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过程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全过程管理;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正文
引言: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园林工程施工其本身包括土方工程、植物种植、景观小品安装等等,其本身所涉及的工序繁杂且相互关联,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不仅如此,园林施工其本身受季节的影响因素较大,各类植物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均对施工管理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而现阶段园林工程不仅是为了满足功能的整体需要,还需兼顾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美观与实用要求,从而确保各类园艺作品的艺术性能和审美功效。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当中,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率,更可以推动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过程管理的概述
全过程管理(Whole process management),其本身在于对具体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优化和控制,从而保证策划、实施、监控、收尾等多方面的管理系统性、科学性。全过程管理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强调各管理环节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借鉴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以及PRINCE2等项目管理框架,更加注重时间、成本、质量、风险等多因素之间的联系。并且全过程管理更强调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的策略,保证全过程管理的灵活性。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全过程管理其本身包括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反馈等多环节。全过程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传统管理模式通常聚焦于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的管理,而全过程管理则是强调从整体出发,构建不同项目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关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性。除此之外,全过程管理强调动态调整,以适应项目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变化,对每个阶段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和反馈。以此强调目标的长期性以及可持续性,由此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全过程管理的本质与核心。
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性质特点与管理现状
(一)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性质特点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一方面具有类型的多样性。园林工程包括城市公园、庭院景观、绿化带、生态修复等多种形式的工程。各类园林工程,其本身的设计理念、实施要求以及施工管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对于城市公园建设来说,更需考虑人流量、使用功能、绿地分布等多种因素,以此保证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不仅如此,在城市公园建设管理过程当中,更需注重不同工程所涉及的技术以及材料选择。比如,对于水井工程来说,更需注重特殊的水泵和过滤系统。另一方面,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其本身具有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园林工程的施工环境往往涉及气候、土壤、植被等多重因素,该类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土地的稳定性。比如,就气候原因条件来说,是园林施工的重要因素,温度、湿度、降水量均会影响园林工程植物的栽种和生长周期。所以,管理工作人员需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合理安排施工的具体时机,由此规避不利天气对具体工程所造成的影响。除了工程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以外,园林工程施工的季节性特点尤为突出,所以施工的选择往往受到植物生长周期以及气候变化的制约。比如对于春季来说,是各类园林施工的高峰期,许多植物在此进入了生长的旺季,更适宜进行移植和种植。秋季是植物的生长恢复期,所以各类施工管理活动也会相应减少,但会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和养护方案,以此确保不同季节施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由此可见,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其本身集多样性、复杂性、周期性于一身。而不同地区,其城市化建设的目标、发展需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还需践行因地制宜原则,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根据2021年园林工程施工行业报告、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市场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我国各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相较于往年增加了38.25%。而根据专业期刊和网站的数据分析,2021年园林工程北京、上海等地,其具体数量和增长规模均较同年增长23.23%。(表1部分园林项目施工的调查)由此可见,随着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园林工程施工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多[1]。但针对目前来说,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还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比如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规划设计不完善,以及施工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从本质的角度来说,园林工程的成功与否最大程度上多依赖于前期的规划阶段,如果设计阶段缺乏有效的研究和论证,可能导致施工中或施工后期出现较大幅度的设计变更,比如设计图纸当中的植物配置、景观小品位置未能充分考虑园林工程的整体情况,可能会导致频繁调整,由此浪费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不仅如此,施工管理体系的缺失可能导致结构不明确以及管理流程不规范,项目团队成员的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而缺乏标准化的施工流程以及管理制度,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影响具体施工的质量和延误周期。
不仅如此,园林工程其施工主体并不具备唯一性,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等等均属于园林工程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如果沟通不畅,必然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施工的有效推进。在园林工程具体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因涉及变更施工问题等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欠缺,还存在一定的“孤岛效应”。其中反馈机制不完善、问题难以解决和被发现,均可能导致施工延误。因此,在园林施工管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规划设计不完善、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沟通不畅、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不足等多方面,还需立足于全过程管理,强化管理体系多方面的有效决策,这对推动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才更具实际意义。
(表1部分园林项目施工的调查)
三、全过程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一)注重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设计施工的全方位
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还需立足于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和分析,其本身涉及项目的需求以及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深入调研。需求分析是指确保园林工程可以满足实际的需要。比如,不仅需要满足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景观效果的要求,还需考虑园林工程的使用功能、维护管理、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而对于市场调研来说,则是深入对市场进行深度分析,明确园林工程的定位、功能设置、职务选择等多方面,以此提高项目的整体竞争力。而在设计阶段,更需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比如在设计前期需与设计师进行充分沟通。比如:敲定细节,如道路铺装、植物配置等等,并且园林工程涉及水、电、排水、绿化等多方面,还需注重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协调。该类从准备到计划、施工等多环节的有效设计,可以减少具体园林工程施工变更等可能性,由此,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尤为重要的[2]。
(二)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加强多方主体的沟通
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还需注重精细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本身是指在每个环节做到精确、周密,从而保证具体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各阶段的目标、具体任务、所需资源以及时间节点,通过编制进度控制表,以此掌握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但在制定详细计划的过程当中,需要目标明确,比如种植阶段的目标不仅包括完成种植的数量,还需保证植物种植后的成活率等相关指标,并详细列出每个阶段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等,建立合理的工期安排制度,避免因时间不协调导致工期延误。
除了施工计划的精细化编制以外,更需注重施工规范。根据园林施工的特点,对土方工程、种植工程、绿化维护等多方面进行标准化作业。不仅如此,在精细化施工和标准化作业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各类新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比如项目管理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以及实时预警等等,选择适合的项目管理软件,实时记录施工的进度、资源使用情况,并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图表,由此为科学决策提供关键指标,并且建立健全有效的反馈机制,比如与园林施工各主体搭建一体化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从而保证管理计划的动态调整,这不仅可以规避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因信息不对称出现孤岛效应,还能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3]。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注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园林施工管理具有工程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复杂性、施工季节的周期性等等,因此,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还需注重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以此帮助项目团队有效识别和评估,在园林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一般来说,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内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政策、市场波动,内部风险包括施工、技术、人员管理、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召开风险评估会议、问卷调查等各类活动系统识别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风险,而对所识别出的风险还需进行定量以及定向评估。定量评估则是涉及概率分析和影响评估,通过建立风险矩阵,将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而定性评估侧重于对风险的描述和分析,判断项目的目标,如工期、成本、质量等多因素。而针对园林工程全过程管理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选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等等,但具体方式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
此外,因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还需注重成本把控,由此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之内。比如: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市场调查以及合理估算,通过动态监控、分阶段控制、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确保项目按预算完成,并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工艺,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率,这不仅可以规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风险还有利于推动园林施工的可持续发展[5]。(图1:绿化工程成本管理为例)
(图1:绿化工程成本管理)
(四)注重后期维护与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过程当中,还需注重后期的维护以及全方位管理。比如植物生长与生态平衡的维护,其中就包括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而考虑到园林工程其本身的季节周期性,所以还需根据植物的种类、土壤的类型、气候条件,采用滴灌、喷灌等各类高效节水技术,由此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适应不同季节的不同需要。除此之外,后期的景观保持和提升同样是园林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要范围。比如通过定期的修剪、整形、更换、补植,或者是建设园路、喷泉、座椅等等,以此提升园林的整体使用价值。该类后期维护与管理对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生态恢复、提高园林的生态价值均具备可行性。但考虑到不同园林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的差异性,还需注重制定管理规范,开展相关培训,由此确保园林景观的生长美观和生态的平衡[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施工管理具有工程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复杂性、施工季节的周期性等,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还需注重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设计施工的全方位、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加强多方主体的沟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注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注重后期维护与管理,这不仅可以提高园林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更有利于满足现阶段城市化建设中,对园林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由此,提高该类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冯里娜. 园林绿化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1, (3): 95-96.
[2]何长华. 全过程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新农业, 2021, (02): 76-78.
[3]李德娟. 全过程管理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 2020, (12): 110-111.
[4]胡雅萍. 园林施工项目全过程管理探讨[J]. 现代园艺, 2020, 43 (20): 193-194.
[5]莫庸.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J]. 低碳世界, 2020, 10 (9): 211-212.
[6]寿媛. 全过程施工管理在暖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居舍, 2020, (17): 159-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