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陈天委

南安市第十二小学 邮编:3623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还需要他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思维发展。而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与实践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在快乐参与、高效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年级;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正文


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

1、完善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常常被采用,这些方法通常依赖于单向的、被动的知识传递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削弱,从而阻碍教学改革的进程。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创建一个开放与互动的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积极参与者,他们能够主动探索与掌握知识;教学内容与方法在这种互动中得到优化,教学体系变得更加完善与高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显著提升,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2、促进学生发展

高效的课堂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以及情感态度形成这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掌握与应用新技术,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与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各项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合作交流,并学会独立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与技能,还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与挑战。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优化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环节。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趣味问题或相关游戏,将学生带入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领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比如学校运动会各项目参与人数的扇形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统计图的直观性与实用性。之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与适用场景。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你们能从这个图表中看出哪些信息?”“如果我们要比较不同班级的参与情况,哪种图表更适合?”“如果我们要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哪种图表会更合适?”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对扇形统计图产生兴趣,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其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统计图表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如此,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统计图表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提高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入趣味游戏

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教师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整体的课堂活跃氛围。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相结合,设计出既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个富有创意与趣味性的“拼图挑战”游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系列不同形状、大小的纸片,这些纸片经过巧妙的组合,能够完美地拼接成一个较大的矩形。为了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发一些这样的纸片。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挑战,要求他们在小组内合作,通过拼接这些纸片,探索并找出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引导,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看似复杂的不规则多边形巧妙地分割成若干个规则的图形,比如三角形、矩形或正方形等。通过这种分割与重组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步计算出各个规则图形的面积,最终累加得到整个多边形的总面积。当游戏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分享与讨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发现与解题策略,分享他们在拼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经验。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从其他小组的思路中获得灵感,还能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通过这种“拼图挑战”游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还能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建立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体系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建立一个包含多种评价方式的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反馈。

1)多元评估内容:评估体系应涵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意味着评估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笔试,还包括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团队合作、实验操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2)多样化评估方法:为了全面检验学生的能力,评估方法应多样化。这包括开卷考试、口头报告、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示其知识与技能。

3)结合过程与终结性评价:评估体系应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以及期末考试与综合成绩等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提交情况、小组项目等,而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与综合设计项目的完成质量。

4)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评估体系应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与表现,调整教学策略,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体差异,从而持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最终潜移默化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与实践更多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他们在未来学习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逐渐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萍. 论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 互动软件,2021(8):900.

[2] 赵小斌. 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与反思[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1(6):1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