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吴桂琴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 334300

摘要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感,同时丰富教育内容,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让学生从不同的学习素材、学习形式中体会地理知识的奥妙。在现代地理课堂教学中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将多元化的教学路径融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更多路径学习地理知识。通过教学策略的创新,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可以轻松地进行地理学习,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正文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单一,再加上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导致了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始终难以提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加强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并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优化,这样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一、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要点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新课标理念要求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意味着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构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

小组合作是高中课堂教学中常用手段,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明确的探究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水平及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探究目标。另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例如提供相关的资料、工具、实验器材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从其他小组的成果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举例来说,在围绕《产业区位因素》构建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今日头条、贴吧、微博等新媒体APP 渠道搜索相关信息,探讨实体经济的现状、困境以及发展方向。新媒体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教学活动,比如,教师给学生讲解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目前很多学生都会用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完成“网购”,如衣食住行等,导致无形中弱化了实体经济的服务价值。并且在生活化合作话题的牵引下,学生可以主动探析教材内容,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生的不同想法可以形成交互,促进学习视野的拓展。

(二)通过电子地图,结合问题引导实现体验式学习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就需要利用信息设备辅助地理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时也需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受应试教学思想影响,学生仅进行任务式学习,开展“和尚念经”式记忆,这就造成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很难真正学习到地理知识。而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地图开展地理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式方式学习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高中生的电子地图资源,如数字地图、在线地图、互动地图等。在选择资源时,要确保地图内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相匹配,同时地图质量清晰、标注详细,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电子地图结合问题开展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首先,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电子地图和资料,包括电子版的地图、地标、交通、人口等数据。这些资料应该包含在教师的 PPT 课件或者学习网站中,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查阅。利用电子地图进行互动学习,让学生通过电子地图来探索地理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电子地图查找某个城市的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些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探讨某个地理话题或者完成一个项目。在讨论和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应用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然后让他们分析这些因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举例来说,在进行《人口分布》教学时,电子地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分析人口与人种分布特征与规律。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人口分布有哪些特征与规律?学生通过观察电子地图,轻松获取数据,分析人口与自然环境关系。在《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等课程中,电子地图提供清晰形象的地理场景,如桂林漓江秀丽景致、敦煌雅丹地貌、澜沧江磅礴气势等。教师利用多元化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一、观察地貌与土壤外形特征的关系;二、分析圈层作用于不同地貌与土壤上的差异;三、解释地貌与土壤的形成过程与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地图为学生提供直观感知;问题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多样案例拓宽视野;多方位问题激发分析思维。学生在观察与分析过程中,不再单纯记忆概念,而是通过问题的引领,逐渐领悟地貌、土壤等地理现象的整体规律与动因,提高自主分析能力,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景观,教师可以根这些景观,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对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进行深入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评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作业、课堂讨论、项目报告或测试等,以便了解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程度。通过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问“不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然后通过地理知识来分析。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地理概念分析问题,以问题激发思维。地理概念需要发散思维来掌握。在分析地图过程中,学生可以发展想象力、提高专注能力、最大化发挥自身潜力、增强思维能力等。教师应恰当灵活运用总体理念与具体指导,问题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自主思考与分析,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总的来说,问题引导比死板灌输更有效,因为问题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进而带动学生思考,加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点 。

三、结语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要明确高效课堂的教育方针。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地理教师需要对教学对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落实人本教育理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活动,以高效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幸鑫 , 陈星任 . 新课标指引下高中地理复习形式的创新实践与反思——以复习阶段学生课堂自主制题活动为例 [J]. 地理教育 ,2023(S1):116-118.

[2]  马元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J].试题与研究 ,2023(04):52-54.

[3]  杨仕敏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3(01):145-1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