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何晓嫩

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31

摘要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古诗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诵与情境教学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古诗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实例,重点阐述了多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情境教学;重要性;策略

正文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古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朗诵古诗存在较大的难度。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提高古诗朗诵的水平。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教育阶段,古诗的语言和意境往往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存在一定的难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枯燥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和耐心。而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应用,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场景,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诗人的生活画面、播放与古诗相关的动画或者音乐等,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对古诗产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咏柳》古诗的时候,教师通过展示春天柳树婀娜多姿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柳树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2]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众所周知,古诗的语言都比较简练,能够通过寥寥数语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意境。对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来说,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深层次知识比较困难。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中。比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宁静的月夜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蕴含的真挚情感[3]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教学中,古诗的意境往往会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想象,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江雪》,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茫茫雪景当中,只有一位孤独的渔翁在垂钓,这种想象不仅能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象到的画面。

(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诵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朗诵是重要的环节。学生要想朗诵好一首古诗,需要理解其情感和意境。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对古诗有了更深入地理解,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朗诵的语气、节奏和情感。比如在《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教学中,创设送别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从而在朗诵时能够更自然地流露出这种情感。

(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都知道,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能够使得他们更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4]

二、小学语文古诗的特点及朗诵要求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的选材特点

 1.题材丰富多样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题材是比较丰富的,涵盖了自然、边塞、爱国、思乡、友情等多个主题。例如《静夜思》表达了思乡之情;《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出塞》展现了边塞风光和战士的壮志豪情。这些多样化的题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情感和场景的古诗,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

2.作者的朝代分布较广泛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其作者来自不同的朝代,从唐朝的李白、杜甫、王维,到宋朝的苏轼、王安石等。通过不同朝代作者的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各个时期诗词创作的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5]

3.贴近儿童生活与认知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很多古诗,其内容都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相契合。如《小儿垂钓》生动地描绘了儿童钓鱼时的天真模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的选材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4.蕴含传统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古诗涉及的文化内容比较广泛,比如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方面。古诗《元日》描绘了春节的热闹场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现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教师带领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注重诗歌的韵律美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通常具有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如《春晓》《咏柳》等古诗,朗诵起来朗朗上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6.难易程度循序渐进

小学教育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中的古诗篇幅、理解难度和内涵深度逐渐增加。从简单易懂的五言绝句开始,逐渐过渡到七言律诗等较复杂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古诗鉴赏和理解能力[6]

(二)小学教育阶段古诗朗诵的基本要求

1.读音要求准确清晰

小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正确发出每个字的音,特别是多音字和古音字。同时,学生还要注意把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区分清楚,保证发音的规范性。

2.语调要求抑扬顿挫

小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需要依据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来调整语调,欢快的情感语调上扬,悲伤的情感语调下沉。例如,朗诵《静夜思》的时候,语调应较为低沉、舒缓,体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而朗诵《望庐山瀑布》的时候,语调可高昂、豪放,展现瀑布的雄伟壮观。

3.节奏韵律要把握恰当

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古诗的格律特点,五言诗和七言诗通常都有固定的节奏模式,要在朗诵中体现出这种节奏感。还要注意合理停顿,一般在标点处停顿,同时根据诗意在词语间适当停顿,展现古诗的韵律之美。

4.情感表达要真挚自然

在朗诵古诗的时候,学生要能够充分理解古诗的主题和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以及面部表情等将情感恰当地传递出来。

5.朗诵时要声音洪亮、流畅

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声音洪亮、流畅连贯,做到不卡顿、不重复,并且体态自然大方,站姿或坐姿端正,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众所周知,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够将抽象、复杂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在古诗朗诵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和音频等方式,创设出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庐山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视频中,瀑布如银河般从高处倾泻而下,水花四溅,轰鸣声震耳欲聋。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宏大景象。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朗诵,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在朗诵中表现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在学习王维的《鸟鸣涧》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伴有鸟鸣声、溪流声的音频,营造出幽静的山谷氛围。学生在聆听音频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所传达的宁静与闲适,从而在朗诵时更准确地把握节奏和语气,读出诗中的静谧之感[7]

(二)语言描绘构建想象情境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丰富多样的想象情境。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为朗诵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古诗时,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进行描述“在一个烟雾迷蒙的傍晚,诗人独自一人把船停靠在雾气笼罩的江边。远处的旷野显得无比空旷,天幕低垂,似乎要压下来。江水清澈平静,倒映着明月。诗人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羁旅的忧愁。”学生在教师的描述下,闭上双眼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深切地感受诗人所处情境的所想所感,进而在朗诵时将这种孤独、忧愁感受真切地传达出来。

再比如,在学习白居易《忆江南》时,教师可以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江南的美景:“江南的春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江水碧绿如蓝。那盛开的鲜花在微风中摇曳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江南的迷人魅力。”这样的描述能够让学生仿佛看到了江南的美丽风景,在朗诵时更能表现出对江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体验和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情境和人物的情感,能够增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在学习《回乡偶书》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作者贺知章和家乡的儿童。当作者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眼前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而学生扮演的“古诗孩童”则对这位陌生的老人充满了好奇。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心情,在朗诵的时候就能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情感的变化。

再比如在《小儿垂钓》这首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垂钓的小儿和问路的路人。小儿全神贯注地盯着湖面,专心致志地在钓鱼,这时一位路人前来问路,小儿惊慌失措地摇晃着脑袋,示意路人不要说话,不要惊走鱼儿。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儿的天真可爱和专注,在朗诵的时候更能表现出小儿的神态和心理状态。

(四)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联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朗诵古诗。

例如,在学习李白《静夜思》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夜晚思念亲人的经历,感受那种孤独和思念之情。然后让学生将这种情感代入到古诗的朗诵当中,使得朗诵更具真情实感。

再比如,在学习李绅的《悯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在餐桌上浪费食物的行为与古诗中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这样,学生在朗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就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诗句的含义,朗诵出的诗句也更有感染力。

四、将情境教学与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相结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一,创设的情境应与古诗的原意、时代背景相契合。如果创设的情境与古诗的内涵不相符,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古诗理解上的偏差或者错误。教师要深入研究古诗,确保所创设的情境能够准确地传达古诗的主旨和情感。

其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对情境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做好调整工作,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情境中有所收获。

其三,所创设的情境要突出多样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尽量突出多样性的特点,不能使用单一的情境,避免让学生感觉学习上的枯燥和乏味。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五、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古诗朗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古诗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古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高效。

参考文献

[1]梁华.融情境于古诗教学——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7):76-78.

[2]左小芳.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56.

[3]虞敏.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0,(40):160.

[4]周静.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建构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0,(14):66-67.

[5]仇刘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03):22-23.

[6]李娜.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31):55.

[7]王振才.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9,(08):123.

[8]宋海侠.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8,(01):8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