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管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胡光然

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郓城小学 江苏省 徐州市 221145

摘要

类比思维是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是助力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厘清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的本质、作用和实操要领,将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化难为易,更好地推动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类比思维;实操

正文


引言

类比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未知问题的解决方式,使其轻松学好知识点。小学语文有许多知识点可以通过类比来学习,教师应该从类比思维的理念、特征和价值出发,打造一条合理的类比思维教学径路,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语文学习,养成过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的本质

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类比思维教学,实质上是通过指导学生辨识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仅是对字词、句段等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一种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类比思维作为一种先进的认知策略,需要学生能超越表面现象的羁绊,洞悉事物内在的联系,以建构更丰富和多元的知识网络[1]

小学语文教学类比思维教学实践常常和文本解读、语言运用和情境创设几个环节密切相关。教师通过精选有典型意义的课文材料,带领学生在字词句篇等微观层面上循序渐进地深入课文主题思想情感色彩、修辞手法等宏观层面上,由微观到宏观层层递进,促使学生用类比法把课文中各要素同现实生活中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并加以比较,找出相通和独到之处。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推动思维灵活深入发展。

二、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类比思维教学所发挥的作用较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驱动经验联想,推动知识迁移

促进经验联想,推动知识迁移,对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认知结构重塑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思考能力成长的显著标志。类比思维作为通过对比不同事物间相似性进行解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调动经验储备,整合新学知识和原有认知框架,以达到有效迁移知识的目的。

驱动经验联想帮助学生面对新知识,快速发现与其相联系的原有经验或知识点。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是指学生能把文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诸要素,同学生的生活体验、所阅读的其它文学作品乃至其它学科知识相联系起来[2]。比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也许会想起学生过年的快乐情景,或曾读过的有关贫穷和希望的另一些故事,由此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了解到小女孩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联想既能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又能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感受。

促进知识迁移,这是类比思维教学中的一个中心目标,通过类比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移植到各种情境、各种问题之中,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创新运用知识的目的。比如学过比喻句之后,学生就能把这种修辞手法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当中去,以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学生掌握古诗欣赏方法之后,就能把它们运用到现代诗歌阅读分析之中。这一知识迁移的技能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鲜活抽象内容,助力疑难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抽象而又难以理解的内容,比如繁杂的修辞手法、深刻的思想情感,还有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抽象的内容常常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阻碍,也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类比思维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比来攻克这些疑难问题,达到深刻理解。

类比思维教学可以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生动化。通过找与抽象内容相似的特定事物或者情景来类比,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直观、具体的图像,便于对抽象概念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借代”这一修辞技巧时,教师可以将其比喻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绰号”,使学生掌握借代是一种修辞方式,即通过使用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替代原先想要表达的事物。这种类比既能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借代这一概念,又能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研究的兴趣。

类比思维教学有助于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历史文化背景。受小学生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小学生对文本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及文化传统往往很难直接理解。而类比思维教学可以通过找寻现代生活和古代社会的相似之处或者相通点来帮助学生在古代和现代间建立联系,进而加深对文本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这种类比不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轻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习得推理模式,发展思维缜密

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中习得推理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类比思维这一高级认知策略不仅需要学生能鉴别事物间的相似点,还需要学生能进行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确立事物内在的联系,构成一个系统认知体系。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技巧,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思维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类比思维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推理模式。类比时,要求学生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方法深入地分析比较事物的相似性。这一推理模式的获得在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发展其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这一推理过程既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寓言的意蕴,又能锻炼其逻辑推理的能力。

类比思维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缜密的思维,就是思维活动条理性强、连贯严密,类比思维教学中,学生需经过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环节建构认知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需不断地考察思维过程,以保证每个环节的推理均建立在足够证据与合理假设上。这种严格控制思维过程,既提高学生思维质量,又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三、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的实操

前文已经论述过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的价值,接下来要论述的是实际操作方法。

(一)挖掘教材内容,感知类比现象

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带领学生感知课文中是否存在类比现象。类比思维其核心是找出不同事物间的相似点,以建立起联系并促进认识与创新[2]

以《琥珀》一课中的文本为例,教师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来指导学生对类比现象的感知和认识,从而促进其类比思维。类比思维需要学生能识别和认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客体或情境间的共同之处或变化规律,然后再推断其可能具有的其它相似性。《琥珀》一课文中,作者用栩栩如生的描写来表现琥珀生成的精彩历程,这一论述过程本身也是对自然现象进行类比的内容,裹挟昆虫到地壳变动,再经过岁月沉淀,最后生成弥足珍贵的琥珀。教师可透过这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普遍规律并学会类比思考,由个别上升为一般,由具体上升为抽象。教《琥珀》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出示琥珀实物的图片或者录像,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索欲。接下来,我们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整理出描述琥珀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词汇,例如“松脂滴落”、“包裹昆虫”和“岁月流转”,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述这一过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琥珀形成的过程,会使人想起什么生活现象或者自然规律呢?”鼓励同学们大胆地说话,有些同学可能想到珍珠的生成,化石的保存等等,它们是经过时间积累和环境作用的宝贵财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各个现象的共性进行归纳,让学生能够明确琥珀是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作用才形成的,对类比现象有着初步的感知。

(二)运用结构映射,依托文本联想

结构映射作为类比思维教学的重要手段,结构映射是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结构的相似性来建立关联。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结构映射,以文本内容为依托,指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推理[3]

《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通过采用结构映射依据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发展学生的类比思维。结构映射理论强调,在进行类比时,会不自觉地将源领域(已知情境)中的信息结构映射到目标领域(未知或待解决情境)中,以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过程是结构映射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这一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例如形态的改变,习性的适应),引导学生将这些变化映射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演化或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此开阔了学生眼界,发展了学生跨领域思考。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信息进行梳理,比如恐龙的类型、生活习性、身体结构变化及最后进化为鸟类等。再通过图表或者时间轴的方式将这种演化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构建一个明确的知识框架。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恐龙进化为鸟类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是否可以从其他生物演化或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寻找到相似实例?”促使学生进行联想,有些同学可能提及鱼类向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过程,也可能提及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现代文明进化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剖析这类实例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促使学生在发展类比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深刻认识生物进化与社会发展。

(三)加强规范训练,学习类比表达

加强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的规范训练,是促进学生类比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类比表达既需要学生能找出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类比推理,又需要学生能把类比思路以准确而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妙段,尤其是用类比手法写出来的语句。例如,“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这里作者详细描绘了双龙洞内的情景,并把石钟乳、石笋造型同猛虎、蛟龙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双龙洞之奇、之伟。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这些类比表达进行功能与效果分析,再布置仿写任务让学生用类比手法勾勒出一个学生所熟知的自然景观或者室内环境。仿写时教师需要重视规范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类比对象选择,相似性掌握和表达方式是否得当。通过多次实践与反馈修正逐步增强学生类比表达能力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利用思维碰撞,生发学习智慧

在小学语文类比思维教学不断深入阶段,运用思维碰撞这一策略,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思维活力的激发,促使其在探究和讨论中产生全新的学习智慧。这一方法不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更注重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在类比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联系与见解。

以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在鼓励学生跳脱出文本框架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系列启发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沟通,使思维碰撞产生特有的学习智慧。《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它描述了在抗日战争中,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农村少年雨来,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深厚的爱国情感。这篇课文既是向学生传授爱国主义知识的良好材料,又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同理心等方面能力的重要媒介。教学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从朗读和默读入手,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认识雨来的英雄壮举。随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如“雨来何以能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找到逃生之道?”“雨来的什么表现会使你觉得他很勇敢?”“假如你是雨来,在相同情景下,该怎么办?”等等,以激发学生思考兴趣为目的,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去发掘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内涵。当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后,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请学生分门别类地扮演文本中的各种角色,以模拟对话和情境再现的形式进一步感受人物情感和了解故事的发展。小组讨论时鼓励同学们主动发言、交流看法与情感,还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各种意见。这一开放的交流环境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思维碰撞的平台,学生能够在互相启迪中开阔眼界、加深理解。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开展续写或者改编文本等活动,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请同学们畅想:雨来脱险之后是怎样继续为抗日事业做贡献的。这类活动既能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又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想象和创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类比思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的确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类比思维的运用过程,帮助学生在真正的类比中探究、发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阮国华.文学阅读的创意表达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路径探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1):179-181.

[2]谢小意.类比: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2(10):52-54.

[3]张志琴.互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价值[J].山西教育(教学),2024(02):57-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