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基本构成及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素质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亟需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基本构成
辅导员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关系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前景。在大力推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今天,强化辅导员的教育情怀、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认知创新能力,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根植于心的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感情,它不是唯一的,而是千人千面的。拥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是高尚的,他们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会在教育过程中投入真挚的感情,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斯诺同志曾说过一句话来形容高校辅导员工作:“上接天,下接地,十处打锣九处都在;横向无边,纵向无际;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这就是说,辅导员工作是琐碎繁杂、源源不断、烧心烧脑的。如果辅导员内在并无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初心,很难在辅导员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点亮自己照亮别人的教育目的。
2. 扎实过硬的政治素质
一个人无论其从事何种工作,但凡离开思想政治素质的引领导向作用,都无任何目标可谈,无任何成就可论。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要求辅导员应当具备扎实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自觉主动将自身较高的政治素质转化为引导、教育学生的传导能力,在工作中保护好、引导好学生的思想激情和政治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高尚的道德品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促进学生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得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品德素质对其施加的影响。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个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真正发挥“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榜样示范作用和春风化雨般的迁移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质由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这也意味着辅导员可以通过利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时代楷模等引导学生提高自我道德品质和培养优良道德情操。
4. 灵活多变的组织管理能力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其组织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到,在管理育人过程中,需要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治理有方、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高校辅导员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的基础上,还需要应对纷繁复杂的学生日常工作事务,如学生请假、谈心谈话、网络诈骗等。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和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它不是脱离开来的,相反它是紧密相连的,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充分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日常事务性工作与实践运行之间关系,以实现辅导员各方面工作之间的高度融合。
5. 游刃有余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语言和文字依旧在人际交往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网络互通、信息互联的今天,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字思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更喜闻乐见的是一些生动形象的动图、稀奇古怪的表达方式。作为一名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来实现网络育人导向作用,学会利用大学生长期使用的网络平台进行发声,例如声情并茂的演讲、幽默风趣的文字等。为此,辅导员必须要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输入,而且要不断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有效输出。
6. 与时俱进的认知创新能力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这就要求辅导员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认知创新能力,善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也必须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抓住问题本质,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极度活跃、个性十分张扬、想法复杂多变的群体,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工作必然就得深入学生内在、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快准狠地看清问题本质,并运用创新性思维迅速解决学生工作中的疑难杂症。
二、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担当的新的责任和使命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使命,这就意味着给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这个行业备受关注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也于2018年被更名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这一更名不仅仅是辅导员工作实际的需要,更是从更高层面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更为广泛的关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了辅导员九大主要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这九大主要工作职责的背后就是对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的重重考验。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还需要不断地从实际工作中积累、分析和总结经验,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幻莫测的背景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大学校园,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定义更加广泛,对其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辅导员掌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科学的育人方法。掌握科学育人方法的前提是要有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更强的政治觉悟,要以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来应对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需要。
3. 辅导员队伍自身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需要
高度专业化、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定海神针。从高校的长足发展来看,为确保辅导员这支思想政治教育精英队伍的稳定性,应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导向,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载体,形成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从个人长远发展来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增强其职业信心和职业认同感,帮助其坚定扎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决心。辅导员在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之后,必然会在某一领域凸显自我价值,并逐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例如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型辅导员、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型辅导员等等。
三、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相关路径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不仅涉及到国家政策支持层面、高等学校制度建设和完善层面,更是辅导员自身的一场修行。基于此,要想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就必须从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维度出发,全方位保障和促进辅导员素质能力的稳步提升。
(一)国家政策支持层面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坚力量,始终扮演者举重若轻的作用,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服务和管理育人等综合素质能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国家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得高度重视,通过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人才选用、制度建设和完善层面
1. 辅导员人才选用要严
不难看出,很大一部分高等院校在为了配齐辅导员人数的情况下,忽略了辅导员人才选用的标准,以致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同时,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直接上岗,在教育情怀和身份认同缺失的情况下,仅在学生工作中扮演者“保姆”、“信息发送和接收员”、“安全消防员”等角色,并未发挥辅导员角色的真正作用。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各高校首先得严格把关辅导员选材、聘用、引进、培训等全过程,真正任用一批政治能力强、业务素质精、教育情怀重的高素质人才。
2. 完善制度建设,实现辅导员培训常态化
从制度建设方面来讲,单单只依靠辅导员自己提升素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各高校应该为辅导员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比如完善目标管理制度、考核评优制度、职务晋升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辅导员事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春天。从辅导员培训方面来讲,各高校要结合辅导员职业特点及学校发展方向,制定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方案,从队伍规模、目标及结构方面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辅导员入职培训、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强化辅导员往更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辅导员个人层面
1. 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我身份认同感
想要获得认同,就先要认同自己的角色;想要赢得信任,就先要相信自己的选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本在于立德,抓住了根本就抓住了信念。高校以学术科研为主线是事实,但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保障与提高要依靠学生工作也是事实,辅导员不可盲目自信,更不必妄自菲薄,不能越位,更不能失位,要力争在辅导员岗位上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辅导员自身价值。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了高校的和谐稳定,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辅导员队伍自身需要甘受清贫,心无旁骛,无私奉献,不断增强自身对辅导员职业的身份认同。
2. 强化理论修养和相关知识输入
高校辅导员工作终归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不免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一工作本质就要求辅导员必须通天文、晓地理、知人事。首先,辅导员要想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努力成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辅导员在面临繁杂的学生日常事务工作过程中,必须得学会凝练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辅导员自身对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输入和储备,这从另外一个层面又要求辅导不得不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努力成为一名全能型人才。
3. 重视实践过程和知识输出
辅导员既是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要始终与学生保持互动的状态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一方面,辅导员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例如学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的每一环节中发挥好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的身份,把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融入到学生工作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公共表达、个体群体交流和网络平台三个方面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输出能力。平时在开展主题班会和组织活动时,辅导员要用最直观的感受和语言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个体交流和群体交流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的侧重点还是面对面一对一地和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尽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新型的模式,但谈心谈话和主题班会等传统的工作方法还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在网络中要会发声,敢于发声,让学生在网络上愿意把辅导员当作自己人,愿意采纳辅导员的心声和建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求辅导员队伍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紧跟时代脚步、充分发挥自身管理+教师的双重身份,稳步提升自身在高校的生存价值,努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攻坚力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国家政策支持、高校制度保障和个人内生动力三个层面出发,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卫爱国.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分析[J].考试周刊,2012(88):148.
[2] 张曼.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基本构成及提升路径探究[J].长江丛刊,2020,(13):147-148.
[3] 李赐平,庞晓晓.强师铸魂视域下乡村教育情怀的薄弱根源与厚植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11):51-56.
[4] 何丽英.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交际,2020,(14):12-13.
[5] 高源,许敏.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2):53-54.
[6] 周娟.新时代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9):10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