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智勇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

摘要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认真分析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加以改进。通过提高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加强情境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以及丰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等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策略

正文


一、情境化教学的内涵

情境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教学场景,将教学内容寓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收获体验,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情境是一个真实性极高的语言运用模拟学习场,需兼顾人文性、工具性、情感性和生命性等语文学科的特征,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更深入地学习、探究、发现,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策略

1、创设趣味情境

初中语文内容较多,包括小说、散文、文言文、诗歌等各种体裁的文章,并且文章篇幅及内容深度相比小学明显提升,学习难度增大,再加上教学方法以口头讲解为主,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觉较为枯燥,存在一定困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重视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化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和探索欲,如此一来,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时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提升趣味情境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例如,教学《鱼我所欲也》时,这篇文言文内容较为晦涩,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此时教师可通过音频或视频给学生讲解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故事,这一文章的主题是关于舍生取义的,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舍生取义的故事,如董存瑞为了避免战友牺牲,舍生取义炸碉堡;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被烈火烧死;文天祥兵败被俘,严词拒绝劝降;等等。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感受文章的内涵,减少畏难情绪,之后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效果也更好。另一方面,可以创设趣味化的游戏情境,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引入趣味游戏,使学生在学习前放松心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带着饱满的热情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从课文内容出发,例如,在学习课文《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可设计一款看云识天气的游戏,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或视频,之后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是什么天气,学生间还可以讨论,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此时教师再教学课文学生就会更加专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创设音乐情境

分析初中语文教材可发现,古诗文是该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古诗词与音乐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因此,通过将音乐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构建音乐情境,既有助于教师实现跨学科教学,又可让学生在音乐辅助下体会古诗韵律美,提高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以《木兰诗》为例来谈谈创设音乐情境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好处。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接下来课堂学习有关的音乐,这对后面带入理解主题和内涵将发挥很大的作用。为让学生更好理解背景和内涵,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节奏、韵律的美感在重音停连之间体现出来。这样就实现了文章内容美、韵律美和音乐美的完美融合。通过音乐创设情境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木兰诗》这首诗歌。在理解诗歌主题和情感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诗歌的文学知识和文化背景。音乐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掌握诗歌的文学知识和文化背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再以《水调歌头》为例,教师可立足阅读赏析创设音乐情境,有机融合音乐及语文两种内容设计特色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可为学生播放国风音乐《水调歌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倾听品鉴音乐的过程中对该首古诗文的音乐属性初步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教师也可围绕诗词内容筛选与之风格相匹配的背景音乐,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结合音乐节奏变化分析诗词内容,学生可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句子的韵律特色以及情感变化充分理解。具体来讲,依托古诗词引入相契合的音乐作品,可将传统古诗词的浪漫色彩、艺术风格充分体现,而学生也能在此影响下更直观地感受古诗词意境之美,从而提升文化素养、鉴赏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以一个特定的问题为引导,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情境。这个情境需要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推理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种情境不仅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而且强调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与问题情境相关的任务,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环节的“学写传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传记写作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判断和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安排以下学习活动:首先,阅读经典传记作品。学生可以阅读《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分析不同传记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重要事件和细节等,思考这些因素如何构成一个完整且具有深度的传记。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传记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自己对传记写作的理解。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传记写作相关的小练习,如要求学生描写身边某个人的性格特点,或是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的传记等。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不断地分析和推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写作内容或形式方面的问题,并尝试寻找方法或技巧。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在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实践掌握传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理念是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教学政策和观念,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促进职业发展的指南针。新课改理念下情境教学的运用除了对教师有着积极的影响以外,还对学生有着显著的作用。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改理念的相关要求寻找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推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余晶. 浅议初中语文情境导学的路径[J]. 中外交流,2021,28(11):280-281.

[2] 陈彪.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探究[J]. 新课程,2021(2):1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