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许文静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 830009

摘要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带来了新的契机。互动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互动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重要意义;互动教学;有效策略

正文


引言: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肩负着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法治观念的重任。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互动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带来了新的活力。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合作,通过互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与建构中。

、互动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动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沉闷氛围,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例如,在讲解“友谊的特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对友谊这一主题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例如,在学习“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正方观点为“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利大于弊”,反方观点为“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弊大于利”。通过辩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的两面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互动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互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思维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些网络不良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互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感悟道德的力量,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例如,在学习“关爱他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关爱他人和被他人关爱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现状

(一)教师主导性过强,学生参与度受限

在互动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他们在提问、组织讨论等互动环节中,往往预设了标准答案,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回答问题,而不是真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二)互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很多教师主要采用提问、小组讨论等常见的互动方式,缺乏创新性。长期使用这些传统的互动形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参与的兴趣[2]。例如,每节课都以提问开始,学生可能会逐渐对这种方式产生厌烦情绪,不再积极思考问题。此外,单一的互动形式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可能更适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互动方式,但由于教师缺乏创新,这些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得到充分挖掘。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影响互动效果

在互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评价机制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一方面,评价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也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另一方面,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不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对互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互动教学的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提问互动

提问是互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做负责任的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互动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责任?你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责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回答。然后,教师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果没有,应该如何承担责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通过提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方法,学生对责任的含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讨论互动

讨论是互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讨论的主题要具有争议性和现实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例如,在学习“维护国家利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讨论互动的方法。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利益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利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行动等[3]。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通过讨论互动,学生对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自己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三)案例互动

案例分析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依法行使权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当事人是否依法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如果没有,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四)角色扮演互动

角色扮演互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具有丰富内涵。它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各种情境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学生在扮演中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人立场和情感,增强同理心。角色扮演的情境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例如,在学习“尊重他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问互动、讨论互动、案例互动和角色扮演互动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管海霞.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读写算,2022(13):58-60.

[2]李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8):146-147.

[3]段爱红.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智力,2022(03):127-1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