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吴雪娅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中小学

摘要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近年来,在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下,各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文本细读就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阅读教学手段,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有利于课程建设与改革,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策略

正文


一、引言

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基于我国教育改革而衍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传统通读相比,文本细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小学教育作为基础阶段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这种方法类的教学是尤为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要秉承这种理念不断推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因为细读文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首先,通过细读文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注意到文本中的细节,如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等,这些细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细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其次,细读文本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文本的语言和内容,发现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这种分析和比较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最后,细读文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本的结构、语言、主题和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意义和思想。此外,文本细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文本,以便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子和段落,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探究活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应用策略

1.重细节,品手法——散文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针对散文要重细节,品手法,这意味着在阅读散文时,要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和品析,同时还要品味作者所采用的手法。首先,注重细节是阅读散文的重要方法。散文常常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些细节可能是景、物、人、事,甚至是一个微小的情绪变化。在阅读时要留意这些细节,深入体会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人物和情感,理解这些细节在文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去进行这一课的讲授,让学生们真正听到鸟叫、看到小鸟在飞翔,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鸟的天堂;其次,品味手法也是阅读散文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所采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理解这些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和表达效果。通过品味手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散文的文本细读要注重细节的把握和品析,品味作者所采用的手法。通过这样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2.读语言,品意境——诗词文本细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诗词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细读诗词,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语言的韵律、节奏和美感,品味诗词所创造的意境,进而培养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首先,读语言,感受韵律与节奏。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领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发音特点。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键词汇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其次,品意境,领略情感画意。古诗词都是蕴含一定意境的,作者通过意境的构建表达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亲身体验诗词的情感魅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和场景,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例如在学习古诗《咏柳》时,除了背诵全文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为读者呈现的这种美景,让学生去想象“万条垂下绿丝绦”,微风和煦的惬意,从而引导学生爱上这种阅读,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通过细读诗词的语言和意境,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诗词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意识,引导他们欣赏诗词的韵律美、情感美和文化美。

3.读形象,析情节——小说文本细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中,针对小说的阅读,需要注重两个核心要素: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首先,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以及情感变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景阳冈》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邀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武松和老虎,根据文章中的内容演绎这段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同时给学生进行相应的打扮,提升学生参与度,加深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其次,情节是小说的骨架,通过情节的发展,可以深入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情节的起承转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针对小说的文本细读需要注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以理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细读文本,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和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三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分析——评《学语习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指要》[J].语文建设,2023,(08):81.[2]黄坤林.利用文本细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2,(13):134-136.

[3]裴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277-2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