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实施策略
正文
前言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近些年一线教师较为推崇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评”三者有机整合,形成教育的闭环。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出发,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习兴趣为基点,结合化学实验,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断分析与探索。学生应当在固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学习拓展新知。同时,学生还要强化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评价过程中,教学评价作为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提升教学质量与优化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构建高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整合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概念
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充分的整合。该教学模式能够将这三者进行充分联系,使之成为有机体,使这三者的目标趋于一致。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应当明白具体的教学内容、应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要达到什么教学效果。想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留够充足的学习时间,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评估,就需要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评价一体化中的评价并非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同教与学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并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程。教学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掌握,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不可否认的是,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效果的重要基础[1]。
(二)原则
1.一致性原则
教学评具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都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而展开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的学习也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目标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要点、学习进度,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才会得以提升。此外,教学评价更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而开展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基础,教师只有结合目标才能够对教学效果张开评价,这样的评价才会是客观、有效的。
2.全面性原则
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更倾向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突出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中,更加凸显了评价的全面性原则。总的来说,评价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学生本身,同时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例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是否能够听懂,学生是否愿意参与教学活动等。同时,在评价学生时,教师需要在评价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情况的评价,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此外,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基础上,还应当积极拓展学生之间的有效评价,总归学生之间是最了解对方的,只有这样评价才会更加全面、有效。
3.贯穿性原则
在教学评一体化中,评价并非是单独的个体,应当贯穿于教学互动的始终。它不是对于某一次测评的考核,更是应当结合教学目标、课堂表现与学习效果而产生的生成性的评价。教师可以结合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2]。
二、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结合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将其细化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单元过程目标与课时学习目标两部分。在明确单元过程中目标时,需要教师以教学活动为着手点与立足点,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进度、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全面评价教学结果。教师应当根据单元教材内容,科学把控教学节点,并教学评价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明确学习目标时,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更为健全的学习体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目标可以通过丰富的形式引导出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与意愿。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科粤版化学第二章《空气的成分》中,该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为:空气的成分是什么?纯净物与混合物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辨别?
(二)制定评价标准
在确立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自身的学习表现、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策略,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初中化学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实验与观察、计算与推导、创新与扩展等方面[3]。
三、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从日常生活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从化学的角度来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在新时代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设备全面展现化学实验的全程,从而深化学生对实验过程与实验原理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对该实例展开深入分析,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其中,教学评价也应当与生活化的教学相统一。在以往的评价中,主要针对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在教学评一体化中,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发的问题或者是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撰写实验报告,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4]。
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科粤版化学第三章《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2019年火锅店服务员添加酒精燃烧发生意外的视频引出课题。并为学生讲解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发展的趋势、以及灭火的过程。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火燃烧的变化与特征。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物质是否可燃?物质是否需要与空气接触?物质是否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进而通过小组讨论,并分析总结燃烧发生所需的条件。总的来说,以日常生活中问题为切入点,能够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教学实效。
(二)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意识
1.利用分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分组教学指的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分析、相互探索,从而成功教学难题。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探讨与交流会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从而衍生出新的思维意识,从而有利于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注意的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讨论的进度与方向,对于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争议,要给予适宜的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深化学生的理解。
2.开展化学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教材内容,科学设计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不断发展探索的空间。加强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实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从而养成不断思考的良好习惯。比如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通过了解一系列实验步骤后,借助加热高锰酸钾的方式,分解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等气体,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原理。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在了解氧气制取的同时,还能够明白化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体会到化学的价值,从而真正的爱上化学[5]。
(三)采用多维度评价,推动教学发展
在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中,所谓的“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而“学”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吸收知识。至于“评价”,则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的关键环节。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这种策略一方面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高要求的评价标准,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它还体现出了更为严格的评价策略,通过细致入微的评价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改进。这种评价机制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平,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1.科学的评价指标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视角下,评价应当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与学习。所以,传统的评价方式难以适宜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当采用更为科学的评价标准。第一,将教学评价标准与学习评价标准进行紧密联系,针对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过程中是否合理、教学活动是否具备趣味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向上、学习方法是否适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量。第二,添加特殊的评价指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需要添加特殊的评价指标,例如关于实验的完成度、实验流程的精准度、合作探究的参与度等。总的来说,评价标准越全面,评价的结果就越真实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优势,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中,还应当呈现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评价中,评价主体较为单一,所以呈现出现的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中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譬如,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加入学生评价的过程。其中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对学生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对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进度、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表现等方面的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完善。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有效实现了以评促管、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学[6]。
3.建立成长档案,绘制成长曲线
为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持续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价值,教师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建立成长档案并绘制成长曲线。建立成长档案能够将所有的评价内容进行统一的整理、保存,更便于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绘制成长曲线,能够将学生的成长足迹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将二者进行充分的融合,能优化评价的作用,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做好成长档案与成长曲线的保密工作,以免对学生的隐私造成影响。
结束语
总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意识、采用多维度评价,推动教学发展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乾杰.“教—学—评”一体化视野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3):125-128.
[2]刘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学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2,(36):40-42.
[3]孙小红.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80):121-123.
[4]张倩.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79-80.
[5]陆广海.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7):8.
[6]唐云波.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化学教育,2013,34(06):5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