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董淑雯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高新第二小学 邮编:721013

摘要

随文练笔作为一种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随文练笔在高段“读写”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在分析其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基础上,本文指出了当前随文练笔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诸如方法单一、文本选择不当及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包括精选文本材料、多样化练笔形式和合理安排时间等,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随文练笔;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正文


1.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随文练笔是一种将二者有机融合的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进行写作练习,不仅能够巩固所学内容,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小学语文高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将随文练笔应用于小学语文高段的“读写”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随文练笔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2.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的重要意义

随文练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随文练笔,可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随文练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片段写作或感悟记录,这种写作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阅读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段优美的景色描写,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阅读知识,还提高了分析和概括能力,有助于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3.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的问题

1)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部分教师在随文练笔中往往只采用传统的写作方式,学生容易感到乏味,缺乏兴趣。例如,有些教师在教学《白鹭》时,仅仅要求学生进行段落仿写,忽视了练笔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学生缺乏新鲜感和积极性。缺乏创新的方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全面锻炼。

2)文本选择不当,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随文练笔中,文本选择至关重要,适宜的文本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然而,一些教师在选择文本时,过于追求文本的复杂性和难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在学习《竹节人》一课时,一些教师选取复杂段落进行练笔,让学生感到无从下笔,无法达到练笔的预期效果。而选择过于简单的文本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导致练笔过程流于形式。

3)时间分配不合理,影响教学进度

随文练笔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占用一定时间,而实际教学中,课时安排紧张,教师往往很难合理分配时间,兼顾阅读和写作的平衡。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将随文练笔草草带过,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写作,练笔效果大打折扣。时间分配不合理不仅影响了随文练笔的质量,也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和效果。

4)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随文练笔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和反馈,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价,更多关注写作结果。例如,有教师在教学《丁香结》一课时,仅仅通过打分的方式对学生的随文练笔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观察和指导,这种单一的结果评价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真正提升写作能力。

4.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的对策

1)丰富随文练笔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设计随文练笔任务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学习《花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每位学生用第一人称视角写作“我是一颗向日葵”,描述自己的生长环境和成长过程。这种角色扮演式的随文练笔,不仅丰富了练笔形式,还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激发了写作兴趣。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向日葵在夏天阳光下茁壮成长的过程,描述自己如何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伸展枝叶、开出美丽的花朵。同时,学生也可以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克服困难的经历。这种写作任务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提升了写作的积极性。

2)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阅读与写作的平衡

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科学规划随文练笔的时间,使其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分阶段进行随文练笔,如在阅读到五壮士爬上狼牙山顶时,组织学生写一段描写他们勇敢精神的文字写一份颁奖词。这样不仅确保了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平衡,还使练笔任务紧密结合阅读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3)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和反馈

教师在随文练笔评价中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例如,在教学《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随文练笔后,通过个别谈话、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不断改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提升了练笔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具体案例说明:在部编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随文练笔任务,成功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故事时,选取了对毛主席动作神态的一段精彩描写,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写一段毛主席内心独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毛主席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变化,使学生深入理解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在随文练笔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使他们更加投入和主动,写作表现出色。

在时间安排上,教师精心设计了练笔的时间节点。在阅读到惊闻噩耗部分时,组织学生进行第一轮练笔,写出毛主席的心理独白;在艰难抉择时,进行第二轮练笔,写出毛主席的内心思考,感受伟人的胸怀。通过这样合理的时间分配,教师既保证了阅读教学的完整性,又确保了随文练笔的全面性也增强了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在评价机制上,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形式,全面评价了学生的练笔成果。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写作,并相互给予评价和建议;教师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这种过程性评价,不仅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进写作问题,还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这些综合策略,教师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了随文练笔的效果,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受益匪浅,全面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5.结束语

随文练笔作为小学语文高段“读写”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丰富练笔形式、精选文本材料、合理分配时间和完善评价机制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随文练笔的教学效果。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叶.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读天下:综合, 2019(18):1.

[2] 邓雯.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3] 李仁娟.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8):198.


...


阅读全文