艺术整体创新发展,现代戏曲数量增多,同时戏曲创作题材明显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以至于现有的戏曲舞美设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需要在样式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做出改变。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留戏曲舞美设计中的有益经验,同时探索符合受众诉求的切实变化,另一方面也应参考当今时代的受众审美偏好实现创新。为此,应当更加切实地重新回顾戏曲舞美设计相关的各项内涵,以便从稳中求变和与时俱进两个维度出发,为后续采取策略调整戏曲舞美设计的实践过程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

戏曲表演;舞台美术;舞美设计;舞美创新

正文


引言

伴随着戏曲表演整体的创新发展,戏曲舞美设计风格同样越发多样化,开始采用各类舞台技术探索创新,为戏曲舞美设计赋予了崭新的可能性。在传统的戏曲表演模式下,舞美设计专职负责布景绘画,被动地配合其他各方完成设计。如今,戏曲舞美设计更加需要巧妙的构思,主动地依照戏曲剧目构建戏曲表演空间,以戏曲视觉效果为抓手营造戏曲舞台表演氛围。在社会公众在文艺接受方面出现变化的当下,更加需要重视戏曲表演中的舞美设计,总结既往传统舞美设计体系下的有益经验,同时参考当今时代崭新的文艺形式探索创新,以便确保戏曲舞美设计可以服务于具体的表演实践,为受众带来更加整体化的戏曲表演接受体验。

一、戏曲舞美设计简述

为求立足于戏曲舞美设计实现稳中求变和与时俱进,应当优先重新审视戏曲舞美设计本身相关的各项内涵,诸如戏曲舞美设计现状,戏曲舞美设计的特征与作用等,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指出更加明确的方向。

(一)戏曲舞美设计现状

在戏曲舞美设计中,设计风格应当契合戏曲传统与剧种特质,观照剧目内容与人物气质,舞美各要素充分配合剧本的情节叙事、导演的舞台调度与演员的人物塑造[1]。舞美设计是戏曲表演的基础性环节,当前已有很多新型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带动戏曲表演整体效果提升,也会相应地增加舞美设计所需成本投入。在戏曲表演中,舞美设计具备显著的艺术性与综合性特征,需要有针对性地协调各设计环节,确保戏曲表演可以在整体上实现统一的审美特征。在把控技术要素应用时也是如此,需要始终以戏曲表演效果为轴心,确保戏曲舞美设计的成效。

(二)戏曲舞美设计的特征

不同于其他舞台表演,戏曲舞美设计有其独有特征,可以从写意性、符号性以及情感性等方面出发进行更加深入的把握。一是写意性特征。写意性是戏曲舞美设计的经典基本特征,需要设计者同时确保简练与高效,着重凸显局部设计以呈现写意的场景风格。二是符号性特征。符号性主要是指戏曲舞美设计应当利用更具特性的道具呈现设计,以期发挥其符号性作用,帮助受众更快地把握戏曲场景。三是情感性特征。戏曲表演本身需要演员投入情感,作为辅助环节的舞美设计同样需要从演员实际的情感表现出发,在舞美设计中予以衬托。

(三)戏曲舞美设计的作用

在实际的戏曲舞台表演中,戏曲舞美设计可以发挥的作用较为重要,既可以服务于戏曲剧情有序推进,也可以增强戏曲表演整体的效果。

1.服务于戏曲剧情有序推进

究其本质,戏曲表演是融合视觉艺术和时空艺术后形成的产物,需要以时空要素推进表演的过程[2]。因而戏曲舞美设计不仅需要从视觉层面出发完成设计,还应在时间空间等维度体现流动性。戏曲表演依托于戏曲剧本,而剧本基本经由时间线索推进。而戏曲舞美设计可以从全局出发,把控戏曲剧本的剧情推进情况,选择相应的设计形式凸显各类时间要素,体现剧情中的时间流动,服务于演员有序推进戏曲剧情发展的过程,发挥其可观的支撑性作用。

2.增强戏曲表演整体的效果

戏曲表演艺术具备较为突出的综合性,统合了文学、演唱、表演、化妆、音响以及灯光等要素,通过有效协调多要素共同参与戏曲表演过程,确保并提升戏曲表演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在此过程中,戏曲舞美设计可以发挥串联作用,为多要素协同创造条件,帮助演员在实际的表演中呈现更理想的情感表现力。一方面,舞美设计可以从视觉层面增强演员表演的美感;另一方面,舞美设计同样可以配合演员表现情感的过程,助其呈现更具抒情性的优质表演,增强戏曲表演整体的效果。

二、戏曲舞美设计稳中求变的方法

戏曲表演艺术发展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应的表演框架,同时在戏曲舞美设计方面有所积淀。因而在崭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戏曲舞美设计时应当稳中求变,保留过往戏曲舞美设计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同时调整其中不适配当今时代的部分。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下述几个方向出发把握有利于稳中求变的方法:从整体出发整合并把控设计理念,着重凸显戏曲表演的写意性特征,以虚实结合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确保戏曲服装设计符合整体风格,注重戏曲表演舞台音响设计质量,保证戏曲表演舞台灯光布景设计等。

(一)从整体出发整合并把控设计理念

在新形势下,社会公众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变,促使戏曲舞美走向多元化,以至于戏曲舞美的发展方向成为美学范畴的命题之一[3]。在针对戏曲表演开展舞美设计时,需要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完成布景设计,帮助演员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更好地完成表演,为受众带来良好的接受体验。因而在戏曲舞美设计中稳中求变时,设计者应当从整体层面出发俯视设计舞美设计全程,以便把控设计理念在设计中的实际体现。期间,设计者应当注重传统戏曲舞台审美基准的延续,同时迎合受众偏好引入诸多变化,增强舞美设计整体的观感。

(二)着重凸显戏曲表演的写意性特征

作为文艺形式之一,戏曲表演同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需要戏曲舞美设计体现写意性,以体现戏曲表演的独特文艺魅力。因而设计者应当着重凸显表演整体的写意性特征,根据具体的戏剧场景深入分析,灵活地分别采用虚化、夸张、模糊以及美化等多种手段呈现舞美设计,为演员表演提供更有效的舞台视觉效果支持。依照传统设计风格,设计者主要应当关注质地、色调与意境等方面。同时,舞美设计体现的写意性基于设计者自身审美观念,可以基于当今受众审美偏好做出适当的变化与调整。

(三)以虚实结合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

在传统的戏曲舞美设计中,虚实结合属于常用设计手法之一,诸如人实马虚或车实路虚等,可以利用虚实转换衬托演员的表演过程[4]。与此同时,设计者可以采用远虚实近的手法,减少舞美设计所需的资源投入,同时为受众带来更具层次感的视觉观感。因而设计者应当充分保留虚实结合在戏曲舞美设计中的应用,以期通过灵活布置道具呈现戏曲剧情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出现的跨越,借助相应的视觉效果,帮助演员更好地表现角色人物情感。期间,设计者应当从整体出发进行想象,同时在予以具象化的过程中保持调整,确保虚实结合实际带来的视觉效果。

)确保戏曲服装设计符合整体风格

在戏曲舞美设计中,角色人物造型属于关键环节之一,主要需要以戏曲服装、配饰以及妆容等角度入手,帮助演员获得更契合戏曲角色形象的外观,更好地完成人物形象塑造。在传统舞美设计理念下,戏曲服装设计较为关键,主要需要设计者确保戏曲服装设计与戏曲整体的风格相匹配,确保服装设计、布景设计以及演员表演可以达成高度的统一,为受众带来更协调的视觉接受观感。因而设计者应当对此进行保留,同时可以参考其他舞台表演艺术在表演服装设计方面的探索,确保演员可以穿着更贴合戏曲内涵的服装完成表演,增强戏曲表演整体的一致性。

)注重戏曲表演舞台音响设计质量

作为综合性艺术,其他艺术美术与戏曲舞台美术具备一定相似性可以借鉴其他美术的造型技术以及表现手段来进行革新,增强戏曲舞美设计质量[5]。戏曲表演艺术在实际的表演中,可以同时从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出发,为受众带来优质的视听体验。因而在传统的戏曲舞美设计理念下,舞台音响效果同样是关注重点,属于舞美设计的基本环节。设计者可以在这一方面予以保留,借助新型技术要素呈现舞台影响设计,对戏曲表演在听觉方面的观感进行充分的补强,满足当今时代受众提出的视听接受需求,实现舞美设计的稳中求变。

)保证戏曲表演舞台灯光布景设计

除去上述多个方面,布景设计和灯光设计同样也是戏曲舞美设计的重要一环,需要保证这两方面的设计可以同步实现稳中求变。一方面是布景设计,在传统的舞美设计模式下,设计者在舞台布景方面的选择较少,更加注重写意性的体现,以贴合戏曲表演整体的写意性特征。对此,设计者可以引入新型技术,在保留布景写意性之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写实性,丰富受众的接受体验。另一方面是灯光设计,设计者应保留灯光设备的照明功能,同时利用新型的灯具提供打光,增强戏曲表演整体的灯光表现效果。

三、戏曲舞美设计与时俱进的创新思路

在时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公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持续变化,同样地对戏曲表演中的舞美设计提出崭新的要求。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既需要关注稳中求变的方法,也应当同时与时俱进地探索创新,推动戏曲舞美设计回应新时代受众的审美诉求,增强戏曲表演艺术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在此过程中,主要应从戏曲舞美设计意识、设计内容和设计形式等方面出发探索创新,选取与之相应的思路确保最终的创新成效。

(一)戏曲舞美设计意识创新

传统戏曲编剧是线性的编排模式,对戏曲舞美设计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对设计者的设计空间带来限制[6]。而在戏曲表演艺术创新发展之后,设计者可以突破传统的限制,在更多方面进行设计。鉴于戏曲舞美设计具备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设计者应当将戏曲表演整体的创新发展纳入考量,重新审视自身在舞美设计中的设计意识,以便为各类新型元素加入舞美设计创造条件,实现舞美设计整体的与时俱进发展。为此,设计者应当跟进戏曲舞美设计意识创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自身设计意识创新提供思路。

(二)戏曲舞美设计内容创新

在戏曲舞美设计中,设计内容是最终面向受众进行呈现的根本,因而在推动舞美设计与时俱进发展时,同样应当确保舞美设计内容可以得到创新。戏曲舞美设计内容涵盖较多的方面,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戏曲表演整体的表演诉求和艺术风格,有机融合多种设计内容要素,为受众提供更优的戏曲表演接受体验。其间,设计者需要同时考虑戏曲表演布景、服装、灯光等要素,在创新过程中确保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对舞美设计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

(三)戏曲舞美设计形式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美设计的手段不断丰富而造型手段的应用也体现着艺术家的艺术涵养与审美层次[7]。在实际地推动戏曲舞美设计与时俱进发展时,设计者不仅需要关注设计意识及内容的创新,还应当针对设计过程的形式创新引起重视,以便确保戏曲舞美设计可以在整体上取得理想的创新成果。例如,设计者可以利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在虚拟空间内完成舞美设计的三维化模拟,以直观的舞美设计效果反馈为基准把控设计过程,通过实时调整确保舞美可以得到更加贴合戏曲表演整体的设计,从设计形式出发实现戏曲舞美设计的与时俱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短视频盛行使得社会公众的接受习惯越发感官化,强调内容接受过程中可以获取的视觉听觉体验,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更希望在文艺接受过程中获取更优质的体验。对于戏曲表演艺术而言也是如此,应当始终坚持受众中心论,以受众的文艺审美接受诉求为基准探索创新,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戏曲表演提出的需求,以期确保现有的受众规模并予以提升。在戏曲表演艺术中,舞台美术及其设计向来是影响整体表演观感的核心环节之一,决定受众最终可以获取的表演观看体验。历经漫长发展,戏曲舞美设计随着戏曲表演本身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果与经验,可以为当今的戏曲舞美设计提供科学的思路。因而在具体的戏曲舞美设计实践中,应当以稳中求变和与时俱进为基准把控设计过程,确保戏曲舞美设计发展至今的有效经验均可得到延续,同时推动戏曲舞美设计适配当今世代受众的接受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倩,赵鑫.数字技术赋能戏曲综艺创新发展——以《戏宇宙》为例[J].声屏世界,2023,(11):60-62.

[2]高山湖.诗意舞台空间的别样表达——以原创昆剧《瞿秋白》舞台美术为例[J].艺术百家,2023,39(01):65-72.

[3]王燕松.浅析戏曲舞美多元化的发展——以黄梅戏《罗帕记》和沪剧《敦煌女儿》为例[J].戏剧之家,2022,(36):36-38.

[4]徐鸣,王学锋.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J].戏曲研究,2019,(03):123-133.

[5]秦安建.试论电影美术对川剧《金子》舞美设计的影响[J].四川戏剧,2018,(11):100-104.

[6]郭延龙,吴家宝,张燕翔.虚实互动融合技术模式下的戏曲编剧与舞美设计研究[J].人文天下,2017,(14):24-28.

[7]刘智勇.论当代中国戏曲舞美设计的意境美特征——以刘杏林的《柳永》舞美设计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6,(06):34-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