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后服务的创新路径探索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李凤武

​黄店镇徐庄小学 2741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取得优异成绩,也要求他们在课后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小学语文课后服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其创新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索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在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具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一、五育并举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后服务价值

在五育并举理念的宏观架构下,课后服务显得尤为关键,它映射了现代化教学策略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小学语文教师需积极整合丰富的现代教育资源,深入剖析并细致打磨延时托管服务的各个环节,确立自己在教育岗位上的责任担当,并始终与学生维持紧密的联系与交流。教师应当精准把握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具体情况,针对他们的学习短板,在课后辅导中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以此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实际应用。专家在分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服务的管理模式时提出,这种做法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契合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并在学生的语文学习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教师更加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归还给学习者。良好的课后服务确保了学生在探索语文知识的旅程中能够轻松上阵,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应对挑战,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和转化。

二、基于五育并举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后服务策略

(一)构建个性化课后服务,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在全面实施五育并举的教育战略下,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课后服务体系,以全方位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首先,我们要确保课后服务能够涵盖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使之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支撑。德育层面,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及公民素质;智育方面,通过阅读和思维训练等课程,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体育方面,通过体育游戏和体育锻炼,我们增强学生的体质;美育方面,通过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我们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劳育方面,通过劳动实践,我们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自力更生的精神。

其次,我们必须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定制化的辅导服务。教师应深入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学习风格,据此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发挥最大潜力,实现个性化的成长。接着,我们要创造多样化和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兴趣爱好,设计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如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和文化探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我们还需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表达观点,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

最后,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与企业、社区、博物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地考察和实践体验的机会,以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确保学生在五育并举的指导下,获得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二)精心设置课后作业,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德育层面,教师设计一些与社会道德和公民意识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在家中与家人进行深入探讨,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例如,布置有关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的作业。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公共场合中遵守道德规范,展现良好的公民素养。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打扫公共区域、帮助孤寡老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践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智育层面,教师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题或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有益的书籍,以拓宽知识面。教师推荐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如科普书籍、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体育层面,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家庭跳绳比赛、瑜伽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庭体育活动指南,指导他们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在美育层面,教师布置一些艺术创作任务,如绘画、手工艺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师为学生提供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升艺术表现力。劳育层面,教师布置一些家务劳动任务,如整理房间、洗碗等,让学生在课后参与家务劳动,培养独立生活和自立自强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角色。

(三)积极开展拓展活动,激活学生语文兴趣

在确保不增加学生语文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教师应精心策划课后拓展活动,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这些活动应遵循“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内外压力,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探索和知识积累的机会,以促进其持续成长和发展。

首先,教师应创新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避免简单地重复课堂教学。这意味着要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如课本剧的排练和展示、成语接龙、古诗词竞答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加强他们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组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文进行课本剧的排练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增强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此外,教师组织一些趣味性的语文游戏,如成语接龙和古诗词竞答。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些游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记忆成语和古诗词,增强对语言的热爱和兴趣。最后,教师与学校和相关部门协调,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帮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四)规范服务时间

在小学语文的课后服务工作实施中,其工作展现了系统化与实操性的双重特点,这对教师的管理能力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上一层楼的要求。语文教师需细致地筹备课程,特别重视对服务时长的细致规划,确保至少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同时依据学生的兴趣倾向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在正常情况下,教师应坚守职责,不应擅自离岗。

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严格遵循下课时间,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自我展现和创造性思考的机会,同时保障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定时进行眼保健操对于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还需保证按时放学,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短板,细心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并据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教学相长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对小学语文课后辅导的实施而言,教师必须周密安排教学预习,精准控制辅导时间,确保提前至少五分钟到达教室,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针对性引导。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坚守教学岗位,不应无故离校。在教学辅导活动中,教师需严格按时结束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达和创新的空间,并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休息。眼保健操的定时开展对于预防学生视力问题至关重要。同时,教师应准时放学,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紧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灵活应用和不断提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