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研究与运用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研究
正文
【课题项目】:本文系兰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劳动教育视域下幼儿劳动习惯的培育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23]GH0493)。
引言:在幼儿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德。通过参与实际劳动过程,幼儿能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还能深刻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进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一、幼儿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创新设计
(一)融入游戏化、情境化元素
1.游戏化元素的巧妙运用
游戏化元素能够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使劳动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小小农夫”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农田劳作相关的游戏环节。幼儿可以扮演“小农夫”,使用玩具农具进行“播种”“浇水”“除草”等模拟劳动。通过设定任务挑战,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同时学习到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游戏化元素还可以通过竞赛形式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如举办“小小清洁工”比赛,幼儿分组进行教室清洁工作,比赛谁能在规定时间内将桌面、地面整理得最干净。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幼儿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1]。
2.情境化环境的营造
情境化环境的创设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代入感和体验感。在“小小厨师”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厨房或设立临时烹饪区,布置成温馨的家庭厨房场景。墙面上可以贴上各种食材的图片和烹饪步骤图,营造出浓厚的烹饪氛围。幼儿穿着小厨师服,戴上厨师帽,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厨房环境中。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可以学习切菜、搅拌、烘焙等烹饪技能,还能在模拟的烹饪过程中体验到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2]。
(二)以幼儿兴趣为中心,注重生活实践
1.关注幼儿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幼儿的兴趣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在设计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时,教师应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结合劳动教育的目标选择适合的主题和内容。例如,如果幼儿对动物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小小动物饲养员”主题活动,让幼儿负责照顾班级的宠物或植物,学习喂养、清洁、观察等劳动技能。这样的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
2.贴近生活实际,增强体验感
生活实践是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可以使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家庭小帮手”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家庭日常的清洁、整理、烹饪等工作。通过让幼儿亲手操作,如擦桌子、叠衣服、洗菜等,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方法[3]。
3.创设多样情境,丰富活动形式
为了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境和形式,除了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外,还可以结合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劳动教育。例如,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劳动角”,提供各种劳动工具和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在游戏活动中融入劳动元素,设计“货运小司机”“超市收银员”等角色扮演游戏;在亲子活动中组织家庭劳动竞赛或亲子劳动日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劳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加深幼儿对劳动的理解和认同。
(三)多领域融合,家园共育模式
多领域融合意味着将劳动教育融入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使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全面的发展。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促进了幼儿在不同领域间的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
“小小园艺师”主题活动是一个典型的多领域融合案例。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生长日记等活动,不仅学习了生物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记录能力和耐心[4]。
二、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案例分析
(一)绿色环保小卫士:自然探索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活动
在劳动教育的广阔领域中,融合绿色环保理念,打造“绿色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是一次深度挖掘自然价值与环保教育的创新实践。此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亲身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爱护之情,同时强化其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活动伊始,教师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场景,如“神秘的森林探险”。幼儿们穿上环保小卫士的服装,手持自制的小工具,如垃圾袋、手套等,在老师的带领下踏入了幼儿园的模拟小森林。这片由绿植和废旧物品重新装饰而成的区域,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引导他们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同时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垃圾与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实际观察与讨论,幼儿们对环境保护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悟[5]。
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环保理念的理解,教师还组织了“废物变宝”手工制作活动。幼儿们利用废旧纸张、塑料瓶、布料等生活常见物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如动物造型的笔筒、多彩的布艺玩具等。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亲身体验到了废物再利用的乐趣和意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他们学会了如何将生活中的垃圾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从而对环保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小小职业体验家:模拟职场,增强幼儿社会认知
“小小职业体验家”主题活动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模拟职场体验盛宴,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职业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与职业规划意识。该活动充分挖掘了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潜力,为幼儿们搭建了一个集教育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职场体验平台[6]。
活动开始前,教师与幼儿们共同讨论并确定了多个职业角色,如医生、警察、消防员、厨师、教师等。每个职业角色都对应着特定的服饰、道具和场景布置,营造出浓郁的职业氛围。随后,通过抽签或自选的方式,幼儿们分配到了各自心仪的职业角色,并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职场生涯”。
在“医生体验日”中,孩子们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听诊器,摇身一变成了“小小医生”。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并亲身体验了为“病人”(由其他幼儿扮演)诊断病情、开具药方的过程。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医生的工作内容和社会价值,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而在“消防员体验日”中,孩子们则穿上了帅气的消防服,拿起了模拟的水枪和灭火器,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灭火救援”演练。在模拟的火灾场景中,他们迅速行动、协同合作,成功扑灭了“大火”。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体验到消防员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迅速反应的重要性[7]。
(三)家庭小帮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与家庭责任感
“家庭小帮手”主题活动是一项旨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家庭责任感的重要实践。此活动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自我管理、服务他人并体验到劳动的价值与乐趣。
活动伊始,教师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协商,共同制定了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实践计划。这些计划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涵盖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各项家务活动,如整理玩具、摆放餐具、浇花、扫地等。同时,为了确保活动的有效实施,教师还向家长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手册,包括活动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给予孩子正面反馈和鼓励的建议。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成为家中的“小帮手”,他们按照计划表上的任务逐一完成。每当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们都会兴奋地跑来告诉家长或老师,那份成就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耐心地指导孩子如何正确地完成家务,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任务,并在孩子完成后给予肯定和奖励。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还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挑战任务,如“家庭清洁大比拼”“厨房小厨师”等。在这些挑战中,孩子们需要与家长合作完成一系列家务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又快又好。
三、幼儿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成效评估与反思
(一)量化与质性指标的综合运用
在幼儿劳动教育的评估体系中,量化与质性指标的综合运用是确保评估结果全面、准确、深入的关键。量化指标通过具体的数据和统计结果,直观反映幼儿在劳动技能、参与度等方面的成长变化;而质性指标则通过深入地观察、访谈和记录,揭示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细微变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评估框架[8]。
在“绿色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中,我们采用了量化与质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幼儿的劳动教育成效进行了全面评估。量化指标方面,我们设计了“环保小卫士积分卡”,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垃圾分类的正确率、植物养护的精细度、环保宣传的参与度等,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通过定期统计积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位幼儿在环保行为上的进步和差异,从而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在质性指标方面,我们注重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变化。例如,在“自然探索”环节,我们观察到许多幼儿在初次接触大自然时显得好奇而兴奋,他们认真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随着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主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如捡拾垃圾、保护植物等。这种情感态度的变化,正是我们希望通过劳动教育所培养的。
(二)劳动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在劳动技能方面,我们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小小园艺师”的植物养护、“家庭小帮手”的家务劳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各种劳动技能。这些技能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家庭小帮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学会了整理玩具、摆放餐具、浇花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情感态度方面,劳动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体验成功与失败、感受付出与收获的机会。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他们通过努力克服这些困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三)总结经验,提炼创新点,探讨进一步改进方向
随着幼儿劳动教育实践的深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创新点,并积极探索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在总结经验上,我们首先肯定了劳动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提炼创新点上,我们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和幼儿实际需求进行创新。例如,在“小小职业体验家”活动中,我们引入了模拟职场的概念,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这种创新方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还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社会结构和职业分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可以丰富幼儿教育的内涵,在实践中验证对于幼儿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更在劳动中体验到成就与快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期待更多幼儿园能够加入劳动教育的行列中,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方旭成.五育并举视域下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J].家长,2024,(19):177-179.
[2]王丁.公办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4.
[3]朱晓凡.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劳动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3.
[4]陈其贵.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3.
[5]董艳.把劳动教育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J].儿童与健康,2023,(01):52-53.
[6]张钰.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J].家长,2023,(02):34-36.
[7]周莹.幼儿园主题活动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J].家长,2022,(36):174-176.
[8]周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