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谢亚娟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一中学 甘肃省 定西市 748200

摘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渗透非常重要。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语言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的融入、思维品质的塑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方面,而每一方面包含三种要素。本章主要基于新课程标准下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共同提高,并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较大帮助和支持,也为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新课标;核心素养;高中英语

正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高中英语教学重点逐渐出现转变,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包含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较大意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升,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所以,本章通过对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策略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渗透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可以从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入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拥有较强英语语言能力,也为学生日后熟练运用语言带来较大帮助[1]

(一)营造良好自由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兴趣,积极鼓励学生掌握和了解语言学习具备的趣味性,从而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和自由表达的认识和重视。此外,教师在营造自由民主教学氛围时,首先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英语问题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出具备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还需要通过自由表达的方式来充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2]

(二)英语知识点生活化,提高学生英语理解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也是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沟通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首先更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人在真实社交场合中如何通过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英语沟通和交流的积极性。此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点教学,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语言交流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熟练运用英语沟通交流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重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羞于”用英语交流的思想。

(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在开展语言能力教学时,需要明确语言能力是提高学习者使用语言的技巧和水平,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况,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式,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较强语言运用能力。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不恰当的学习方式将会限制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制约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恰当和正确的学习风险,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较大帮助和支持[3]

二、文化意识的融入和提升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渗透包含了学生文化品格形成的三个维度,主要是人文情怀和健全人格以及社会担当。高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这样可以有效确保培养效果提高。

(一)比较中西文化,培养学生文化品格

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文化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指导,来将文化品格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入教学当中,这样可以更好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文化品格的培养主要是依靠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为主体,对教材进行深入讨论和发掘,来丰富教师文化培养内容,并以此来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研究来发现和理解外来文化,比较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人文修养提高,也为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价值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教学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所具备的特色进行探究。在西方,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高度商业化和较强个人主义色彩,且多数科技公司更加注重创新和市场竞争,追求技术的领先和利润最大化。而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注重市场需求,还需要考虑多方社会效益和民生福祉,比如,推进信息技术在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医疗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学生组内对中西方信息技术领域知名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社会影响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文化背景对科技发展的影响,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全球化背景下思考如何在信息技术领域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这对提高学生国际视野有着较大帮助[4]

(二)利用经典文学作品,塑造健全人格

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较为丰富,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Jane Eyre》和《Pride and Prejudice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Jane Eyre时,可以引导学生对简·爱的人物现象进行阐述和分析,理解她在面对困境和不公时,所表现出的自尊和自强以及反抗精神,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管处于何种境界,都需要遵循内心,坚守自身原则,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作品,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主人公具备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向上的品格。同时,在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还可以营造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如性别歧视和阶级差异等,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形成[5]

(三)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担当

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认知。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国家文化交流活动的机会,如和国外学校的学生进行线上沟通和交流等。通过开展多样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掌握其他国家学生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和国外学生交流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做法。通过交流和学习,来促进学生社会担当意识的提升,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合作和交流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内英语文化宣传活动当中,如举办英语文化节和英语戏剧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更多人认识到不同国家具备的文化,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三、思维品质的塑造和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渗透还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塑造和培养,并从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三方面入手,从而为学生全方面成长奠定基础[6]

(一)借助阅读教学,培养逻辑性思维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逻辑性思维形成的关键。在阅读英语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和段落之间的连接等方面入手。比如,在阅读一篇议论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文章的论点和论据以及论证过程。对作者的论证结构进行分析,并阐述自身观点。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综合梳理,结合自身理解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可以直观进行文章逻辑框架的呈现,从而更好促进学生理解。

在阅读记叙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事件的先后顺序来对故事的起因进行分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来促进后续发展的。通过这一阅读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提高,也为学生日后形成较强逻辑性思维能力提供帮助。

(二)通过讨论和辩论,激发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到讨论和辩论过程中可以更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一些具备较强争议性的话题,如“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类”等。引导学生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从多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并对问题的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在讨论这一话题时,部分学生会从工作效率和精准度认可人工智能会在某一领域渠道;而有的学生则会从情感和创造力上进行反驳。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和分析以及评价不同观点,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着较大帮助[7]

(三)开展创意写作,培养创新思维

创意写作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时,设计一些具备开放性的写作题目,如If I had a time machine”等,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身想象,来创造出具备独特的故事情节和写作风格。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尝试运用新的词汇和句型来写作。

又比如,在写Future Urban Life”时,多数学生可能会想象出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还有学生则会设计出一种智能化家居环境。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形成。

四、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于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三个方面。

(一)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良好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一些学习小计划,或者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每学期开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学习目标和英语学习计划,如每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学生学习阶段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如英语学习网站和学习APP等,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来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授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比如,在学习新文章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词典和参考资料的方式开展自主预习,并对文章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8]

(二)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学习小组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组学习任务,如小组完成英语调查报告等。小组内需要合理分工,确保每一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最终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拥有较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促进自我反思,提高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主要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的认知和监控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反思来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提高。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完成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对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之后进行针对性完善和优化。比如,在一场英语考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在听力和阅读以及写作过程中的得分情况,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之后针对性调整措施,从而提升自身综合学习能力。通过进行自我反思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针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来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整,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也为学生形成较强元认知能力奠定基础。

总结

总而言之,在如今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渗透,并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结合学生认知和学习水平来选择融入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协调发展,还可以为学生之后高效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如今时代背景下,侧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艳.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08):137-138.

[2]张小俊.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探究[J].智力,2022,(36):13-16.

[3]潘晓燕.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浅探[J].读写算,2022,(35):79-81.

[4]岳彩良.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策略[J].校园英语,2022,(45):184-186.

[5]赵娟.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2,(26):59-60.

[6]  周瑞清,黄彬彬.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方法[J].天津教育,2022,(05):40-42.

[7]谢云.浅析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J].海外英语,2021,(24):221-222.

[8]杜宏迎.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9,(80):86-8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