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正文
引言
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全面融合,对于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行业对于电力的综合需求标准提高,电气工程中融入新技术刻不容缓,新技术的融入既可以有效满足各个行业对于电气工程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保证电气工程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电气工程自动化优势分析
一、融合度较高。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发挥融合度较高的特点,在一些基层农村电网高度、基层变电站或配电系统的实践应用中,电气工程会将计算机、电子、电力,以及机械自动化等技术学科综合融入进来,通过技术高效的融合度,它能利用一个处理器集中处理系统内的各项功能和多个功能,能将复杂工作环节变得更简便。例如: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的分散测控系统,通过与数据通讯系统、网络、监督、管理系统集成整合,实现对电各项电器的分层、分布测控,将数据显示出来,方便人工分析处理,操作简便,不仅优化了工作流程,也减少了人为失误,方便了电气工程的自动运行与维护,节约了时间,在高效性、稳定性方面,优势更为突出。二、可靠性高,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众所周知,随着一些依托网络而形成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的涌现,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抗干扰性和安全性,已成为衡量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标准,即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下,能连续、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工作,设备的低故障率为提升和促进乡镇电力改善提供了最好的支撑,且基于PLC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优越性,较传统应用更具简单、便捷的特点。例如:农村电网低电压线路不稳定,再加上一些大功率电器的普及使用,农村用电量快速增加,电网负荷大,用电高峰期的“低电压”现象等,导致基层变电站运行水平较低、安全性差。再加上电气工程内部电路、电气接线、开关接点采用了抗干扰技术等高性能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扩大了电力应用范围。三、配套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有PLC数据运算能力,电气工程自动化适用各种规模、各种形式(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的工业控制中。
2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2.1可靠性原则
足够的电力支持是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而随着各地区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想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就必须保障电气运行等方面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了电气工程建设中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在电气施工时适当精简其中的不必要的步骤,从而及时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电气系统中的细节。
2.2经济性原则
电气工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其在展现社会效益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各项技术能够不断创新优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入自动化技术时,还应当坚持经济性原则,要考虑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回报,尽可能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
2.3信息化原则
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特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为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努力。在这一前提下,想要使电气工程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足够的优势地位,积极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这也是企业在新时期大放异彩的一种有效手段。
3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在运行期间,必须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提升电气工程运行效率。但是,传统技术在每一台设备电网调度的难度较大,需要将电气工程所有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成的工作网络。然而,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电网调度应用期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形成专业局域网络,将工作站和设备连接,这样一旦出现异常,不会给其他设备带来较大影响。同时,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电网调度应用期间,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电气工程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判断是否在某一运行环节出现故障,如果发现故障,就会立即发出响应,维护人员根据响应进行检测,及时进行解决。另外,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可以提升电力工程负载能力,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电力调度方案,满足电气工程安全、稳定运行需求。
3.2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实际上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故障,针对这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那么后期必将会引发安全方面的问题,导致电气工程难以高效稳定地运行。因此,在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对安全的关注度,及时解决好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修复电气工程运行期间所暴露出来的种种故障。在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传统的故障诊断主要是以人工为主,工程操作人员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故障类型、特点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样容易导致故障解决不彻底的情况发生,后期电气工程运行依然存在有巨大的隐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促使故障诊断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动态化的数据捕获,及时了解电气工程是否根据规定要求运行,是否有异常参数发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加快故障处理速度与效率,可以降低故障诊断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3变电站自动化方面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可保障人工操作安全,也全面监管设备运行,避免出现异常或者故障,满足实际供电需求。具体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即:其一,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用于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通过自动故障检测和故障切除功能,实现对电网故障及异常情况的快速响应,并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加强对自动重合闸、闭锁和分段控制,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二,远动与测控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变电站的远动与测控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控制和管理。在网络通信支持下运用电气工程自动化,将变电站的实时数据传递到运行中心,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视和操作,提高了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其三,通信与数据处理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变电站的通信与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变电站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与上级调度中心进行信息交换。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支持。
3.4在自动化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监控管理是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电气工程运行效率及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提供更加安全的运行环境,并降低各类故障问题发生概率。通过对现阶段电气工程监控管理情况的调研与分析,远程监控的作用效果愈加明显。此外,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进而突发各种故障问题,直接影响电气工程运行安全性。以继电保护装置为例,继电保护装置是电气工程中重要设备之一,发挥着突发故障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自动切断运行线路的作用。但继电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拒动和误行为,该情况限制继电保护装置对突发故障处置的响应速度,影响线路切断指令正常执行,致使继电保护装置保护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基于此,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该项技术优势,实现自动化监测继电保护装置,实时掌握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状态,同时可以根据继电保护装置所记录的各项数据,对其性能进行自动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电气设备智能化管理需求,以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对突发故障处置的及时性,从而消除电气工程运行中潜在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运行安全水平。
3.5在智能建筑方面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智能化系统来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效率和舒适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安防等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对建筑内部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使用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耗状况,并予以优化调整;还可以对电力负荷予以控制,确保建筑物内部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其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对建筑内部照明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通过使用光纤传感器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根据建筑物内光照强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开关状态,这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提高建筑照明的舒适度。再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可以对建筑内部空调和通风系统予以智能化调控。通过使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以及智能温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内部的温湿度情况,并自动调节空调和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最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可以对建筑物的安防系统予以智能化调控。通过使用智能安防设备,如智能监控摄像头和入侵警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物内外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发出警报和采取措施;还可以通过智能门禁系统进行进出人员的管理和控制。
结束语
总之,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智能管理水平,随着科技术水平的进步,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推动我国电气工程的建设更加安全、稳定,也使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了。
参考文献
[1]史梅春.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关键技术[J].中国设备研究,2023(2):197-199.
[2]韦明杰.探究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3,(24):218-219.
[3]王晖,肖兵,聂小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研究[J].电气工程研究,2023(9):36-37,52.
[4]王黎春.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新型工业化,2022,12(03):194-196
[5]雷朋奎.研究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2,(17):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