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双减”背景;阅读教学
正文
一、“双减”及其作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该文件要求学校全面减少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总时长,确保学生在校内“学饱学好”,同时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做到量少质优。这一文件的印发,意味着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在校内充分学习和掌握知识。
“双减”致力于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英语学科教与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阅读、社交等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这也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家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双减”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双减”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第一,“双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英语阅读学习中。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有积极作用。第二,“双减”政策不仅强调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更核心的是要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语言综合运用以及跨文化交流等关键能力,这使得初中英语教师更加注重阅读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选择符合学生水平和需求的阅读材料,设计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以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思维。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双减”的实施还对英语阅读的测试和评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这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应试为导向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过度关注阅读材料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学习。
2.“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提升策略
2.1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针对初中生来说,由于其正处于青春期,其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并且在学习中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羁绊和影响。面对这一现状,如果运用强硬的态度开展阅读教学,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其产生逆反的心理。鉴于此,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应立足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结合阅读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阅读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产生浓厚的阅读动机。同时,在情境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情境的创设者、学生阅读学习的引领者、思考者和辅助者,契合了初中生的阅读学习特点。例如,在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7 It's raining阅读教学中,为了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就以生活中实用性口语“My favorite weather is...”开展讨论,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对天气的特征进行表达。同时,教师又利用喷雾剂、人造雪、鼓风机等设备,为学生营造了不同的天气特征,并引领学生化身为旅游向导,配合教师所制造的“天气特征”,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对其进行介绍和表述。如此一来,学生在这一特定情境的引领下,针对天气和四季的特点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并在介绍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句型,为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问题引领,探究语篇主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现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的“风向标”,明确提出了“以主题意义统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鉴于此,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优化阅读教学时,还应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聚焦单元主题意义,科学设计阅读问题和任务,使得学生在阅读问题和任务的引领下,完成阅读主题意义的探究,并从中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下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中语篇“Beauty in Common Things”阅读教学中,由于该语篇中蕴含着“传递文化价值理念”的主题,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就基于语篇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三个问题: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s to showcase to people?
Which art form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is article?
这三个问题聚焦阅读语篇,又贴近语篇主题,并且问题之间呈现出极强的层次性。之后,教师以问题作为引领,使得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展开小组交流,最终在思维碰撞中,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产生深刻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阅读问题的引领,不仅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对阅读主题形成了深刻的理解,真正完成了深度阅读的目的。
2.3融合读写训练,强化阅读效果
阅读和写作是英语教学的“双翼”,阅读学习属于知识的吸收阶段;写作则属于知识的倾吐,也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的阶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鉴于此,面对“双减”政策下的要求,教师在优化阅读化教学时,还应融入读写训练的教学模式,结合阅读教学语篇,寻找读写训练结合点,并为学生设计读写训练任务,使得学生在针对性的读写训练中,深化阅读语篇理解,并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例如,在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语篇阅读教学中,由于该阅读语篇的中心话题是“度假”,并且这一中心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并且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和话题等。鉴于此,教师就围绕这一话题,为学生布置了读写任务,引领学生围绕“My summer holiday”开展写作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紧密结合到一起,使得学生在写作中对阅读中所学的英语词汇、重点句型进行了巩固和复习,也在写作训练中促进了阅读语篇的理解。如此一来,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阅读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也创新了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高质量阅读的教学要求,落实了“双减”政策下的阅读教学要求。
2.4融入读思达,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双减”政策下,教师在构建高品质阅读课堂时,应基于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基于阅读教学需求,科学融入“读思达(阅读一思考一表达)”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阅读一思考一表达”中,完成英语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并从中获得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在“读思达”阅读教学中,阅读、思考和表达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先指导学生对文本展开解读,并通过科学的引导,指导学生展开思考,最终在相互交流、自主表达中,完成阅读知识的内化,并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需求,科学构建读思达阅读教学模式。例如,在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上Unit 2 1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阅读教学中,由于本单元中主要围绕“中秋节”的常识进行了阐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情境,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到阅读学习中。同时,教师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阅读技能指导,使得学生在引导下,快速、精准完成文本阅读;接着,在“思考”阶段,教师又聚焦阅读文本的深层次内涵,为学生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并为学生补充了“The Spirit of Christmas”阅读材料,使得学生在对比阅读中,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展开分析与探究,最终在思考与探究中,加深了阅读主题的认知;最后,在“表达”阶段中,教师又聚焦本节课阅读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展开交流与表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也引领学生完成了阅读语篇的深度探究,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初中英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丰富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减”目标,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玉梅.“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多元化评价策略[J]亚太教育,2023(8):147-149.
[2]徐晶“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辽宁教育,2022(23):66-69.[3]林静.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多元化评价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0):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