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期刊: 前沿科学 DOI: PDF下载

刘丽萍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宁夏 银川750000

摘要

中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越发紧张,国外文化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发生碰撞,尤其是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歪曲事实的历史事件来掩盖历史真相,还有的则是会故意引导学生错误理解历史资料,使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历史事件,从而影响学生社会归属感的培养。‌培养初中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认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理解能力。因此文章就史料分析能力培养的意义、史料分析能力培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旨为有效推动学生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初中生历史文化素养。


关键词

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

正文


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对于初中生学习历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史料分析能力能够帮助初中生全面了解历史的真相,能够通过学习历坚决定地的拥护历史,还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初中生历史教学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种途径搜集史料进行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教师更要积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通过制定多元化的策略来提高学生对史料的认知水平,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史料分析能力培养的含义

史料分析能力培养指的是学生经系统地的训练和学习,提高自身对历史资料的解读、分析和运用能力。这个能力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对历史事件有初步的解读,还要学生能够独地的寻找历史资料或佐证信息,来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其中就包括历史背景、史料来源、史料真实性、史料价值、历史意义等更深入的解读[1]

(一)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基础做起

     史料分析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在海量的历史资料和信息中,识别和选择可靠的史料。因为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历史文献、历史时期遗留的物品、口述历史等,加之当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史料在网络中大量呈因此因学必须要先学习鉴别史料真伪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史料产生的历史环境和作者立场,从而真正了解历史真相,提高史料分析能力。

(二)培养史料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学生想要对史料进行分析,就必须先搜集相关史料信息,这一过程是非常繁琐的,除了要在海量的历史资料中甄别真假信息,还必须学习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寻找出自己想要的历史信息。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细致阅读和批判性思考,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以此来对历史事件形更为全深入地的理解。

(三)培养史料分析,实践来磨练

史料分析能力培养,不仅仅是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还需要通过实践磨练。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研究项目、多观看历史学术论文、参加历史学术研讨会等,通过实际的操作,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形成眼高手低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同伴的合作,实践也能够促进学生接受他人经验,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2]

二、史料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出现各种历史资料,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初中生的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非常有限,甚至分不清哪些历史资料才是正确的。因此‌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

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但是初中生学习历史,并不是仅仅看看发生过什么事情就算了解历史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学习历史事件必须了解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才能够了解事件的本质。初中生通过史料分析能力培养,面对历史的资料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以此了解历史事件更深层次的原因,避免因为仅看到表面事件就地目的进行判断,导致对历史事件的错误或片面理解,形成狭隘的历史观[3]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历史虽然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但是是史资人为人物记录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有些人为的原因对历史记录其实并不真实,或者经过人为加工掩盖了历史的真相。这就使得初中生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历史资料时,要学会辨别真伪、分析史料的来源和立场,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杜绝因为盲目跟风而丧失自己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仅是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大的益处,对于学生在其他科目以及日常生活中也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从而解决问题的人才。史料分析能力培养,是利用学生在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质疑、进行推理和验证、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需要初中生自己来独立完成的。当今很多学生已经习惯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面对学习时更是各种补习班,从不愿意自己动手来寻找资料,解决问题。史料分析能力培养能够锻炼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4]

三、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能力培养能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以及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史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制定教学内容,这时候可以多寻找一些历史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传统的历史教学是教师仅仅依靠历史书内容和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显得枯燥乏味,历史学习的目的也更多是为了考试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前提下,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史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结合教材内容,引入各种类型的史料,有历史原始文献、历史相关图片、图表、原始地图、流传下来的历史内容等。教师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史料,来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细节,从而培养初中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结合现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多元化教学

历史教学本就有点枯燥,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想要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文化核心素养,培养其史料分析能力,就不能再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现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多元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早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早已经有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身影。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适应社会,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其中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史料研读活动,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使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历史角色,来从多角度分析史料;教师还可以利用现在科技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资源,丰富历史资料的呈现方式,观看历史纪录片、欣赏博物馆等手段,增强学生史料分析能力[5]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历史书,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中,本单元主要讲授的是中国早期发展的人类遗址,北京人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达人类遗址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的知识时,仅仅依靠课本内容,就显得太无聊。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人类遗址纪录片,让同学们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来感受早期人类的由来,以及演变过程。利用幻灯片把人类从古猿演变而来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再通过历史博物馆的图片,展示出化石证据,以此进行佐证。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帮助,极大地丰富了史料的呈现方式,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往历史世界的大门,也使得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亲临”历史现场,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

(三)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想要学好历史,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当今国际局势非常紧张,一些文化渗透已经悄然进行,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实信息和历史资料,比如有些国家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拒不承认,擅自更改历史事件,企图磨灭犯下的罪行,掩盖历史真相,甚至更改了教科书,使的后代已经不知道历史发生的真相。而这些对于我国学生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在史料分析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史料的来源、作者目的以及立场,更要怀疑史料的可信度。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问题,不要盲目地相信史料,也不能不经过验证就采纳史料,保持警觉心,多利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史料,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历史事件。

例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正式拉开帷幕。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的历史事件时,应该利用多媒体播放日军侵华的真实影片和图片。利用真实的战争场面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勿忘国耻。同时教师还应该展示日本修改教科书事件,日本的初中历史书中有很多歪曲历史的内容,如把钓鱼岛和独岛,日本称为竹岛称为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否认发动九一八事变、否认南京大屠杀等,这样的行为不在少数。因此必须使学生明白史料也是经过人为编写的,一些歪曲历史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不能盲目地相信史料,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分析,加上查阅资料加以佐证才能够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史料分析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提高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四)教师应注重史料分析能力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想要了解学生史料分析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就应该注重史料分析能力的评价和反馈,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能力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调整,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适合每位同学的史料分析任务,在学生完成分析任务以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同学们的分析结果给予评价和反馈,肯定同学们为史料分析任务做出的准备工作,对于其中的优点教师要重点鼓励,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对于不足之处,教师要指明方向,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通过这种及时的评价与反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史料分析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史料分析过程和心得。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拓宽思维。此外,教师还可引入一些历史研究的案例,展示专业的史料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习借鉴。定期开展史料分析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持续强化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也为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已经不再适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根据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教师重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史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结合现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多元化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注重史料分析能力的评价和反馈,旨为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使初中历史教师更加注重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翠红.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与评价,2020,(09):122.

[2]吴小美.提升初中历史复习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51):147-148.

[3]吴小美.提升初中历史复习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51):147-148.

[4]颜荣煌.分层教学让教学更高效——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2024,(24):116-118.

[5]刘迎春.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3):109-1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